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lalabadbo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贸实务精选解答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50:30 | 只看该作者
6、问:怎样避免信用证被银行拒付?我现在有一个L/C要求进口商检验并签字,但并未要求其印鉴应由开证行证实的软条款。如果我方银行已经押汇给我们,而对方银行应进口商的要求否认该签字,两家银行间会怎么做?在此情况下,我们如何应对最好?

  “外贸智多星”答:接受如此条款的信用证一定要小心。所谓的软条款信用证,在实务中和法律上并无明确的界定,也并无统一的认定标准,需要依据个案的具体情形来予以认定。对于带有需要由进口商检验并签字条款的信用证,也并不必然就是软条款信用证。也可能这是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50:5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信用证中有如此的条款,出口商(受益人)显然需要在交易中事先约定好,检验如何进行、检验标准如何、检验人等问题一并约定明确,尤其是明确约定如果该授权检验人拒绝检验或者拒绝签字认可的处理方式。同时在信用证中的单据要求也应当予以明确。这样即便这种类型条款的信用证,也能够确保收到款项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51:3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贵司遇到的情况,由于信用证单据条款中并未明示检验的签字人,因此依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21条的规定:“当信用证要求提供除运输单据、保险单据和商业fa票以外的单据时,信用证中应规定该单据由何人出具,应有哪些措辞或内容。如信用证对此未做规定,只要所提交单据的内容与提交的其它单据不矛盾,银行将予接受。”贵司出具的检验单据应当视为符合信用证要求,开证行不得拒付。
您问题中提及贵司已经办理押汇。这表明贵司往来银行并不是信用证议付行,因此该行相对于开证行而言,只是寄单行。寄单行是不能向开证行主张信用证权利的。由于并不涉及寄单行自身的利益,寄单行与开证行的交涉显然是无力的,并且一旦开证行得知该行只是寄单行,开证行将拒绝与其对话。法律上而言,在信用证未办理议付的,只有贵司才能与开证行交涉。并且基于前述《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贵司要求开证行付款的理由十分充足,也是能够成立的。开证行以签字人不是授权人的理由不能成立。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52:53 | 只看该作者
在信用证法律关系中,开证申请人(进口商)并不是信用证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开证行也是基于信用证的规定独自决定承担付款义务。现在进口商要求开证行否认签字,这只是进口商的单方意思,并不能阻止开证行付款。

  面对如此情况,公司不能一味等待银行之间的交涉结果,而应当主动和进口商以及开证行联系付款事宜。鉴于进口商有意拒付,估计交涉难度不小,贵司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强烈要求对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与开证行的交涉则需要依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有理有节地指出开证行应当依照信用证约定和统一惯例的规定,尽快支付。一般而言,银行不会无理拒付,这会极大地损害银行声誉的。因此贵司应当向开证行严正指出其拒付不当的理由,并要求其立即付款。同时也得指出,如果开证行听从进口商的意见而执意坚持拒付,希望将拒付理由成立与否的问题提交国际商会的信用证纠纷争端解决专家小组(DOCDEX)裁决。相信银行不会无理而固执。

  同时,贵司应当做好通过起诉开证行或者进口商的方式,以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类似案例:

  我公司有个客户在参观了工厂后立即就下了一个15万美元的订单并且通过第三国开过来一个L/C,其中就有条款要求在出口前由进口商验收并出具合格证明并且要求我们和L/C 其他单证一起交单。我们当时是答应了,但是后来觉的有些不对劲(银行认为也有疑问),我们就要求修改此条款,客户虽然一改再改,总是有问题,后来我就干脆当面对客户(客户来大陆时)挑明我们的担忧,要求客户付10000美元的预付款,客户当即表示理解并且爽快的答应了,表示回国后立即支付,但是等他回去后一直没有付款,也一直不再联系我们。

  这类客户可能就是为了等你的货大批完成了或者发运后以各种理由来拒付,最终达到降价的目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掌握主动,事前充分考虑和防范,切不可急于接单。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55:11 | 只看该作者
7、问:我对开发国外客户总是有些疑问,他们会如此简单的就接受我们的合作吗?  对于他们轻易的接受我们不起疑心吗?合作的条件是否对某一方会产生幅面影响?合作的条件是否对双方都会有利? 双方是否真的会履行规定?……如此如此 。好多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其实真正是适合合作的国内外公司,应该是很少的,那么我们真的要等到“门当户对”时才去找合作伙伴吗?

