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锂离子电池规范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3 09: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 1页共 7 页
编 号
版 本
部品名称:锂离子电池
1 目的
制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各种类型的手机电池的检验标准和试验方法,确保移动通信所使用的锂离子电
池能满足研发设计和生产装配以及用户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此规程为移动通信手机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指导规范;
3 引用标准
3.1 SJ/T 11169-1998 锂电池标准
3.2 YD/T998.1-1999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及充电器
3.3 GB/T 18287-2000 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
3.4 GB2423.2-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B:高温试验方法
3.5 GB/T 2423.3-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3.6 GB/T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b:碰撞试验方法
3.7 GB2423.8.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d:自由跌落试验方法
3.8 GB/T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Fc:振动试验方法
3.9 GB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技术要求
3.10 GB2423.1-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4 测试设备
电压表、电流表、数字万用表、保护板测试仪、锂离子电池循环测试仪、手机综测仪、环境试验箱、跌落箱、
盐雾试验箱、镀层测厚仪、电池内阻测试仪、卡尺等;
5 测试项目
5.1 基本定义:
5.1.1 充电限制电压:按生产厂规定,电池由恒流充电转为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
5.1.2 额定容量:生产厂标明的电池容量,是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5)°C 时,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
提供的容量,用C5表示,单位为安培小时(Ah)或毫安时(mAh),例如,电池额定容量为650mAh;
5.1.3 标称电压:用来标明锂离子电池电压的近似值,一般为3.6V;
5.1.4 终止电压:放电终止时的规定电压为2.75V(或特定值);
5.1.5 标准充电: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5)°C 下,以0.2C5A 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后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
小于规定值;
更改标记更改原因更改者更改日期审核者审核日期




拟制标化审核 批准
第 2页共 7 页
编 号
版 本
5.1.6 标准放电: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5)°C 下,以0.2C5A 恒流放电直至端电压到达终止电压;
5.2 测量仪器要求:
5.2.1 电压表要求:测量电压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级,内阻应不小于10k 欧姆/V;
5.2.2 电流表要求:测量电流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级;
5.2.3 时间仪器要求: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其准确度不低于0.1%;
5.2.4 恒流负载要求:在被测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内恒定电流可调,其电流准确度不大于1%;
5.2.5 充电电源要求:可恒流充电,在充电电压达到限制电压后应能改为恒压充电;
5.3 手机电池使用环境
5.3.1 充电温度:0~45°C
5.3.2 放电温度:-20~65°C
5.3.3 锂离子电池不能暴晒于60°C 以上的高温之下,不可接近火源
5.3.4 相对湿度:≦93%
5.3.5 大气压力:70~106kPa
5.4 手机电池测试环境
5.4.1 温度:15~35°C
5.4.2 相对湿度:45%~75%
5.4.3 大气压力:86~106kPa
5.5 外观要求
5.5.1 手机电池外表面应色泽均匀,清洁,无划痕及机械损伤,标志应符合要求,试配合手机主底、座充以及电
池推钮无缝隙大、错位、松动、过紧等现象,松紧适度、手感光滑无阻塞感,锁扣可靠。
5.5.2 判定方法:配合面配合缝隙最大值小于0.20毫米。
5.6 预试循环
5.6.1 检验电池的额定容量和放电性能之前应先做一次预试循环;
在环境温度为20±5°C 条件下,以标准充电方式进行充电,完全充电后放置1~12 小时,再以标准放电方式进行放
电直到终止电压
5.6.2 判定方法:电池各电气参数能够达到标称值。
5.7 充电性能
