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03|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运动鞋加工/贴底/包装流程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6 00:3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加工/贴底/包装流程基础知识
一.
鞋型加工分类:

目前鞋型按加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A.
加洲式(称入楦式):即鞋面入楦后直接与本底贴合;

B.
半加洲式(称邦鞋式):即鞋面入楦进行前邦后,再与本底贴合;

C.
双加工(非加洲式):即入楦进行前邦和中后邦后,再与本底贴合。


二.一般加工/贴底流程:
1.贴底:
A.为单次贴合流程:
RB/PU等上处理剂==》烘箱(45-50℃,2′30″ ——3′00″)==》PU/RB上糊==》烘箱(50-60℃,3′00″ ——3′30″)==》贴合==》压着(12″,30—35㎏)==》包装


B.双次贴合流程:

贴合配件过烘箱处理(50-55℃,2′30″ ——3′00″)==》各配件上糊==》(45-50℃,2′30″ ——3′00″)==》贴合==》压着(10″,30—35㎏)==》完成一道流程
RB/PH烘箱预热(45-50℃,2′30″ —3′00″)==》PH/RB上糊==》烘箱(50-60℃,3′00″ ——3′30″)==》贴合==》压着(12″,30—35㎏)==》整理/包装

2.加工/包装:鞋面后锺定型==》车底合缝==》鞋面加热(蒸湿)==》头套活化==》入楦==》后邦==》绑鞋带==》热定型==》本底处理==》画糊线==》鞋面打粗==》鞋面/本底上处理剂==》鞋面/本底上糊==》贴合==》墙式压机==》冷却==》脱楦==》清洁==》塞软底稿==》整理包装

三.加工/贴底/包装各流程操作重点:
1.后踵定型:

A.后胴垫切齐;


B.定型鞋面要放正,中心对准,以防成品后出现鞋子歪的现象;


C.鞋羽两侧用力向下拉,防止鞋面皱折.

2.车底合缝:

A. 鞋面记号齿确实与中底布印刷记号对准


B. 针车时松紧度需调节适当,两边的边距需一致


C. 鞋头/后跟中心需对准.

3. 鞋面穿鞋带:

A.鞋面必须经过测钉器后可以穿鞋带;


B.鞋带一般绑在鞋面茯眼织带的第1,2和第3,4之间及最后的茯眼孔.

4.本底处理:

A.检查本底并剔除不良品;


B.检查本底处理剂是否过期或其它不良,是否使用错误;


C.清洗或上处理剂剑布需按时更换.

5.头套活化:

A.机台温度设定为150--160℃, 出口热风温度为100--120℃,鞋面温度为80--100℃,头套加热时间为15″(依鞋型结构而定)


B.如为双加工流程的鞋型: 头套活化依不同鞋型具体再设定不同的头套活化方式和流程.


C.不同号码的鞋面注意使用相对应的分段头套模,不可代用.

6.鞋面入楦:

A.入楦前检查鞋面的后蹄是否确实烘软;


B.入楦后鞋面底合缝凸出部份必须敲平;


C.入楦后鞋面后跟/内外腰高度是否正确;


D.检查左右脚鞋头高度是否一致;


E.检查鞋面入楦后是否有歪斜,鞋面是否贴楦;

7.鞋面后邦:

A.操作前调节后邦机的连拉杠距离和微调开关以调整高度;


B.后邦检查后跟高度是否达到楦头后跟标准位置,左右脚高度是否一致


C.后邦机的扫刀温度应提前预热到80--90℃以上

8.画糊线:

A.鞋面/本底位置对正后才可平放入糊线垫内;


B.依照鞋的实际尺寸调节上压杠压立着位置,保证压力分布均匀;


C.画糊线时注意线条清晰,检查左右脚的安全距离需一致,内外腰高度一样,如果鞋面与本底有对饰线,须对准后再画线;

9.鞋面打粗:

A.依照糊线研磨;


B.研磨时鞋面材料漆料确实磨干净,但不可太浅或太深,避免造成鞋面破裂;


C.根据不同的鞋型和材料使用不同的砂纸(正常软皮:60番,榔皮:40番);


D.鞋面交接处注意不可打翻卷起来,底合缝处线不可打断;

10.鞋面/本底上处理剂:

A.鞋面确实按照糊线或研磨线上处理剂,本底依照内仁弧度.


B.注意处理剂的使用时效;

11.鞋面/本底上糊:

A.鞋面确实按照糊线或研磨线上糊,本底依照内仁弧度.


