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陶瓷彩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0 11:0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釉下陶瓷彩绘
  在生坯或经素烧坯太或釉胎上纹饰加彩,罩釉,经1340℃高温一次烧成,色彩充分渗透到坯釉中,色泽光润,清淡雅致,彩在釉下不易变色和磨损。包括青花、釉里红、窑彩、铁锈花等等。
青花及画法
  青花所用的彩料以发色稳定的氧化钴为着色剂,配以铬、锰等元素,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而制成,绘制时将青花在未烧成瓷的坯胎上作画,罩以透明的釉,装匣入窑烧成,呈现出美丽而幽靓、明快而又沉静的青蓝色纹样,具有在一色中创造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的特征,《陶雅》中曾说:“青花者,系以深浅数种之青色,交绘成纹,而不同以他彩,亦独画山水之专用墨笔也。”(19)
花的装饰图案选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等等均可。其用笔讲究豪爽流利,错落大方。一般绘画者是成竹在胸,一气呵成,如云卷风舒一般豪爽痛块。所以青花的构图、勾线(20)、分水(21)整个过程,往往是一手画成。
  青花的彩绘手段一直是手工生产绘制,其绘制过程如下:
  1)、坯上设计(起稿)(22)时一般用淡黄篾灰水浆描画,修改是可以擦抹而不弄脏坯体表面。
  2)、图稿确定后,再用浓黄篾灰水浆依照图的纹样进行合理分割。
  3)、过稿(描图和摩图)把毛边纸或单层棉纸,按图的分割块的大小形状剪成大致相等的纸片附于坯体表面,用手指甲轻轻在纸背上摩擦(拍图)(23),坯体上的纹样就会被印到纸上;之后,用黄篾灰水浆重描一遍后贴于另一坯上,用手指甲在纸上摩擦,达到复制的效果,如此循环下去,即可把纹样印到许多坯体上。
  4)、勾线,用青花料构成,用笔在描好的坯体上勾出外形。
  5)、分水,在勾线内将请花分水料,分出浓、淡、影淡等层次。
  6)、(25)、(26)最后,施一层透明釉。

釉里红及画法
      是用铜红料在瓷器的坯胎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的釉,在1200℃左右的还原焰中一次烧成,烧成后铜发红色,又在釉下,故名釉里红。传统的釉里红红得娇嫩而又深沉,纹饰的线条细致而清晰,流动和泛绿变化较少。《历代名瓷图谱》中曾对釉里红进行描述:“不填鳞鬣,红如惺血,宝光烁灼,光彩陆离,耀人眉目,真绝世极品之奇珍品也。”现代釉里红则红的娇美,红中多变,火流律动,变化自然,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釉里红当前是以手工彩绘为主,绘制难于青花,其起稿、复制过程均与青花相似。可工笔也可写意绘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釉里红的用料必须经过加工研磨的很细,且绘制时要对其进行经常性搅拌,以避免料水分离开来。
  2)、绘制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少用重笔,最好一气呵成。
  3)、釉里红的绘制一般采用,粗放手法,不讲究细节的刻化,只注重整体效果。
  4)、釉里红多用点、线等描绘技法。

窑彩及画法
      又称釉下五彩、釉下多彩。它是在已上釉的坯体上用多种高温颜料进行彩绘,然后再覆盖一层薄釉,入窑经1300℃左右的高温烧成的一种彩绘装饰,它具有釉面光滑质润,瓷质洁白细腻,色彩丰富淡雅,不含铅毒,不变色,耐用等特点。
  窑彩的画面设计,大致同于青花,也是用淡黄篾灰水浆。对于单件的作品可直接用淡黄篾灰水浆或淡墨水设计,勾出大体的轮廓后再对其进行勾线。窑彩绘制时是用墨汁勾线的,由于墨汁的胶料的存在而使墨线处不易吸上颜色。这样画线后再填颜色,颜色就落于轮廓中,烧后随着胶质的挥发,需要的彩色花纹和白色筋纹就显现出来了。不过勾线颜色要浓,这样不但避免了吸收颜色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分色:浓的墨线能够挡住水色,不至于分到轮廓外边。其次,线条要勾的挺秀有力,且要用力均匀,才能保证形象的正确;再次,一般轮廓交叉线的交接处不允许留有空白。

