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celiah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食交友之-八大菜系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6:56:51 | 只看该作者
潇湘五元龟
【菜系】 湘菜     【原料】 净龟,桂圆,荔枝,黑枣,莲仁,枸杞,色拉油,盐,味精,料酒,酱油,胡椒粉,冰糖,姜片,葱段。
    【做法】
    ①龟肉初加工后斩成块,焯水,沥出洗净。
    ②锅中放少许油,下姜,葱,炒香,下龟肉煸干水份,烹料酒、酱油,加汤上笼蒸熟约七成烂,取出,拣去姜葱等料待用。
    ③将桂圆,荔枝,黑枣,莲仁放入龟肉中,调正味,上笼蒸至龟肉软烂进味,取出,撒胡椒粉、枸杞子即成。
    【特色】 甲鱼- 吃适量甲鱼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及提高母乳质量。甲鱼,又称为团鱼或者鳖。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6:58:04 | 只看该作者
姜爆三丝
【菜系】 湘菜     【原料】 姜丝 盐、鸡精、料酒、胡椒粉、淀粉 笋、红椒、肉丝、黄瓜、鸡蛋     【做法】
    1、将笋、红椒分别切成丝,黄瓜取皮切成细丝,取一小碗,放入鸡精、盐、料酒、胡椒粉、淀粉和少许清水调成汁备用;
    2、在肉丝中加入蛋清、淀粉搅拌均匀上浆,坐锅点火倒入油,放入肉丝滑散后再放入笋丝、红椒丝过一下油一同倒出控油;
    3、锅中留底油,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倒入调好的汁,放入笋丝、红椒丝、肉丝、黄瓜丝大火快速翻炒出锅即可。     【特色】 姜味浓郁,色香味全。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7:00:32 | 只看该作者
红椒酿肉
【菜系】 湖南美食     【原料】 泡红鲜椒500克,猪肉300克,金钓虾、水发香菇各15克,鸡蛋1个,蒜瓣50克
    【做法】  
    制作
    1)猪肉剁成泥,虾、香菇洗净剁碎,加肉泥、鸡蛋、味精、盐调淀粉成馅;
    2)泡红椒在蒂部切口去瓤,填入肉馅,用湿淀粉封口,炸至8成熟捞出;底朝下码入碗内,撒上蒜瓣上笼蒸透,滗出原汁翻扣在盘中。原汁加辅料勾芡淋在红椒上即成。
    【特色】 肉质鲜嫩,香辣可口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7:03:15 | 只看该作者
麻仁酥鸭
菜系:湖南菜   色香味:松泡酥脆、软嫩鲜香
    主料:肥鸭1只2000克,熟猪肥膘肉50克,熟瘦火腿10克,葱15克,鸡蛋1个     辅料:味精1.5克,芝麻50克,花椒20粒,花椒 粉1克,香菜100克,干淀粉50克,鸡蛋清3个,面粉50克,绍酒25克,芝麻油10克,精盐8克,花生油1000克 (约耗100克),白糖5克,姜15克     制作:     1) 将净鸭用绍酒、精盐、白糖、花椒和拍破的葱姜腌约2小时;     2)上笼蒸至八成烂,取出晾凉,先切下头、翅、掌,再将鸭身剔净骨,从腿、脯肉厚的     部位剔下肉切成丝;火腿切成末;肥膘肉切成细丝;     3) 在有鸡蛋的碗内放入面粉、干淀粉10克、清水50克,调制成糊;香菜摘洗干净;     4) 将鸭皮表面抹一层蛋糊,摊放在抹过油的平盘中,把肥膘肉丝和鸭肉丝放在余下的蛋糊内,加入味精拌匀,平铺在鸭皮内面,下入油锅炸呈金黄色捞出,盛入平盘里;     5) 将蛋清打起发泡,加入干淀粉40克,调匀成雪花糊,铺在鸭肉面上,撒上芝麻和火     腿末;     6) 炒锅内放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放入麻仁鸭酥炸,面上浇油淋炸,至底层呈金黄色     滤去油,撒上花椒粉,淋入芝麻油;     7) 捞出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整齐地摆放盘内,周围拼上香菜即成。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7:15:45 | 只看该作者
炸肥肠
菜系:湖南菜    材料     大肠2条、葱4根、面粉适量     调味料     酒1大匙、姜2片、酱油4大匙、糖半大匙、椒盐3大匙作法     1.大肠洗净,加调味料(1)煮40分钟,熟软时捞出。     2.将煮软的大肠放入锅中,加调味料(2)烧入味,汤汗收干再取出,裹一层干面粉。     3.先将大肠切两段,每段塞入1根葱,然后放入热油中炸至外皮酥黄时捞出。     4.切斜段放盘内,附上调味料(3)蘸食即可。     重点提示     1.大肠的肉层较厚,比较好吃,但价格稍贵,选用大肠时,要选外形粗直的大肠。     2.不妨一次多煮几条大肠,煮熟再冰冻冷藏,以便随时用,可节省每次处理的时间。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11:32:21 | 只看该作者

