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碳管理_碳排放,各行各业都需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1 13:5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碳管理即管理企业碳排放,是指对《京都议定书》中所涵盖的包含二氧化碳在内的6种温室气体进行主动管理,涉及到碳标准、碳核算、碳审计、碳交易、低碳解决方案和碳披露等众多相关领域。碳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仍然是一个新概念。

  目前国内碳管理的热点行业大致集中在能源、建筑、运输和制造四个行业。能源,特别是高耗能行业有来自上级主管单位的减排压力,目标明确;房地产商追求产业升级,希望推行绿色建筑概念,提高竞争力;运输业如航空,受欧盟碳排壁垒的影响,也有减排压力;玩具、五金等中小制造业主要做外贸,会考虑国外环保理念。
  中国企业正在传统的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寻求通过引入碳管理降低整个企业运营的碳排放水平,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碳管理可以贯穿于研发、设计、生产、流通、消费等各多个环节。
  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必须要以一套定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作为计量、报告和核查的基础。特别是2007年底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更是明确地提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必须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更强调了测量和统计对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国内企业碳信息披露的质量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定性的信息较多,多数企业都会阐述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和总体行动,但落到具体细节的不多;定量的信息较少,能够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并公布数据的企业屈指可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数据缺失。数据方面的缺乏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企业尚未开始进行碳排放的核查及能源消耗的统计,根本无数据可提供;或企业虽然已经开始相关统计,但口径和方法与有关方面要求的披露方法存在差异;抑或企业即使已经掌握了部分数据,但由于担心数据的质量而选择不披露等。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大量以碳为中心的数据收集、测量和统计的工作如果只靠手工手段落实效率一定是很低的。  
  碳管理的起点是碳核算,即首先对公司碳排放做出比较精确的分析和量化,其次才可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不同的工序减排潜力不同,解决方案通常不止一套。以钢铁企业为例,碳排放来源可以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因此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比方说,在煤耗能上面投入一亿,可以减排十万吨二氧化碳,同样资金投入到天然气,减排量可能就是五十万吨。企业为此设定了多种模型的排列组合,根据财务实力,选择权最终落在企业。各种碳排放项目模型和减排边际成本分析都会帮助企业科学地决策,而这些工作都可以借助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分析和量化。

碳管理:ISO14064验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22 07:41 , Processed in 0.04059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