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语》中英文版第三章 八佾篇(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9 13:5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The three families used the Yong ode, while the vessels were being removed,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sacrifice. The Master said, "'Assisting are the princes; the son of heaven looks profound and grave' - what application can these words have in the hall of the three families?"

【原文】

三家者①,以《雍》彻②。子曰:“‘相维辟公③,天子穆穆’④,奚取于三家之堂⑤?”



【今译】

鲁国的孟孙民、叔孙民、季孙民三家大夫,在桓公庙祭祖完毕时,?竟用天子的礼仪演奏着《雍》诗来撤掉祭品。孔子说:“?《雍》诗上说:?‘协助祭祀的四方诸侯,天子才是庄严肃穆的主祭者。’为什么在你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却有唱《雍》诗的形式呢?

【注释】

①三家:春秋后期掌握鲁国政权的三家贵族,他们是鲁桓公之后,也称“三桓”。

②《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按礼制规定,天子祭祖时,唱这首诗,才撤掉祭品,收拾礼器。彻:同“撤”,撤掉,拿掉。

③相(xiàng):助祭者。维:语助词,无义。辟(bì)公:诸侯。

④穆穆:庄严肃静,形容至美至敬。⑤奚:怎么,为什么。堂:祭祀先祖的庙堂。

【评点】

本章是孔子继续抨击鲁国三家大夫的僭礼行为。礼、乐不只是形式,而是有内容的。祭礼是严肃庄重的事情,内容和形式是一致的。三家大夫在季氏的桓公庙竟用天子宗庙才能采用的《雍》诗来撤除祭品和礼器。《雍》诗中有“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诗句,说明诸侯在天子的祭祀中,只是一角助祭的角色,天子是主祭。三家只是上卿,连助祭的资格都不够,却要冒充天子,所以孔子就十分气愤地加以指责。同时,也可看出当时“礼崩乐坏”到何许地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3:54:03 | 只看该作者

《论语》中英文版第三章 八佾篇(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The Master said, "If a man be without the virtues proper to humanity, what has he to do with the rites of propriety? If a man be without the virtues proper to humanity, what has he to do with music?"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①,如礼何②?人而不仁如乐何③?”



【今译】

一个人不讲仁德,怎样对待礼法呢?一个人不讲仁德,怎样对待音乐呢?

【注释】

①仁:仁德,仁爱。

②如……何:古代常用句式,一般当中有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怎样对付它。礼:礼仪。

③乐:音乐。

【评点】

仁是礼的精神支柱,仁礼一体。孔子认为,人如不具备仁的观念和品质,就不能正确对待礼义制度和音乐。在孔子看来,周礼是最完善的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而仁则是最完备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礼是道德的标准,仁是道德的属性,只有具备了仁的品质,才不会做违背礼的事情。

仁是道德的属性,而乐具有育德的作用,即乐可以养人之志,冶人之性,陶人之情。孔子对乐的态度,不只是欣赏其美,尤其重视乐所象征之德。因此,孔子认为仁是“礼”的本体、灵魂,也是“乐”的基础、灵魂。他把“礼”和“乐”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有时候“礼”、“乐”并称。孔子把当时礼崩乐坏的原由,归咎于社会伦理道德沦丧,即人们缺乏仁心仁德的教育和涵蕴。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3:55:08 | 只看该作者

《论语》中英文版 第三章 八佾篇(1)

八佾篇第三(共二十六节)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Confucius said of the head of the Ji family, who had eight rows of pantomimes in his area, "If he can bear to do this, what may he not bear to do?"

【原文】

孔子谓季氏①:“八佾舞于庭②,是可忍③,孰不可忍也④?”



