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玩具业面对严峻挑战 (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 15:3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去几年,香港玩具业的发展崎岖,出口业绩颇不理想,2006年整体出口更下跌1.9%;幸好2007年出口表现稍为改善。由于内地、欧盟,特别是德国对香港的玩具需求强劲,而美国作为香港最大的出口玩具市场也录得温和增长,令去年玩具艹隹诙畲?57亿港元,上升23.4%。在今年1月举行的第34届香港玩具展,入场人次超过去年,益智及体育玩具订单增长更达双位数。然而,业界认为,行业面对的挑战依然严峻。     多重压力要承受
    香港玩具企业绝大多数在内地设厂,主要在珠三角的深圳、东莞,因此,内地经济和政策的变动,对港资企业影响很大。目前,玩具业面临多重压力:
    1、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目前,最令玩具厂家头痛不已的是生产成本大幅上升。除原材料价格上涨外,工人薪金增幅亦高。继过去几年双位数字的增幅,广东省今年最低工资标准将会再提高双位数字。今年1月生效的《劳动合同法》,也为企业带来额外劳工成本负担。以往,当与员工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企业毋须对员工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但自今年起,除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便须支付经济补偿。另外,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门坎大为降低,一经签订,辞退此类员工成本也比较大。
    2、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令生产成本上涨火上加油。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自2005年6月汇率改革已上升了约13%。据香港贸易发展局一项调查显示,在内地生产的港商,其以人民币结算的生产成本部分平均为30%,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即表示在其它成本上涨因素外,生产成本亦上升2%~4.5%。
    3、费用支出增加
    受去年玩具召回事件影响,国家加强监管力度,玩具出口质量许可证由原来的4类扩大至11类,许可证有效期亦由原来的五年改为三年。厂商比以前要投放更多资源在检测、物流采购及质量管理,令成本进一步上升。据业界估计,企业生产成本因此上升一成至三成,而大部分企业难以向买家同步提价抵消成本上涨。

    4、加工贸易政策调整

    近两年国家陆续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和禁止类商品目录不断扩大,对加工贸易的政策提供的优惠越来越少;而对加工贸易企业继续发展的阻碍和限制却越来越多。在广东省,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同时逐渐向省的山区及东西两翼推进产业转移,中央也规划和建设了许多在广东省外的加工贸易转移的承接产业园区。

    由于珠三角的生产成本已经大幅攀升,部分玩具厂商的承受力已经接近临界点,挣扎在存亡的边缘,在此情况下,不少企业要为转移和升级而投入大量资源,恐怕会力有不逮。

    玩具市场发展趋势

    近年,海外市场“热卖”玩具产品的趋势亦出现变化,从香港玩具的出口数字可察觉个中端倪。由2005年~2007年,传统玩具包括洋娃娃的出口数字出现负增长,其占整体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约七成下跌至2007年的约五成。另一方面,非传统玩具例如电子游戏的比重,则由2005年的约27%上升至2007年的48%。其实,玩具潮流正朝着电子游戏、具人工智能的玩具,以及儿童教育玩具等类别发展。因应市场的趋势,厂商须考虑转向生产这些较高增值、但开发成本较高昂的玩具产品,并投入更多资源在产品研发及市场调研的工作上。

    另外,由于内地经济蓬勃发展,加上国家一直推行“一孩生育政策”,父母对玩具普遍持正面态度,乐意购买玩具给小孩,玩具销售量近年迅速增长。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发表的报告,内地玩具市场估计,到2010年的玩具消费额,可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毕竟,内地市场一般认同香港玩具品牌设计好、档次高、具益智性、安全可靠。凭借这些优势,在内地日趋成熟及注重质量、设计的玩具市场实在大有作为。香港厂家应把握这个商机,改变过往侧重出口业务的方针,策划拓展内地的内销市场。
    创建品牌提升竞争力

    为抵消成本上涨,提升竞争力,以及开拓内地市场,自创品牌是一条可行出路。现时,企业从事贴牌生产的,面临激烈竞争,边际利润较低。由于目前消费者相当重视品牌,一个受欢迎的品牌具有高认知价值,容易令消费者产生好感,从而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此外,受欢迎品牌的需求弹性相对较低,即使其产品订价略高,消费者仍感到物有所值。企业若成功开创自己的品牌,对改善毛利率将产生积极作用。

    香港厂家曾成功开发独当一面的玩具产品。上世纪80年代,忍者龟等玩具广受欧美等地儿童欢迎;近期会跳舞、会打功夫的机械人“A.I.高比”(Robosapien)也风靡全球电子玩具市场。然而,香港厂家还未能构建如芭比娃娃及大富翁等家喻户晓,历久常新的知名品牌。

    过去,生产商对产品开发及打造品牌采取较保守的做法,对建立品牌形象、识别、宣传及管理的认识及经验均有不足。而建立品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港商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可运用的资源有限,令香港玩具业建立品牌的发展受掣肘。由于玩具业的准入门坎甚低,竞争情况异常激烈,若由业界自行作出应变,调整速度难免太慢,未必能够赶上其它地区的竞争对手。因此,港商应通过香港贸易发展局和内地政府部门,寻找广泛合适的品牌宣传管道,建立和加强内地巿场销售网络。此外,香港设计中心等设计和品牌发展专业等机构可以举办更多有关创新设计和建立品牌的培训计划,让港商可以各种形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发展。

    香港是全球第二大的玩具出口地区。玩具业目前的成就是过去40年业界辛劳的成果。若香港玩具业失却增长动力,光辉不再,确实令人惋惜。笔者希望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能了解业界所面对的困难,确保新政策出台不会对行业带来大冲击,而可令行业继续稳步发展,更上一层楼。
2#
发表于 2008-5-2 22:27:45 | 只看该作者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难处,总的来说,现在出口难做拉!
3#
发表于 2008-5-3 16:01:01 | 只看该作者
几年前就面临严峻的考验了,低端玩具业离开珠三角只是时间的问题
4#
发表于 2008-5-5 09:42:10 | 只看该作者
生产商间的竞争是内耗,
地区间的、省的、南方北方的
把行业做坏了大家都有点遗憾和认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20 06:17 , Processed in 0.03995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