沙窝椒汁大鱼头

【菜系】 湘菜     【做法】
    1) 先将大鱼头冲洗干净、开边,涂上少许盐、家乐鸡粉,抹上少许鹰粟粉。
    2) 将砂窝烧够热,将煲仔酱汁调好备用。
    3) 放料头加入少许油,放鱼头煎香,再放入煲仔酱爆至熟,边爆边入少许油,然后放芫茜加盖攒酒即可。
    【特色】 鳙鱼- 鳙鱼,亦称花鲢、胖头鱼。鱼纲,鲤科。体侧扁,较高,长可达1米余,重可达45余公斤,背面暗黑,味道鲜美。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10:42:15 | 只看该作者
湘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地方风味菜。湖南地处我国中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湘西多山,盛产笋、蕈和山珍野味;湘东南为丘陵和盆地,家牧副渔发达;湘北是著名的洞庭湖平原,素称"鱼米之乡"。在《史记》中曾记载了楚地"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据史书记载,湘菜的两汉以前就有。到西汉时代,长沙已经是封建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较集中的一个主要城市,特产丰富,经济发达,烹饪技术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墓中,发现了许多同烹饪技术相关的资料。其中有迄今最早的一批竹简菜单,它记录了103种名贵菜品和炖、焖、煨、烧、炒、熘、煎、熏、腊等九类的烹调方法。唐穴时期长沙又是文人荟萃之地。到明清时期,湘菜又有了新的发展,并列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

湘菜是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组成。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它的特点:用料广泛、制作精细、品种繁多;口味上注重香鲜、酸辣、软嫩,在制作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同庭湖区的菜以烹制河鲜和家禽家畜见长,多用炖、烧、腊的制作方法,其特点是芡大油厚、咸辣香软。湘西菜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口味侧重于咸、香、酸、辣。由于湖南地处亚热带,气候多变、春季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因此湘菜特别讲究调味,尤重酸辣、咸香、清香、浓鲜。夏天炎热,其味重清淡、香鲜。冬天湿冷,味重热辣、浓鲜。湖南菜具有独特的风味,其主要名菜有"东安子鸡"、"组庵鱼翅"、"腊味合蒸"、"面包全鸭"、"麻辣子鸡"、"龟羊汤"、"吉首酸肉"、"五元神仙鸡"、"冰糖湘莲"等数百种。

湘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油重色浓、主味突出,尤以酸、辣、香、鲜、腊见长。主要风味湘菜有:     

全家福:是家宴的传统头道菜,以示合家欢乐,幸福美满。全家福的用料比较简易。一般主料为:油炸肉丸、蛋肉卷、水发炸肉皮、净冬笋、水发豆笋、水发木耳、素肉片、熟肚片、碱发墨鱼片、鸡肫、鸡肝等。辅料为:精盐 、味精、胡椒粉、葱段、酱油、水芡粉、鲜肉汤等。制作比较容易:将上述主、辅料备办周全以后,先把冬笋放进沸水锅中煮五分钟左右捞出,解切成柳叶片状,再把豆笋切成一寸长,然后将木耳洗净、撕开,将皮肉批刀成骨牌块,鸡肫和鸡肝切成薄片,墨鱼切成一寸见方的片状,把肉丸和蛋卷扣入蒸钵内蒸熟,上菜时取出复入大汤盆内。      