B.注意糊剂的使用时效;

12.贴合:

A.鞋面/本底贴合时注意鞋头中心必须对正;


B.本底必须按照鞋面的糊线或研磨线位置贴合,不可贴过高;


C.如鞋面与本底有对饰线,注意不可贴错位;


D.贴合后必须确实轮压;


E.贴合温度不可低于45℃;


F.一般从鞋头往后跟贴合,防止鞋头RB变形,左右脚高度不一致;


G.若遇到特殊鞋型的空气袋贴合时,考虑到空气袋散热快,为确保粘着,根据鞋型的实际结构考量贴合顺序;


H.贴合时需确实轮压,特别是整片式和底凹凸不平的结构;



13.前邦:

A.在前邦前先用楦头调节帮爪的弧度;


B.根据不同的号码楦头调节前邦机台的受台高度;


C.扫刀应提前加热5′,温度为50-60℃;


D.十字透影必须与鞋面中心对准;

14.墙式压机:

A.检查压力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束边压力和底压都必须符合标准;


B.检查压机的底面垫板必须平整;


C.压杠的压头不能歪斜和损坏;

15.塞软底:

A.塞软底时,应注意软底与鞋子号码要相吻合;


B.放入鞋子后注意不可架空,影响穿着;

16.穿鞋带:需与规定段落长度进行作业;
17.塞米纸:注意鞋子鞋头不可被塞变形;
18.包装:需注意不同客户之规格/段落/贴纸进行作业.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威望 +5 收起 理由
yyfbz + 5 + 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00:39:37 | 只看该作者
四.双加工鞋型与一般鞋型的区别:
1.双加工鞋型与一般鞋型的主要区别点:
        双加工鞋型的结构复杂,流程多,难度高;
        双加工鞋型一般为鞋面贴合全插帮后再与本底贴合;
        双加工鞋型一般采用帮鞋式,大都有前中后帮;
        双加工鞋型的头套活化方式和流程及活化效果与一般鞋型不同,较复杂;
        双加工鞋型鞋面入楦后无进行后帮操作;
        双加工鞋型鞋面无经过鞋面加热定型.

2. 双加工鞋型的一般流程:

鞋面车底合缝鞋面蒸湿入楦绑鞋带鞋面翻合倒画弧线鞋面/全插上糊烘箱贴合子力压机鞋面/全插前帮部位上糊烘箱头套活化前帮鞋面/全插中后帮位置上糊烘箱中后帮固定墙式压机磨景清粉画弧线鞋面/本底上处理剂烘箱鞋面/本底上糊烘箱贴合墙式压着冷却脱楦清洁塞软底检查穿鞋带塞米纸包装

※※※※    不同的双加工鞋型因结构不同导致流程也不相同    ※※※※

3.双加工鞋型的操作重点:
        穿鞋带一般穿满孔,鞋口的宽度必须符合板面设定要求.
        鞋面入楦后鞋头不可包入,与楦头角切齐,内外腰/后跟高度达到设定要求
一般现在要求中底布的两个孔与楦头的铁钉对准;
        鞋面入楦后第一根鞋带不可绑太紧,避免鞋头产生皱折;
        鞋面倒画糊线时注意全插必须与鞋面中心对准,若为半插,则其贴合位置必须准确,位置如有特殊要求者另对准;
        鞋面/全插贴合时依照糊线和要求对齐的线条贴准,避免影响到前帮和中后帮及与本底的配合;
        鞋面/全插前/中/后帮上糊时,全插注意依照帮距面上糊,鞋面只对帮合面上糊;
        鞋面前帮时注意帮机的咬爪弧度与楦头一致,受台高度调节适当,十字透影灯与鞋面中心对正,前帮帮距依照全插的帮距线切齐,避免帮过鞋面变窄;
        鞋面腰帮时注意帮距不可超过全插帮距,注意帮合时全插与本底的配合弧度处不可变形,避免造成空洞等不良;
        鞋面如与饰片贴合,注意饰片的位置确实依鞋面位置或弧线对准贴合;
        鞋面与本底画弧线时注意鞋头必须放正,安全距离左右一致;
        鞋面与本底贴合时鞋头与后跟位置贴正,如有特殊结构必须对准后贴到位,并确实轮压;
        墙式压着时如为特殊鞋型结构有使用到窗口塞时,需将窗口塞确实塞到位.
3#
发表于 2008-4-6 08:49:00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21:07:42 | 只看该作者
怎么了,这么好的资料没人看得懂????
5#
发表于 2008-4-7 10:29:1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支持一下!
6#
发表于 2008-4-13 09:33:59 | 只看该作者
TKS for good share!
7#
发表于 2008-4-14 13:50: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8#
发表于 2008-4-14 23:51:3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热心人,顶一下.
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17:06:21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4-17 16:09:1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21 03:13 , Processed in 0.05383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