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08-3-14 14:42:33
|
只看该作者
淄博陶瓷
淄博陶瓷根据产品品种不同和坯件的大小、厚度以及釉料的性能,常用浸釉、浇釉、涂釉和喷釉四种方法。清代以前使用前三种,喷釉法是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
(一)浸釉:又称沾釉。是将坯件浸入釉浆中,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料附着到坯体的表面上,适用于碗、杯、壶类外釉和盘、汤匙、扁平制品施内外釉。
(二)浇釉:又称荡釉、淋釉。分手工浇釉和机轮浇釉。清代以前用手工,民国以后多用机轮。手工浇釉多适用于缸、盆、坛、罐大件制品的内外釉。机轮浇釉是将坯件放到旋转的机轮上,然后将釉浆倒入坯件的中心,借离心力的作用把釉浆挂到坯上。碗、盘类产品也常用此法。?
(三)涂釉:又称刷釉。起源于唐、宋时期。多用于同一器物施几种不同的釉料或厚釉层及补釉,一般是用毛刷或毛笔沾上釉浆涂刷在坯件上,艺术陶瓷常用之。
(四)喷釉:分手工喷釉、机械喷釉、静电喷釉。多用于大型器物、素烧坯及薄胎产品。建国前淄博只有山东模范窑业厂采用手工喷釉。建国后,开始只是在少数产品生产中使用。70年代后广泛用于滑石瓷、高长石质瓷、高石英质瓷等高级细瓷和釉面砖的生产。
机械喷釉是在装有喷枪的喷釉机上进行,一般系工厂自制。1981年,淄博瓷厂从日本引进自动喷釉机,后为各厂所仿制。
静电喷釉,目前国内尚不多见。1971年至1976年,博山陶瓷厂曾组织专人研究,安装静电发生器、静电网、喷枪、运坯专用车等设备,每分钟可施套五盆(1号)20件。1978年安装试产,因技术不过关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