百鸟朝凤:是一道传统湘菜,象征欢聚一堂,其乐融融。选一只肥嫩母鸡宰杀,去血褪尽鸡毛,除掉嘴壳、脚皮,从颈翅之间用刀划开一寸长左右的鸡皮,取出食管、食袋、气管;再从肛门处横开一寸半长左右的口子,取出其余鸡内脏,清洗干净,这样,整个鸡的形体未遭破坏。然后将整鸡用旺火蒸至鸡肉松软,再放入去壳的熟鸡蛋,续蒸20分钟左右,即从蒸笼取出蒸铺,倒出原汤于干净锅中,将鸡翻身转入大海碗内,剔去姜片,原鸡汤烧开,加菜心、香菇、再沸时起锅盛入鸡碗内,撒上适量胡椒粉。至此,便成一道鸡身隆起,鸡蛋和白菜心浮现于整鸡周围的形同百鸟朝凤的美味佳肴。      

组庵鱼翅:又叫红煨鱼翅,是湖南传统名菜。组庵鱼翅用料讲究,制作独特。需选脊翅,去粗取精;另用母鸡一只,猪前肘一个,虾仁、干贝、香菇等佐料适量备用。母鸡、猪肘同时用中火开,小火煨好取汤。鱼翅胀发后用畜汤蒸制后,再入虾仁、干贝、香菇等佐料煨烂而成,此菜味道醇厚,鱼翅糯软,营养丰富,实为菜中珍品。解放前,曲园酒家操作此菜,颇得食客赞赏。      

子龙脱袍:是一道以鳝鱼为主料的传统湘菜。因其鳝鱼在制作过程中需经破鱼、剔骨、去头、脱皮等工序,特别是鳝鱼脱皮,形似古代武将脱袍,故将此菜取名为子龙脱袍。解放前,李宗仁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时,曾在曲园南京分店大宴宾客,席间对子龙脱袍赞不绝口,因此,曲园曾名震金陵古都。子龙脱袍不仅制法独特,且菜名别致新奇,耐人寻味,一直吸引着不少名士。如齐白石、吴晗、田汉等曾光顾曲园,品尝此菜。解放后,曲园的老厨师还曾召往中南海,为毛泽东主席献艺。现今只有又一村饭店芙蓉厅预约生产供应。      

霸王别姬:传统湘菜,问世于清代末年。本世纪,长沙的玉楼东、曲园、潇湘、老怡园酒家常有供应。霸王别姬用甲鱼和鸡为主要原料,辅以香菇、火腿、料酒、葱、姜、蒜等佐料,采取先煮后蒸的烹调方法精制而成。制法精巧,吃法独特,鲜香味美,营养丰富,一经品尝,留齿犹香,是酒席筵上的佳品。      

三层套鸡:传统湘菜,为长沙名厨柳三和擅长的名菜之一。20年代末,鲁涤平主湘,其侧室沙夫人患头痛,医者荐方以一麻雀、一斑鸠、一乌骨母鸡,用天麻套蒸饮汤治病。柳三和根据配方易以母鸡内放一鸽子,鸽子内放一麻雀,麻雀之内放天麻、枸杞之类,三物套蒸,制成三层套鸡而名噪一时,颇受上层人士赞赏。何键主湘时,经常在三和酒家宴客。      

长沙麻仁香酥鸭:是长沙特一级厨师石荫祥大胆推出的优秀之作。此菜集松软、酥脆、软嫩、鲜香于一体,深得四方宾客称赞。此道菜选良种肥鸭。烹饪时在锅内放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下入麻仁鸭酥炸,面上浇油淋炸,至麻层呈金黄色时倒去油,撒上花椒粉,淋入芝麻油,取出切成条状,整齐地摆放盘内,配下头、翅、掌,以示鸭入席,周围拚上香菜,造型美观,色调柔和,焦酥鲜香,回味悠长。   

花菇无黄蛋:长沙的传统名菜,早在本世纪30年代即闻名遐迩。花菇无黄蛋制作的关键在于掌握火候,既要蒸熟,又不能让蛋清流出,破坏造型。蔡海云制作的无黄蛋,蛋面光滑不破,质地异常鲜嫩。顾客吃到这种没有蛋黄的鸡蛋,往往惊叹不已。      

