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与工艺综合测试分析,分为四种类型的缺陷;
测试结果将缺陷分为4种类型,这样对造成缺陷原因分析及实施工艺改进就相对容易多了。
l 可制造性设计(DFM)缺陷,印制板设计违背可制造性原则,在新产品引试制(NPI)阶段,设计误差尚未被暴露。有些产品涉及有关设计的新规则未制定等。
l 工艺性缺陷 ,工艺无能力或设备故障所致。例如在进行无铅焊接时,焊炉内的炉温均匀性问题,造成印制板的温度梯度;红胶引起针管堵胶塞,造成器件缺少胶体,在波峰焊过程跌落。当断定因受到现有设备技术性能的限制,只能更新升级或购买先进的设备。
l 操作误差,确定工艺具有能力,也不是现有工艺文件所造成的如贴片机送料器装载出差,及设备维护保养及程序误差。
l 材料,主要是器件制造商或供应商,例如器件的可焊性差,不能焊接,但入库验收已经
接受。器件供应链相对稳定,有时制造商的制造环境变化或工艺更改未公告,如卷带器件标识错误,等等。这些问题在部品入库正常检验时往往被疏忽,最后造成大批量返工,对产品质量及交货造成损害。
工艺与产品质量趋势分析
如图5所示,DPMO工具用于跟踪追朔印制板在组装过程中,上述四类缺陷是否减少或增加,测试结果显示可制造性设计(DFM)得到改善,操作误差仍然是造成缺陷重要原因。
SMT组装厂高级技术人员评估整体的趋势(可按时间或产品定义),每一阶段性的趋势与前一阶段性的趋势比较,作为过程目标管理的组成部份(MBO),比较图6,图7所示结果得,DFM及工艺保持稳定,材料得到改进,操作造成缺陷的比例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