  “外贸智多星”答:国外客户通常不会简单地选定一家供应商,所以与新客户从开始接触到做得很稳定,一般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报价?样品确认?试订单?小单?大单?稳定大单。

  有时由于供应商的出色表现或买家采购非常迫切,有些买家跳跃了部分环节,如从样品确认后直接下大单。也有很多公司,特别使大公司,在下稳定大单之前,除了确认样品质量外,会发问卷给企业或实地考察(audit),通过之后才正式开始采购。

  除非是行业非常特别,一般来讲,只要产品是适合出口的,适合合作的国外公司,不会非常少,我们不应该等到“门当户对”才找合作伙伴,如果那样的话,等到攀得上,可能市场格局,市场行情已经变了。“高攀”其实在外贸中是屡见不鲜的。小公司可以做大生意,我们要在跟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同规模的公司的接触过程中获得提升才是重要的。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56:34 | 只看该作者
8、问:了解哪些情况有助于与新客户接触?

  我通过怎么样的途径去了解新客户的有关情况?之前需要了解哪些情况有助于与新客户接触?新客户开发过程中如果负责的业务员能力不够,换一个业务员去是不是恰当?如果换了人,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

  “外贸智多星”答:首先,我们在这个行业中,对本行业的大买家,大公司应该了如指掌。除这些公司之外,对一些没听到过,不了解的公司,其实最好的了解客户的办法是在与客户的往来函电中体会的,感觉他是否是有诚意,是否专业,是否在市场中。在你能准确的把握客户之前,采用对你有利的方式,特别是付款方式。如果觉得客户有价值,有潜力,前期接触的也比较理想,可以邀请客户在展会上见面,到工厂参观,有实力的话,也可以考虑拜访客户。

  换业务人员是可行的,因为我们经常会发现同一个客户由不同的业务人员处理,结果往往会不同。换业务员,需要注意的是业务员对前期与这个客户的沟通要有相当的了解,要让客户的感觉是虽然换了个业务员,仿佛只是换了个名字,联系的前前后后还是非常清楚,没有出现断层。

9、问:一个新的业务员培养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成熟?

  是先安心做助理然后等学到了真本事再单干还是就这样边干边学呢?

  “外贸智多星”答:我的体会是环境良好的话,最快1年可以进行简单基本独立操作,但形成自己的风格,有良好的驾驭能力和开拓能力至少3-5年。最好边学边干。

10、问:开发新客户首先应该介绍什么?

  “外贸智多星”答:介绍公司和产品。介绍公司要介绍公司的实力,公司的优势等等,介绍产品,要介绍产品的特点,优势,定位,档次,主要市场等等。关于公司和产品的介绍会让客户有全面整体的认识,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样才能达到效果。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57:02 | 只看该作者
11、问:客户不喜欢轻易更换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吗?

  我们是供应商,其实在旺季老客户的订单都忙不过来,但是我们公司现在准备投入更多的资金上生产线,所以我想开发一些新的客户,特别是想通过外贸公司,将产品打如国际市场。但现在接触了很多的贸易公司,还有很多生产能力差的地区的贸易公司,但是大部分公司在初步接触后,报价,免费寄样之后,都不了了之了?

  “外贸智多星”答:通过外贸公司出口,需要注意的是:

  (1)、你所联系的外贸公司和业务员是否专业做这个产品出口的?

  最好是两者都是专业做这个产品出口的,至少也要业务员专门做这个产品。这表明他们是在这个行业和市场中的,这样您的产品通过他们出口才有可能在短期内见效。

  也有很多外贸公司和业务员虽然对您的产品表示了兴趣,但其实他们主要在做其他一些产品,出口您的产品他们需要时间去开拓市场,就不太可能很快有订单。

  (2)、与外贸公司接触,要留意他的询价背后是否有实单,对实单的要把握好眼前机会,对没有明确订单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3)、外贸公司越来越注重生产企业是否专业,有否出口经验,如何保证质量,产品是否有竞争力等等。所以在与外贸公司联系中要体现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

  除以上几点之外,大部分买家包括外贸公司都有沿袭旧的采购渠道的习惯,所以让买家换供应商需要我们确实在各方面比原有供应商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我们在自身还要多下下功夫才行。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57:31 | 只看该作者
12、问:对一个客户是否要时时去问候一下, 这样做是否有点烦,还是合情合理的?

  当客户在订购产品时,由于不知道自己的生产部有没有具备好这些东西,有时跟客户谈好,可是生产的时候有些东西没有,那怎样的去跟客户面对这个尴尬的问题?那样一种沟通方法比较合理?