牛中三杰:牛中三杰曾在李合盛餐馆显赫一时。所谓牛中三杰是指:发丝牛百页、红烧牛蹄筋和烩牛脑髓。著名剧作家田汉在湘时,对李合盛牛肉餐馆的牛中三杰怀有特殊的感情。有一天,田汉与湘乡名士邓攸园共饮时,邓酒酣脱口说出一联:穆斯林合资开牛肉餐馆;田汉应声对出:李老板盛情款湘上酒徒。正好镶入李合盛三字,李大喜,拿来笔砚,请田汉书赠留念,传为美谈。牛中三杰精工制作。发丝牛百页要选用牛肚内壁皱褶部位,切细如发,色泽美观,味道酸辣,质地脆嫩,入口酸、辣、咸、鲜、脆五味俱全。红烧牛蹄筋选用牛蹄筋,加桂皮、绍酒、葱节、姜片等精制而成,软糯可口,味道鲜香。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10:44:34 | 只看该作者
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苏、粤、闽、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1)鲁菜:鲁菜即山东风味菜,由济南、胶东、孔府菜点三部分组成。济南菜尤重制汤,清汤、奶汤的使用及熬制都有严格规定,菜品以清鲜脆嫩着称。胶东菜起源于福山、烟台、青岛,以烹饪海鲜见长,口味以鲜嫩为主,偏重清淡,讲究花色。孔府菜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具体体现,其用料之精广、筵席之丰盛堪与过去皇朝宫迁御膳相比。山东菜调味极重、纯正醇浓,少有复杂的合成滋味,一菜一味,尽力体现原料的本味。另一特征是面食品种极多,小麦、玉米、甘薯、黄豆、高粱、小米均可制成风味各异的面食,成为筵席名点。山东著名风味菜点有:炸山蝎、德州脱骨扒鸡、原壳扒鲍鱼、九转大肠、糖醋黄河鲤鱼等。鲁菜是形成最早的菜系,它对其他菜系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鲁菜为八大菜系之首。

(2)川菜:风味包括成都重庆乐山自贡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变化精妙。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其中最负盛名的菜肴有:干烧岩鲤干烧桂鱼鱼香肉丝怪味鸡宫保鸡丁粉蒸牛肉麻婆豆腐毛肚火锅干煸牛肉丝夫妻肺片灯影牛肉担担面赖汤圆龙抄手等。川菜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菜系,因此全国闻名。

(3)苏菜:淮扬菜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著名菜系,其覆盖地域甚广,包括现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以及江西河南部分地区,它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誉,声誉远播海内外。
     由于后来浙江菜、徽菜以其鲜明特色各为八大菜系之一,淮扬菜汇于江苏,同时烹饪界习惯将淮扬菜系所属的江苏地区菜肴称为江苏菜,这样,淮扬菜成为单以扬州、淮安为中心,以大运河为主,南至镇江,北至洪泽湖、淮河一带,东至沿海地区的地方风味菜。淮扬菜选料严谨,讲究鲜活,主料突出,刀工精细,擅长炖、焖、烧、烤,重视调汤,讲究原汁原味,并精于造型,瓜果雕刻栩栩如生。口味咸淡适中,南北皆宜,并可烹制“全鳝席”。淮扬细点,造型美观,口味繁多,制作精巧,清新味美,四季有别。
     代表菜有:清炖狮子头,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清蒸鲫鱼、水晶肴蹄、三套鸭、软兜鳝鱼、炝虎尾、炒蝴蝶片、冬瓜盅、三丁包子、翡翠烧卖、蟹黄汤包、千层油糕等。
     江苏菜除上述淮扬菜外还包括南京菜、苏锡菜和徐州菜等地方菜系。南京菜烹调擅长炖、焖、叉、烤。特别讲究七滋七味:即酸、甜、苦、辣、咸、香、臭;鲜、烂、酥、嫩、脆、浓、肥。南京菜以善制鸭馔而出名,素有“金陵鸭馔甲天下”的美誉。苏锡菜擅长炖、焖、煨、焐,注重保持原汁原味,花色精细,时令时鲜,甜咸适中,酥烂可口,清新腴美。近年来又烹制“无锡乾隆江南宴”、“无锡西施宴”、“苏州菜肴宴”和太湖船菜。徐州菜风味在历史上属鲁菜系,随时代变迁,其菜已介乎苏、鲁两大菜系之间,口味鲜咸适度,习尚五辛、五味兼崇,清而不淡、浓而不浊。其菜无论取料于何物,均注意“食疗、食补”作用。另外,徐州菜多用大蟹和狗肉,尤其是全狗席甚为著名。