铁锈花及装饰
      铁锈花是一种釉下彩装饰,所用的绘料是北方山是俯拾即是的一种贫铁矿,叫斑化石。斑化料画在墨釉下,高温烧成后,会映出土色或赭色纹样,呈氧化铁色,被称为铁绣花。如将其绘于五色透明的釉下,会呈现黑色(高温下也会出现赭色)纹样,考古界称为“白地黑花”。同样,如果罩施褐釉,绿釉等则被称为“褐釉铁绣花”,“绿釉铁绣花”等。
  铁绣花是一种民间的艺术,它具有民间艺术的共性。是民制民用,创作都可以尽情舒怀,大胆挥洒,具有写意画的韵味,但又不是绘画,而是一种独特的注释图案。
  铁绣花装饰的艺术特点
  1)、生动活泼的平衡式构图 铁绣花是手工的绘制,多采用均衡构图,均衡是支点两边形态不同而分量相等的形式。因为这种构图有动式,使纹饰形态显的活泼。
  2)、采用书画的用笔方法  铁绣花的用笔,讲究抑扬顿挫,错落有致,讲究气韵生动,用笔起落有情,水墨淋漓的笔墨趣味,耐人寻味。
  3)、色彩强烈 色彩上,单纯中求丰富,效果强烈,铁绣花绘料本身色彩浓重,如在黑釉中出现铁红色效果,黑里透红,浑厚饱满,有朴实无华,粗矿豪放之美。还在单色中用纹样的粗细对比,形态的渐变,点线面的组合等手法,达到黑、白、灰的色调变化,是单色不单,单纯中求丰富。
  4)、题材多样 凡民间传说,戏曲人物,杂技小品,生活趣事,龙凤熊虎,花鸟虫鱼,山川河流,诗词书法,均可为题绘于瓷上,表现劳动人民自由自乐的情调和朴实无华的风格。
  5)、在对比变化中求和谐统一铁绣花的绘制很讲究对比变化的。每笔起落都有粗细强弱,整个画面上注意聚散安排及点线面的穿插和黑白灰的层次。有紧有松,有虚有实,使主题明确,蜗笊???蜗笾?洌?誓??浠ハ啻┎澹?昂艉笥Γ??宓暮托惩骋弧?BR>
  6)、简练的造型 追求意到笔不到空灵感。因受工艺的制约,笔与笔之间不重叠,少交叉,既有意到笔不到空灵感,又简练地抓住形象特征来表现,使纹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釉上彩绘
      在已烧成瓷器的釉面上用颜料绘画,在入窑在600℃~900℃之间进行二次焙烧而成的品种。这种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扪之,有凸起的感觉。色料丰富,品种多样,艺术性强,有古彩、粉彩、新彩、刷花和喷花等装饰。

古彩及画法
      古彩又名硬彩,它是在瓷胎上用生料、矾红勾线,用罩线平涂的方法,在800℃~900℃之间烧成,色彩鲜明透彻,故名硬彩。它具有形象概括夸张,笔线刚劲有力,以单线平涂的红绿彩有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具有强烈、质朴的民间艺术特色。
      古彩的绘画过程如下:(37)、(38)、(39)、(40)、(41)
  1)、古彩的起稿一般复杂的、需要对称或复制的作品,采用拍图法;而有规律且简单的几何图形或单件制品,则用淡墨线直接起稿。
  2)、车箍技法(42):先用毛笔或扒圈笔打好淡墨水箍,再来车,注意要一次完成。
  3)、勾线(43)、(44):画线时要工整,有顺序:一般先从大的部位画起,之后逐一填加细小部分;要保持线条的粗细与料色的浓淡一致性。
  4)、填色。