【今译】

孔子谈论季氏时说:“他竟然用六十四人在家庙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违礼)的事都可以狠心做得出来,那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

【注释】

①谓:谈论、评论。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

②八佾(yi):佾,特指古代奏乐舞蹈的行列。一佾,是八个人的行列;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天子的乐舞才可以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只有资格用四佾。

③是:这。忍:忍心,狠心。

④孰:谁、哪个。

【评点】

春秋时代的一个显著现象就是下层政治势力对上层支配集团迫切要求超越和取代的心理,业已成为一种氛围、气候。诸侯独立、大夫专政、陪臣执国命等现象出现,君臣父子兄弟之义、行、慈、孝、爱、教等伦理规范毁坏。周礼作为社会秩序主要表现形式虽未在政治舞台上完全消失,但“礼崩乐坏”的局面已是不争的事实,以精神价值为本,崇仁贵义的时代将结束,由此而导致追求物质价值、以“利”为上的牟取物质利益时代的到来。

孔子认为,“礼崩乐坏”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因此对季氏这种明目张胆地违背周礼的“僭越”行为进行严厉抨击。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3:55:42 | 只看该作者

《论语》中英文版第三章 八佾篇(4)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Lin Fang asked what was the first thing to be attended to in ceremonies. The Master said, "A great question indeed! In festive ceremonies, it is better to be sparing than extravagant. In the ceremonies of mourning, it is better that there be deep sorrow than a minute attention to observances."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①。子曰:“大哉问②!礼,与其奢也,宁俭③;丧,与其易也④,宁戚⑤。”



【今译】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提的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啊!就各种礼仪讲,与其奢侈张扬,不如朴素节俭;就丧礼讲,与其周全隆重,不如真诚悲痛。”

【注释】

①林放:姓林,名放。鲁国人。本:根本。

②大哉问:谓语倒置,即“问哉大”。

③与其……宁:即“与其……不如……”,表示取舍关系。奢:奢侈,铺张浪费。

④易:仪节周全。

⑤戚:心里悲哀。

【评点】

本章孔子论礼的本义,以拯救世道风尚。

什么是礼之本呢?“仁”是礼之本。孔子为什么不告诉林放说“仁”是礼之本呢?因为“仁”不易被人所理解,所以把它具体化。

事物之本,在于内心真诚。奢办礼仪、隆行丧事,都是形式,精力耗费于此而忽略真诚感情,则是舍本逐末。礼之根本,在于真诚。孔子在行礼问题上主张真实质朴,反对形式僭越。奢侈之风,易增不易改,古今一理。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3:57:08 | 只看该作者

《论语》中英文版第三章 八佾篇(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The Master said, "The rude tribes of the east and north have their princes, and are not like the States of our great land which are without them."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①,不如②诸夏之亡③也。”



【今译】

孔子说:“文化落后的夷狄国家尚有君主,却不像中原国家没有君主。”

【注释】

①夷狄:我国古代周边少数民族的统称。之:连词,这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了句子独立性。

②不如:不像。诸夏:指周朝分封的大小诸侯国,又称中国。

③亡(wú):通“无”。《论语》中的“亡”下面不出现宾语,一般在“无”下面有宾语的。

【评点】

春秋时代,华夏诸国家礼崩乐坏,君不君,臣不臣,僭越篡弑,无视天子,颠倒了上下尊卑的礼制,而周边的少数民族,他们却有自己的君主,上下关系有序。孔子对此一面积极提倡“克已复礼”,一面深表哀叹,认为这是国家的不详,民族的灾难。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3:58:17 | 只看该作者

《论语》中英文版第三章 八佾篇(6)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The chief of the Ji family was about to sacrifice to the Tai mountain. The Master said to Ran You, "Can you not save him from this?" He answered, "I cannot." Confucius said, "Alas! will you say that the Tai mountain is not so discerning as Lin Fang?"

【原文】

季氏旅于泰山①。子谓冉有曰②:“女弗能救与③?”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④泰山不如林放乎!”



【今译】

季孙氏要去祭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劝阻。”孔子叹息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不如林放懂礼吗?”