5.7.1标准充电
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5)°C 下,以0.2C5A 恒流充电,当电源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4.2V+/-0.05V)时改
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5A,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8h,停止充电。
5.7.2快速充电
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5)°C 下,以1C5A 恒流充电,当电源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4.2V+/-0.05V)时,
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5A,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8h,停止充电。
5.8 放电性能
第 3页共 7 页
编 号
版 本
5.8.1标准放电
电池按5.7.1 规定充电后搁置0.5h-1h,在环境温度为(20±5)°C 下以0.2C5A 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可以重
复循环3-5 次,当有一次循环的容量符合其放电时间应不低于5小时的规定时,试验即可停止;
5.8.2 快速放电
电池按5.7.2 规定充电后搁置0.5h-1h,在环境温度为(20±5)°C 下以1C5A 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其放电
时间应不低于51min;
5.9 荷电保持能力
5.9.1电池按5.7 规定充电结束后,在环境温度(20±5)°C 条件下,将电池开路搁置28 天,再以0.2C5A 电流进
行放电至终止电压,其放电时间不低于4.25 小时(手机正常使用时间)或电池为额定容量的80%;
5.9.2 电池按5.7 规定充电结束后,在温度(60±5)°C 的恒温箱内,将电池开路搁置7 天,再以0.2C5A 电流进
行放电至终止电压,要求电池为额定容量的80%以上;
5.10 循环寿命
5.10.1 国产电池循环寿命不小于400 次,在完成充放电循环400次后,容量下降不小于15%(液态锂电不低于20%);
进口电池循环寿命不小于400 次,在完成充放电循环400 次后,容量下降不小于15%(液态锂电不低于20%)。
5.10.2 测试方法:在环境温度为20±5°C 条件下,以1C5A 电流充电,当电源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
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20mA,停止充电,搁置0.5-1h,然后以1C5A 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结束
后,搁置0.5-1h,再进行下一个充放电循环,当至连续两次放电时间小于36min,则认为寿命终止。充电2.5 小时
后,以0.5C 的电流进行放电,直到电池端电压达到终止电压,完成一次循环,重复以上循环,当任一次循环的放
电时间小于1.6小时;
5.10.3 判定方法:观察循环寿命曲线图,容量下降不小于15%(液态锂电不低于20%)
5.11 高频指标测试
5.11.1 测试用电池匹配手机在手机综测仪上检查“误码率”、“平均相位误差”、“峰值相位误差”、“功率时间特性
曲线”、接收报告电平”、“接收质量”等参数。具体标准见1.欧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二阶段)移动台的一致
性规范2.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ETSI)“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建议书05 系3. “900MHZ TDMA数字蜂窝
移动通信网移动台设备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4.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
测量方法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要求不影响手机射频性能各指标。
5.12 电池内阻测试
电池整体内阻应小于150mΩ,电芯内阻小于70 mΩ。
5.13 可靠性测试
5.13.1 高温性能
电池按5.7.2规定充电结束后,将电池放入(55±2)℃的高温箱中恒温2h,然后以0.2 C5A电流恒流放电至
终止电压,放电时间应不低于51min。试验结束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搁置2h,目测电池
外观应无变形、无漏液、无爆裂。
5.13.2 低温性能
第 4页共 7 页
编 号
版 本
液态锂离子电池按5.7.2规定充电结束后,将电池放入(-20±2)℃的低温箱中恒温16-24h,然后以1 C5A
电流恒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时间应不低于3h。试验结束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搁置2h,
目测电池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对聚合物离子电池, 电池在(-10±2)℃下,在低温箱中恒温16-24h,然后以1 C5A 电流恒流放电至终止电压,
放电时间应不低于3.5h。试验结束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搁置2h,目测电池外观应无变形、