     江苏名菜名点有:盐水鸭肫、炖苏核、炖生敲、生炒甲鱼、丁香排骨、清炖鸡子、金陵扇贝、芙蓉鲫鱼、菊花青鱼、菊叶玉版、金陵盐水鸭、叉烤鸭、叉烤鳜鱼(以上为南京名菜);松鼠鳜鱼、碧螺虾仁、翡翠虾斗、雪花蟹斗、蟹粉鱼唇、蝴蝶海参、清汤鱼翅、香炸银鱼、染溪脆鳝、镜箱豆腐、无锡肉骨头、常熟叫花鸡、常州糟扣肉(以上为苏锡菜);霸王别姬、沛公狗肉、彭城鱼丸、荷花铁雀、奶汤鱼皮、蟹黄鱼肚、凤尾对虾、爆炒乌花、红焖加吉鱼、红烧沙光鱼(以上为徐州菜);天目湖砂锅鱼头、淮安软兜、金蹼仙裙。江苏点心富有特色,如秦淮小吃、苏州糕团、汤包,都很有名。

     在众多中华餐饮老字号中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得月楼,它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当年乾隆皇帝南巡的时候,来到苏州得月楼用膳,因其菜肴味道十分鲜美,题名得月楼为“天下第一食府”。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10:47:22 | 只看该作者
川菜(SiChuan style dishes )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川菜起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川菜原来之流行于巴蜀地区,川菜在全国的流行开始于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对川菜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川菜风味包括重庆、成都和乐山、内江,自贡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辣椒、胡椒、花椒、豆板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

早在一千多年前,西晋文学家左思所著《蜀都赋》中便有"金垒中坐,肴隔四陈、觞以清酊,鲜以紫鳞"的描述。唐宋时期,川菜更为脍炙人口。诗人陆游曾有"玉食峨眉木耳,金齑丙穴鱼"的诗句赞美川菜。元、明、清建都北京后,随着入川官吏增多,大批北京厨师前往成都落户,经营饮食业,因而川菜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地方菜系。

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东南亚和香港地区都有川菜馆,受到各国外宾的好评。

川菜在烹调方法上,有炒、煎、干烧、炸、熏、泡、炖、焖、烩、贴、爆等三十八种之多。在口味上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长,以味的多、广、厚著称。历来有"七味"(甜、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烧、酸、辣、鱼香、干煸、怪味、椒麻、红油)之说。川菜系因此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式适应性强三个特征。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等五个大类组成一个完整的风味体系。在国际上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

其中最负盛名的菜肴有:干烧岩鲤、干烧桂鱼、鱼香肉丝、怪味鸡、宫保鸡丁、粉蒸牛肉、麻婆豆腐、毛肚火锅、干煽牛肉丝、夫妻肺片、灯影牛肉、担担面、赖汤圆、龙抄手等。

四味鲍鱼

回锅肉

鱼香肉丝

麻油鸡

宫保鸡丁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蜀国。据《华阳国志》记载,蜀国“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川菜系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到三国鼎立之间。当时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移向成都。其时,无论烹饪原料的取材,还是调味品的使用,以及刀工、火候的要求和专业烹饪水平,均已初具规模,已有菜系的雏形。秦惠王和秦始皇先后两次大量移民蜀中,同时也就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这对发展生产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秦代为蜀中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到了汉代就更加富庶。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胡瓜、胡豆、胡桃、大豆、大蒜等品种,又增加了川菜的烹饪原料和调料。西汉时国家统一,官办、私营的商业都比较发达。以长安为中心的五大商业城市出现,其中就有成都。三国时魏、蜀、吴鼎立,刘备以成都为“蜀都”。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分裂状态,但蜀中相对稳定,对于商业,包括饮食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川菜系在形成初期,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烹饪业的进步和发展,使蜀中的专业食店、酒肆增多。“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则是进步和变化的佐证。这时专业烹饪人员增多,烹饪技术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聚居于城市的达官显宦、豪商巨富、名流雅士越来越讲究吃喝享受。他们对菜的式样、口味要求更高,对川菜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时川菜特别重视鱼和肉的烹制。曹操在《四时食制》中,特别记有“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黄鱼“大数百斤,骨软可食,出江阳、犍为。”还提到“蒸鲇”,可见当时已有清蒸鲶鱼的菜式。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对1500多年前川菜的烹饪技艺和宴席盛况描绘为“若其旧俗,终冬始春,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宾。

