|
鞋业QC升QA必备常识
楦头翘度所产生的误差,因素很多:
A. 如某鞋的楦头的翘度,经选定为8m/m,其完成鞋子后成为6m/m,则可能如下的错误:
一、后跟太高,
二、鞋底太薄,
三、鞋底太短,
四、随意变更插庄厚度(太厚),
五、铁心太长,
六、漏放填腹(原设定有填腹),
七、装钉后跟移位(往前移),
八、大底料回缩,
九、鞋头整平不良(结帮位)。
注1: 发生(七)的情况最多, 钉跟操作员的手势很重要; (三)次之. 会发生(八)的情况是因为鞋底太短, 硬拉长贴底到位, 冷却后就会回缩.
B. 某鞋的楦头翘度,经选定为8m/m,其完成鞋子后成为10m/m,则可能为如下的错误:
一、后跟太低(含天皮太薄),
二、鞋底太厚,
三、鞋底太长,
四、中底太软,
五、插庄未着地,
六、铁心未着力,
七、填腹太厚,
八、结帮拉力太大(鞋面太小或样版翘度太大),
九、跟喉太深(回头钉后产生变形),
十、结帮(含歪斜)。
注2: (八)结帮拉力太大, 则鞋口深度就不对了, 可以尺量比对. 对(三)(四)(五)的情况, 要检查中底是否贴楦.
注3: 如果帮面材料是软皮, 翘度误差2mm之内可以接受, 但一定要配双. 如果帮面材料较硬的皮或革, 翘度可高不可低.
注4: 如果是有前台的鞋, 翘度可高不可低.
成型后(结帮或入楦)所产生之鞋面歪斜,有如下之原因:
A。鞋楦部份:
1. 因楦底(中底)中心线及长度线互为形成之角太大(一般为5度以下)而达成楦体歪斜,致楦体内外侧而积差异太大,不容易使结帮正确。
2. 左右中楦差异。
B.样板部份:
1. 样板本身已明显之歪斜,(或接合线条未协调于鞋楦)。
2. 样板翘度错误容易造成前段及鞋墙部份歪斜。
3. 样板后跟中线之角度及弧度错误,造成后跟中线歪斜。
4. 内里样反和鞋面样板配合错误,使贴里工作困难而造成。
5. 内、外侧接合线误差。样板概括性不佳(手工切割、画线弧度、坚折等)…..。
C. 制面部份
1. 主要皮片裁剪及(或)折边不良。
2. 接合车缝不良。
3. 贴里造成扭曲或歪斜。
4. 皮料选裁方向错误。
5. 未作配对选裁(内外侧皮片延伸率不同)。
6. 装饰线车缝不正及装配饰片(花)不正。
D。成型部份(结帮或入楦):
1. “三点固定”错误或机器结帮之前帮“钳夹点”错误。
2. 左、右足鞋面和鞋楦弄错(左鞋面配右鞋楦或右鞋面配左鞋楦)。
3. 鞋面鞋号(SIZE)和鞋楦不符。
4. 摆放后衬及后跟整形不良。
5. 能容易修正之歪斜,未注意修正。
6. 钳帮姿势错误。
以后这样一来的贴子直接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