【注释】

①旅:动词,古代祭祀山川叫旅。泰山:在山东省中部。历代封建王朝把到泰山封禅作为国家大典。

②冉有:即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亦称有子。

③女:同“汝”,你。弗(fú):不。救:劝阻。与(yú):疑问助词,吗。

④曾(zēng)谓:难道说。林放:鲁国人,曾向孔子问过礼。

【评点】

春秋末期,鲁国的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四分鲁国,这三个大夫中,季氏势力最大。在当时,只有天子才能祭祀全国的名山大川。诸侯只能祭祀自己封内的名山大川。季氏作臣下,是没有资格祭祀山川的。可是,他没有鲁国国君的授命要去祭泰山,这当然是严重的僭越行为。而为季氏宰的冉求不能谏阻,因而孔子联想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诬,勉励冉有在大是非问题上不能掉以轻心,以表明自己维护礼制的态度。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3:59:40 | 只看该作者

《论语》中英文版第三章 八佾篇(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The Master said, "The student of virtue has no contentions. If it be said he cannot avoid them, shall this be in archery? But he bows complaisantly to his competitors; thus he ascends the hall, descends, and exacts the forfeit of drinking. In his contention, he is still the Junzi"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①;揖让而升②,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今译】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如果有所争?那一定是射箭比赛吧。?比赛前?互相引礼揖让,然后登堂。比赛结束下来,又相对饮酒。这样的争是君子之争。”

【注释】

①射:射箭,此指射礼。按周礼所规定的射箭比赛有四种:一、大射(天子、诸侯、卿、大夫,选属下善射之士而升进使用)。二、宾射(贵族之间,朝见聘会时用)。三、燕射(贵族平时娱乐之用)。四、乡射(民间习艺射)。

②揖让:拱手、低头、弯腰,表示谦退。

③升:登。

【评点】

孔子意谓在原则上,君子应遵循礼让不争的原则,如果一定要争和应该争的话,可以争比技艺的水平高低,例如争比射箭谁准。但是,即使这样的“争”,也要合乎礼的规定,以君子竞争的特有形式进行。在“君子无所争”这点上,孔子的主张有两点要特别说明。一是不把“君子无所争”绝对化,而要区别竞争与抗争。他主张在人际关系方面,君子应礼让、谦让待人,不与人争高低、短长,不相互竞争;即使必要的竞争,也要合理合法,不要搞不正当的竞争。而君子在承担历史使命,为国为民为事业,或从事需要遵循竞争规律、规则的事,则要同命运抗争,向优势高势处争取。孔子意欲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他的主张得不到采纳,又不被任用,就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就是同命运抗争。二是君子不是在任何问题上都“不争”。“君子无所争”是特指不争那些小是小非、无关大局的事情,不争那些仅仅涉及单个人对单个人的事情。至于大是大非、事关大局的事,君子不但竞争,而且要千方百计地争。孔子一生都在寻找机会与人争论如何治国安邦问题,与他的学生争论各种学问、学术问题。他陪同鲁国国君夹谷相会的时候,以死同齐国人拼争,是为鲁国争尊严,争祖国的安全和利益。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4:00:27 | 只看该作者

《论语》中英文版第三章 八佾篇(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The Master said, "The student of virtue has no contentions. If it be said he cannot avoid them, shall this be in archery? But he bows complaisantly to his competitors; thus he ascends the hall, descends, and exacts the forfeit of drinking. In his contention, he is still the Junzi"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①;揖让而升②,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今译】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如果有所争?那一定是射箭比赛吧。?比赛前?互相引礼揖让,然后登堂。比赛结束下来,又相对饮酒。这样的争是君子之争。”

【注释】

①射:射箭,此指射礼。按周礼所规定的射箭比赛有四种:一、大射(天子、诸侯、卿、大夫,选属下善射之士而升进使用)。二、宾射(贵族之间,朝见聘会时用)。三、燕射(贵族平时娱乐之用)。四、乡射(民间习艺射)。