唐代诗仙、诗圣都和川菜有不解之缘。诗仙李白幼年随父迁居锦州隆昌,即现在的四川江油青莲镇,直至25岁才离川。在四川近20年生活中,他很爱吃当地名菜焖蒸鸭子。厨师宰鸭后,将鸭放入盛器内,加酒等各种调料,注入汤汁,用一大张浸湿的绵纸,封严盛器口,蒸烂后保持原汁原味,既香且嫩。天宝元年,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宠爱,入京供奉翰林。他以年轻时食过的焖蒸鸭子为蓝本,用百年陈酿花雕、枸杞子、三七等蒸肥鸭献给玄宗。皇帝非常高兴,将此菜命名为“太白鸭”。诗圣杜甫长期居住四川草堂,在他《观打鱼歌》中唱出了关于“太白鸭”的赞美诗歌。宋代川菜越过巴蜀境界,进入东都,为世人所知。无独有偶,宋代也有两位大文学家、词人同川菜有千丝万缕的情思,那就是北宋的苏轼与南宋的陆游。苏轼从小受川菜习惯的影响,20岁时随父亲和弟弟到京城应试。

冬天的开封天寒地冻,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都靠收藏的一些蔬菜度日。但苏轼的诗歌中,写以蔬菜入馔的特别多,如“秋来霜露满冬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白菘类羔羊,冒土出熊掌”。这些事实上是写诗人对川菜的怀念,真不愧为著名的美食家。不但撰写了脍炙人口的《老饕赋》,还创制了东坡肉、东坡羹和玉糁羹等佳肴,为川菜作出可贵的贡献。享年85岁的陆放翁在为官从政与爱情生活方面皆不如意,但其高寿应当是受益于豁达的气度和合理的饮食。陆游虽是浙江人,却奉皇命在46岁时人蜀,54岁出川。其间九年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重要时期,虽“孝宗念其久外,趣召东下,然心固未尝一日忘蜀也”。尤其是四川的饮食使他难忘从唐宋两代文豪遗篇中可见在此期间川菜的风味。

元、明、清建都北京后,随着人川官吏增多,大批北京厨师前往成都落户,经营饮食业,使川菜又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地方菜系。明末清初,川菜用辣椒调味,使巴蜀时期就形成的“尚滋味”、“好香辛”的调味传统,进一步有所发展。清乾隆年间,四川罗江著名文人李调元在其《函海·醒园录》中就系统地搜集了川菜的38种烹调方法,如炒、滑、爆、煸、溜、炝、炸、煮、烫、糁、煎、蒙、贴、酿、卷、蒸、烧、焖、炖、摊、煨、烩、淖、烤、烘、粘、汆、糟、醉、冲等,以及冷菜类的拌、卤、熏、腌、腊、冻、酱等。不论官府菜,还是市肆菜,都有许多名菜。清同治年间,成都北门外万福桥边有家小饭店,面带麻粒的陈姓女店主用嫩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烹制的佳肴麻辣、鲜香,十分受人欢迎,这就是著名的“麻婆豆腐”,后来饭店也改名为“陈麻婆豆腐店”。

贵州籍的咸丰进士丁宝桢,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因镇守边关有功,被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他很喜欢吃用花生和嫩鸡丁肉做成的炒鸡丁,流传入市后成为“宫保鸡丁”。晚清以来,川菜逐步形成地方风味极其浓郁的菜系,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式适应性强的特征。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等五类菜肴组成完整的风味体系。其风味则是清、鲜、醇、浓并重,并以麻辣著称。对长江上游和滇、黔等地均有相当的影响。现在,川菜的踪迹已遍及全国,以至海外,有“味在四川”之誉。

川菜以重庆和成都两地的菜肴为代表。所用的调味品既复杂多样,又富有特色;尤其是号称“三椒”的花椒、胡椒、辣椒,“三香”的葱、姜、蒜,醋、郫县豆瓣酱的使用频繁及数量之多,远非其他菜系能相比。特别是“鱼香”、“怪味”更是离不开这些调味品,如用代用品则味道要打折扣。川菜有“七滋八味”之说,“七滋”指甜、酸、麻、辣、苦、香、咸;“八味”即是鱼香、酸辣、椒麻、怪味、麻辣、红油、姜汁、家常。烹调方法共有38种之多。在口味上川菜特别讲究“一菜一格”,且色、香、味、形俱佳,故国际烹饪界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之说。川菜名菜还有灯影牛肉、樟茶鸭子、毛肚火锅、夫妻肺片、东坡墨鱼、清蒸江团等300多种。