粉彩及画法
      粉彩又称软彩,其特点是改变了古彩那种单线平涂的生硬色调,而可以分出明暗、深浅、阴阳、渲染接色,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书画具有一种粉质感。具有色泽丰富,粉润柔和,秀丽雅致,形象刻画细腻生动等特性。(47)、(48)
  其画法如下:(49)、(50)、(51)、(52)
  1)、粉彩的起稿过程与古彩相近。
  2)、其在描绘时一般由题材和描绘对象来决定采用何种线来表现,有时也用国画写意法运用色料;如在画人物时,先用线勾出其大致轮廓,再用线条的深浅、明暗来表现人物的脸部和手足。
  3)、粉彩的描绘着色技巧比较复杂细致,一般有画、彩、填、洗、扒、吹等。

新彩及画法
      新彩又称新花,亦称洋彩,其特点是能工能写,兼工带写,能中能西,中西结合。既可以像古彩、粉彩一样勾线,又可以制作水墨没骨画,还可以复制油画、水彩画等,表现力极强,色彩种类丰富,发色稳定,呈色光亮,烤烧成温度宽,且在烤花前后色彩变化不大,有利于把握色彩效果。
  新彩的绘画过程如下:
  1)、构图:无论是花卉、蔬果还是山水人物,都是先以器物的形状特点决定图案的大小的。
      2)、新彩的起稿、拍图、勾线、填色等过程与古彩相近。
      3)、作画过程:绘画时一般有一定的顺序,如画花卉时先画花,后画叶,再画枝杆。绘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颜色深浅适宜,力求主次分明,突出主题。

喷花、刷花及画法
      喷花、刷花属同一类装饰工艺,一般刷花是用手工、喷花用机械来完成操作,适合大量生产。喷、刷花都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使彩料形成雾状后附着在陶瓷表面,以获得装饰效果。
喷、刷花的画法如下:
  刷花时要先把花样印刻到纸上,用稀淡的胶水将其贴于瓷面上(77),轻轻拍平。等它干后,再用刻刀依照纹样刻划(78)好。之后用水调料花时先用料刷蘸料,左手执网,在料碟中试刷几次后,移到纹样上刷。一般分层、分块进行刷花(79),刷到哪一块就用镊子把哪一块揭开,直至刷到颜色深浅适当,色料较厚为止。刷花的细小部分一般用色笔填加或用扒笔扒出。
  喷花的模板、色料等与刷花相似,但它是将喷枪内装入色料后进行喷色。

斗彩彩绘
      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相结合的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之一。它先用釉下青花色料勾出轮廓,分染后入窑烧成;之后斗填上釉上粉彩色料,二次入窑烧制而成。又名“逗彩”、“豆彩”、“加彩”、“填彩”。始于明代,以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最具代表。它溶汇了青花的幽菁和古彩的华贵,后人多用其来遮掩青花的缺点。
       斗彩的绘画:斗彩开始时只限于青花斗古彩,后又出现了青花斗粉彩。它继承了青花、古彩、粉彩的画法的同时又不同于它们:打破了各种彩绘之间的界限,把它们给结合起来,各取其长、避其短,从而大大丰富了彩绘艺术,得到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2#
发表于 2008-9-10 12:08: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资料与大家学习!!!
3#
发表于 2008-9-10 14:00:49 | 只看该作者
謝謝 有看有推喔
4#
发表于 2008-9-10 17:55: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又长见识啦!
5#
发表于 2008-9-10 21:11: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
6#
发表于 2008-9-11 09:19:1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学习了
7#
发表于 2008-9-16 14:31:12 | 只看该作者
古文化博大精深啊
8#
发表于 2008-9-16 20:42:12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9#
发表于 2008-10-16 16:34:23 | 只看该作者
我来说句厚道话,要是我有这篇文章,我要分3个doc文件来上传,下载每个收取金币2个,权限还要高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22 09:49 , Processed in 0.13359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