  “外贸智多星”答:在给客户回复之前,一定要先把自己内部各个环节打通,不能让自己人扯后退。象您提到的问题,您在给客户回复时,要先跟生产部确认有无问题,生产部准确地答复您没有问题了,您再跟客户确认。

  客户是需要经常问候的,否则只有有订单的时候才联系,会显得很功利,问候的办法多种多样,关键要很自然。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58:12 | 只看该作者
13、问:如何和客户谈付款方式?如何与客户谈论其它相同产品的供应商?

  “外贸智多星”答:很大的一个问题。付款方式应该是针对客户的规模,客户所在市场,与客户合作的不同阶段,具体合同金额等制定的。

  和客户谈付款方式,首先要心中有数,对我方来说,首选什么付款方式,底线是什么付款方式;对客户来说,什么方式是有可能接受的,什么方式可能是不能接受的。权衡一下,提出一个有可能双方都接受的方案,胜算就比较大。

  如果客户坚持自己提出的,我方实在不能接受,但又非常想跟这个客户合作,那么我方可以考虑是否能在客户关心的其他方面做个小小的让步,以示我们的诚意,再恳请客户在付款方式上支持我们。

  比如笔者会跟客户说,L/C SIGHT是我们在现阶段必须坚持的付款方式,但考虑到跟您的合作,为了补偿您在付款方式上所做的牺牲,我们愿意在价格上再给您进一步的优惠,从原来的USD5.00调整到USD4.98,请理解我们在促进双方合作上所做的努力,并尽快确认。等等。

  客户会觉得我们很有诚意,他也有了台阶下,很多客户这时就会顺水推舟,最后接受。

  关于与客户谈论其他相同产品的供应商,我们要尽可能客观,不要贬低其他供应商。我们可以这样对客户说“您对国内的情况真是了如指掌。这家公司确实很不错,但我们在**方面做的更好些”。肯定你的对手,无形中抬高你的档次和水平,客户会觉得你这家企业很棒,再跟客户谈一下你们的独到之处,客户就会对你更加信赖。

14、问:有时候有的客户是不可能和你成交的,他们经常和你联系的目的可能就是想套点东西,如价位啊,等等!那这种客户应该怎么样尽快察觉,如何处理?

  “外贸智多星”答:这种情况有,但也有很多客户虽然联系很久,问了很多价格,暂时也没有成交,但客户确实是采购商,只不过问别人采购,我们要想办法成为他的供应商,这类客户还是很有可能成交的。不能单纯划到黑名单中哦!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58:58 | 只看该作者
15、问:跟了很多客户,怎样来区分潜在客户?

  有时候象客户并非真正的客户,而看似不象客户的有时往往是真正的客户啊?有没有什么具体标准,还是跟着感觉走,紧紧抓住“梦”的手?

  有不少客户想广种博收,广发询价函,我们通常会收到很多此类询价函,此类客户应如何发展?有没有什么技巧?

  “外贸智多星”答:你说的感觉来自实践的积累。你现在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把它们列出来,看看有哪些是不准确的。然后在实践中修正。

  你需要从和客户的寻价函和沟通中判断这个客户到底是怎样的情况。然后再做决定发展对策。客户的沟通是有技巧的。

  要学会区分潜在客户价值与实际实现的客户价值。

  潜在客户价值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可能为客户提供的利益,而实际实现的客户价值则是客户在购买并消费某种产品或服务后实际获得的利益。注意区分这两个概念也是十分必要的。潜在客户价值与实际实现的客户价值之间经常也是不一致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条件,在使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的配合程度不同。以目前正在我国企业界兴起的ERP(企业资源计划) 系统为例。作为一个高度集成、整合的管理系统,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使用这一系统能够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但这一系统的使用对企业的各方面条件都有很高的要求。有些条件较好的企业在引入这一系统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些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引入这一系统后,则几乎在花费了巨大代价后,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效。鉴于潜在客户价值与实际实现的客户价值之间的区别,企业不仅要充分地向客户揭示其产品或服务能为客户带来的利益,而且要选择适当的服务对象,帮助客户获得各种可能的潜在利益。

16、问:如何与较固执的客户打交道?

  我公司有一意大利客户,自称在电动工具行业已经有25年的经验了,很想取得我们在意大利市场的独家代理权,我方是想让他先做做看,如果市场潜力可行将考虑独家代理,但是他一直不同意,最后甚至不回复,该如何扭转目前僵硬的局势呢?

  “外贸智多星”答:如果目前没有销往意大利,而客户确实在这个行业和市场25年的话,不妨试试看,可以只限定在意大利,时间放得短些,比如2年,然后要求客户保证每年销售多少数量,第一个半年至少多少,如果实际出货量少于独家代理协议规定的半年要求的数量,独家代理协议自动失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1-24 11:49 , Processed in 0.05183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