其中“灯影牛肉”制作方法与众不同,风味独特;是将牛后腿上的犍子肉切成薄片,撒上炒干水分的盐,裹成圆筒形晾干,平铺在钢丝架上,进烘炉烘干,再上蒸笼蒸后取出,切成小片复蒸透。最后下炒锅炒透,加入调料,起锅晾凉,淋上麻油才成。此菜呈半透明状,薄如纸,红艳艳,油光滑,放在灯下可将牛肉片的红影子映在纸上或墙上,好似演灯影戏。“夫妻肺片”是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道风味菜。相传本世纪30年代,有个叫郭朝华的小贩,和妻子制作凉拌牛肺片,串街走巷,提篮叫卖。人们谑称其为“夫妻肺片”,沿用至今。

东坡墨鱼”是四川乐山一道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关的风味佳肴。墨鱼并非海中的乌贼鱼,而是乐山市凌云山、乌龙山脚下的岷江中一种嘴小、身长、肉多的墨皮鱼,又叫“墨头鱼”。相传苏东坡去凌云寺读书时,常去凌云岩下洗砚,江中之鱼食其墨汁,皮色浓黑如墨,人们称之为“东坡墨鱼”;并将其和江团、肥浣称为川江三大名鱼,成为川菜的特色名菜。“清蒸江团”人称嘉陵美味,上等佳肴。抗战期间,四川澄江镇上的韵流餐厅名厨张世界、郑祖华烹制的“叉烧江团”、“清蒸江团”等菜肴名闻遐迩。冯玉祥将军赴美考察水利之前也曾到韵流餐厅品尝江团,食后赞扬说“四川江团,果然名不虚传”。
正宗川菜之所以有其特点,以味取胜,与其所用的调味品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制作回锅肉、鱼香肉丝,如果不用四川的郫县豆瓣和泡辣椒,就很难领略到它的“正宗”味道。一些外地省、市的厨师学习川菜,虽然掌握了一些川菜的烹制、调味技术,但是,回到当地,由于没有烹制川菜的一些必要的调味品,烹制出来的川菜,总不够“正宗”。可见,要烹制川菜,重要的调味品如川盐、花椒、郫县豆瓣、泡辣椒等等,是绝对不可少的。四川在外开的川菜馆,对所用的特殊主、辅料和调味品,也都是由四川运去的。其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真正的川菜的“正宗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10:50:0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地方菜系及其代表菜--湖南菜

****湖南菜****

湖南菜的特点

湖南菜是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地方菜发展而成。
湘潭江流域的菜是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的主要代表。制作精细,用料广泛 ,品种繁多,特点
是油重色浓,讲究实惠;在风味上注重香鲜、酸辣、软嫩;在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 等著称。 洞庭湖区的菜以烹制河鲜和家禽见长,多用烧、炖、腊等烹调方法。特点是芡大油厚,咸辣 香糯。 湘西菜擅长烹制山珍野味、烟熏肉和各种腌肉,风味侧重于咸、香、酸、辣。常以柴炭作燃 料,有浓厚的山乡 风味。 由地可见,湖南菜的共同风味是辣味菜的熏腊肉;口味偏重于咸、辣、酸、香;用料多是猪 、牛、羊、鸡、鸭 河鲜和湖产品;烹法以煨、炖、腊、蒸、炒、熏、焖为主。湖南地方名茶有;组庵鱼翅、湘 西酸肉、荷包肚、 宝塔香腰、东安鸡,麻辣子鸡、冰糖湘莲、腊味合蒸、金钱鱼等。



++组庵鱼翅

“组庵鱼翅”,是湖南组庵派(官府菜)传统名菜之一,系原督军 谭延 的家厨曹敬臣所创,后来传入饮食业,为高级宴会之必备佳 肴。

其操作方法是:选用发好的玉结鱼翅2000克,用稀纱布包好。瓦钵 内垫一个竹箅子,铺上猪肘肉、葱结、姜片,将包好的鱼翅放上, 再放上鸡块、干贝汤、绍酒、精盐、清汤,盖上盖,用慢火煨约4 小时,取出鱼翅,装入盘内,将原汤滗出,加上熟鸡油、味精,烧 开后浇在鱼翅上即可。