无爆裂。
5.13.3 恒定湿热性能
电池按5.7.2 规定充电结束后,将电池放置在温度为(40±2)°C,相对湿度为90%-95%的恒温恒湿箱中,搁
置48 小时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搁置2h,目测电池外观应无明显变形、锈蚀、冒烟或爆
炸,放电时间应不低于36min。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09:26:38 | 只看该作者

锂离子电池规范二

5.13.4
振动试验
电池按5.7.2 规定充电结束后,将电池直接安装或通过夹具安装在振动台的台面上,按下面的振动频率和对应
的振幅调整好试验设备,XYZ 三个方向每个方向上从10Hz55Hz 循环扫频振动30min,扫频速率为1 oct/ min
振动频率:10Hz30Hz 位移幅值:0.38mm;振动频率:30Hz55Hz 位移幅值:0.19mm
试验结束后,电池外观应无明显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电池电压不低于3.6V,并能正常的充放电。
5.13.5
碰撞试验
电池按5.7.2 规定充电结束后,将电池平均按XYZ 三个互相垂直轴向直接或通过夹具坚固在台面上,在经受加
速度为10m/s,脉冲持续时间为16ms,碰撞次数为10 次的试验后,检验电池外观应无明显损伤、漏液、冒烟或爆
炸,电池电压不低于3.6V,并能正常的充放电
5.13.6 100
厘米跌落试验
电池按5.7.2 规定充电结束后,装配在手机上,由高度100 厘米的位置自由跌落到置于水泥地面上,按手机6
个表面各自由跌落2次后,检验电池外观应无异常变化(如壳裂),并能进行正常的充放电;
5.13.7 30
厘米跌落试验
电池按5.7.2 规定充电结束后,装配在手机上,于30厘米高度按手机6 个表面各自由跌落到水泥面上,完成
10
次后,检验电池外观应无异常变化、没有电池脱落出手机现象、没有手机掉电现象,并能进行正常的充放电。
5.13.8 180
厘米跌落试验
电池按5.7.2 规定充电结束后,于180cm高度进行自由跌落到置于水泥地面上的18mm-20mm
厚的硬木板上,6
个面,每面各2 次,试验完成后应无漏液、无冒烟、无爆炸及发热等现象,4 小时测量电芯电压应正常。
5.13.9
电池端子镀层测试
对电池的五金端子进行24小时盐雾试验以及镀层厚度测试,端子应无氧化生锈现象。
PCB
板镀金层厚度不低于0.03微米,用细砂纸(最细密度)从表面轻轻擦过,划痕应均匀。
5.13.10
电池电极耐下陷变形以及接触可靠性测试:
电池外极片(电池电极)不能下陷、和电池壳底配合不能有缝、极片底部必须有支承肋支持,不能悬空。与电
池连接器端子配合,装配好应恰好使电池连接器处于工作行程,保证良好接触。极片承受外力不小于2 /平方毫
米。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09:27:53 | 只看该作者
5.18.5 产品运输中应防雨,防水浸,不应有剧烈振动;
5.19 5M1E
变更
各项5M1E 变更需经过研发相关人员认可,并经过中试测试合格,方可实施。
6
中试样本数量
测试样品总数量电气性能拆壳测试环境实验跌落试验插拔试验静电试验
2
(个) 2(个) 5(个) 5(个) 5(个) 2(个)
30
(个)
钉刺试验荷电能力翻盖试验碰撞试验循环测试样品标本
2
(用电气性能的) 2(用静电试验的) 5(个) 2(个) 5(用插拔试验的) 2(个)
7页共 7
锂离子电池检验项目列表
序号
试验项目引用标准
重要程度试验可完
成性 备注1 外观检查A
2
快速、标准充、放电C 否需设备
3
荷电保持能力C
4
循环寿命C 否需设备
5
高频指标测试A
6
电气性能内阻测试C 否需设备
7
高温性能测试B
8
低温性能测试B
9
恒定湿热测试B
10
振动试验B
11
碰撞试验B
12
跌落试验B
13
可靠性测试盐雾试验B
14
接触可靠性A
15
过充电性能B
15
过放电性能C
16
短路保护性能C
17
安全性试验钉刺试验C
18
电池插拔试验C
19
手拍翻盖试验C
20
模拟用户耐静电试验C
21PCB
板焊接工艺C
22 PCB
板镀层厚度C
23
电芯固定工艺C
24
拆壳工艺检查
外壳超焊工艺
见前述
C
注:重要程度等级:A 每次试用必检。
B
样品测试、小批量试用及中批量阶段进行
C
样品测试及小批量试用阶段进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威望 +5 收起 理由
hung + 5 + 5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08-12-4 14:34:37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very much!
5#
发表于 2008-12-29 22:08:51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r
6#
发表于 2008-12-29 23:49:12 | 只看该作者
无论什么样子的电池,都一样的规范嘛?
7#
发表于 2009-1-7 11:32:55 | 只看该作者
還真的是這樣的說嗎?
8#
发表于 2009-1-8 14:38:27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for sharing !
9#
发表于 2009-1-8 16:46:29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for your useful information, but you'd better to have an attachment for the long artic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22 18:50 , Processed in 0.05276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