②揖让:拱手、低头、弯腰,表示谦退。

③升:登。

【评点】

孔子意谓在原则上,君子应遵循礼让不争的原则,如果一定要争和应该争的话,可以争比技艺的水平高低,例如争比射箭谁准。但是,即使这样的“争”,也要合乎礼的规定,以君子竞争的特有形式进行。在“君子无所争”这点上,孔子的主张有两点要特别说明。一是不把“君子无所争”绝对化,而要区别竞争与抗争。他主张在人际关系方面,君子应礼让、谦让待人,不与人争高低、短长,不相互竞争;即使必要的竞争,也要合理合法,不要搞不正当的竞争。而君子在承担历史使命,为国为民为事业,或从事需要遵循竞争规律、规则的事,则要同命运抗争,向优势高势处争取。孔子意欲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他的主张得不到采纳,又不被任用,就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就是同命运抗争。二是君子不是在任何问题上都“不争”。“君子无所争”是特指不争那些小是小非、无关大局的事情,不争那些仅仅涉及单个人对单个人的事情。至于大是大非、事关大局的事,君子不但竞争,而且要千方百计地争。孔子一生都在寻找机会与人争论如何治国安邦问题,与他的学生争论各种学问、学术问题。他陪同鲁国国君夹谷相会的时候,以死同齐国人拼争,是为鲁国争尊严,争祖国的安全和利益。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4:01:20 | 只看该作者

《论语》中英文版第三章 八佾篇(9)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The Master said, "I could describe the ceremonies of the Xia dynasty, but Ji cannot sufficiently attest my words. I could describe the ceremonies of the Yin dynasty, but Song cannot sufficiently attest my words. (They cannot do so) because of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ir records and wise men. If those were sufficient, I could adduce them in support of my words."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①;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②。文献不足故也③。足,则吾能征之矣。”



【今译】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现行的礼法制度?却不足以作证;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现行的礼法制度?却不足以作证。这是因为历史文献和熟悉夏礼、殷礼的贤者不够的缘故。如果文献和贤者足够的话,我就可以用来作证了。

【注释】

①杞(qǐ):古国,现在河南省杞县一带。杞国的君主是夏朝禹的后代。征:证明,引以为征。

②宋:古国,现在河南省商丘市南部一带。宋国的君主是商朝汤的后代。

③文:指历史文字资料。献:指贤人。朝廷称德才兼备的贤人为“献臣”。

【评点】



本章是孔子论述文献的重要性。对夏商两代的历史,孔子认为可以有理有据地讲。但他们的后代杞国和宋国却不能提供真凭实据,也就是缺乏文献作为证件,当然不能口说无凭地讲历史。所以孔子删定五经,作《春秋》,虽能言夏、殷之礼,但他的后代杞、宋两国,既无文献,无法验证,因而只好将行之于周的典制加以删定,付之载籍。可见,文献之重要,也可见孔子删定五经,注意求实、验证,无征不信(没有证据就不是凭信),足见其学风之严谨。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4:02:25 | 只看该作者

《论语》中英文版第三章 八佾篇(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The Master said, "At the great sacrifice, after the pouring out of the libation, I have no wish to look on."

【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①,吾不欲观之矣②。”

【今译】

孔子说:“举行禘祭典礼时,从第一次献酒之后,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注释】

①禘(dì):古代天子祭祀祖先的大礼,参与祭祀的人必须斋戒沐浴,一片至诚。灌:礼刚开始时即举行的献酒降神仪式。而往?指以下的礼仪节目。

②观:看。

【评点】

本章表现孔子暗示鲁国行缔祭违礼,表示不满。禘祭五年举行一次,只有天子才能举行,仪式十分隆重,共有九献(有献酒、献牲畜及其血、熟食等)。孔子为什么一、二献以后就不想再看下去呢?那是鲁国之君僭用天子的禘礼,其他不合规范的祭祀表现,如有的人可能只献一次酒便溜号,有的人既灌之后却不与祭,有的在祭祀中不虔诚,只是走过场而已,失去“慎终追远”的原意,因此孔子为了维护周礼,就不愿再看下去了,表示他不满心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1-23 10:35 , Processed in 0.04000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