用这种方法煨制的鱼翅具有软糯、柔滑、醇香等特点。



++湘西酸肉

“湘西酸肉”是湘西苗族和土家族传统风味佳肴,味辣微酸,以湘 西自治州所做最佳,故名。


酸肉制法是:将带皮的猪肥肉刮洗干净,切成100克重的长方块, 选用精盐、花椒粉腌5小时,再加玉米粉拌均,装在坛内,封严坛 口,腌15天即成。“湘西酸肉”,就是将这种腌好的酸肉切成长 方片,加红椒末、青蒜段煸炒,再加炒玉米粉、清汤焖熟。



++荷包肚

“荷包肚”也是湖南组庵菜中传统名肴,以原料丰富,香鲜酥糯而 著称。猪肚内灌入干贝、口蘑、冬笋、火腿、薏苡米、鸡肉、猪油、 味精、绍酒和成的馅,盛在绿釉瓦钵内,上屉蒸熟,原钵上桌,形 如一个大荷包而故名。此菜是多种原料融汇调和,别具风味。



++宝塔香腰

“宝塔香腰”又名“玉麟香腰”、“七层楼”,是将七种不同的菜 肴逐层码在一个大碗内,构成一个整体菜肴,形如一个宝塔,是衡 阳地区传统名菜。大碗的最底层是炸制的芋艿片,第二层是蒸制的 猪五花肉,第三层是炸制的荸荠丸子,第四层是经过挂糊油炸的猪 肥瘦肉,第五层是蒸制的猪肉馅鸡蛋卷,第六层的橄榄形鱼肉丸子, 最上层的爆腰花。



++东安子鸡

“东安子鸡”,原名“醋鸡”,发源于湖南省东安县,故名。

选择嫩母鸡一只,褪洗干净,煮至七成熟捞出,剁去头、颈、脚爪, 剔去骨头,切成长5厘米、宽1厘米的条,用熟猪油煸炒后,加入黄 醋、绍酒、精盐、花椒末、肉清汤,焖约2分钟,再加入葱段、味 精,勾芡,淋香油,装盘即成。

口味酸、辣、鲜、嫩,色泽素雅,别具风味。



++麻辣子鸡

“麻辣子鸡”,色泽金黄,口味麻辣鲜香,体现了湖南地方特色。

它的制法是:选用当年嫩母鸡,宰杀褪洗后,去掉全部鸡骨,穿上 交叉花刀,再切成2厘米的方丁,加酱油、绍酒、湿淀粉浆好,用 七成热的猪油滑熟倒出,再用油煸炒红辣椒、花椒子,将滑好的鸡 丁放里,加上黄醋、酱油、精盐、味精、青蒜,勾芡,淋入香油即可。



++冰糖湘莲

“冰糖湘莲”,是用湘莲中的白莲,泡发后加上温水,上屉蒸烂, 将水滗出,装入大碗内,再加上用冰糖水焖制的青豆、樱桃、桂圆 肉、菠萝丁。莲米全浮于汤上,汤清莲白,甜糯清香,不仅内味特 佳,而且营养丰富。


“冰糖湘莲”,是用湘莲中的白莲,泡发后加上温水,上屉蒸烂, 将水滗出,装入大碗内,再加上用冰糖水焖制的青豆、樱桃、桂圆 肉、菠萝丁。莲米全浮于汤上,汤清莲白,甜糯清香,不仅内味特 佳,而且营养丰富。



++腊味合蒸

湖南的腊味闻名全国,主要在腊猪肉、腊牛肉、腊鸡、腊鱼、腊野鸭等。“腊味合蒸”,就是将腊肉、腊鸡、腊鱼蒸熟,分别去皮、 去骨、去鳞,切成长条,皮朝下码在一个大碗内,加上熟猪油、白 糖、味精、肉清汤上屉蒸烂,取出翻扣在大汤盘内。成菜色泽深红, 腊味浓重,咸甜适口,是湖南传统风味名菜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18 18:10 , Processed in 0.04899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