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劳保手套市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建议(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0 13:0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部分手套与有关规定不符
  按规定,风险等级二级的专业劳保手套需将样品送检后经批准才能使用,但抽检发现,即使经过检验的产品也存在问题。白色手套无需染色,应该不会存在问题,但检测发现仍然有几双白色手套的手掌部分含有害物质。劳保手套通常应该标明用途及风险等级,但检测发现多数手套未标明用途,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行为。
  3.合格手套不足两成
  在抽检的31双手套中,仅有Helmut Feldmann公司的Sialkot Nappa Canvas Stulpen牌和Hele公司的Texxor Himalaya牌全牛皮手套等5双手套为合格产品,不含有害物质。合格率仅16%
  (二)中国产手套使用违禁偶氮染料
  20021213日,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部向欧盟通报,原产于中国的全牛皮手套的深棕色边口使用了违禁的偶氮染料,偶氮染料在还原分解时释放出630690毫克/公斤有害物质二甲氧基联苯胺。欧盟委员会据此建议成员国进口商自愿收回已出售产品,并必须将现有产品置于安全之地。
  2003818日,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部再次向欧盟通报,原产于中国的劳保手套使用了会生成胺类致癌物质的偶氮染料。德国已禁止销售该产品,并要求经销商采取召回行动,将货物退回生产商或就地销毁。德国有关部门将对召回行动实行监控,并对负责采购的经理提起刑事诉讼。欧盟委员会据此在欧盟范围内对该产品发出消费者警告。
  三、有关检测方法和风险等级规定
  (一)检测方法
  由于不同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各异,《生态测试》杂志将抽检样品分别送往各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具体测试方法是:
  1.苯胺和芳香胺的检测
  对苯胺和芳香胺的检测使用减少分裂法,分析是按照德国食品和日用消费品法(LMBG82.022/19981月)第35条的规定进行的。检测方法有两种:
  (1)气相色谱法(GC/质谱法(MS);
  (2)薄层色谱法(TLC)。
  检测对象为抗维生物物质、防火剂、邻苯二甲酸盐、氯苯、多芳香碳氢化合物、其他杀虫药、其他卤素卤化合物。操作方法是对丙酮和乙酸乙酯混合物进行提取后衍生,再用GC/MS方法检测。 
  2.重金属检测
  对重金属的检测,采用ICP/质谱法(MS),确定纺织品的洗出液。对铬(+6)的检测是按照DIN53314标准,通过洗提法来确定皮革中铬(+6)的含量。
  3.二噁英检测
  对二噁英的检测,首先进行热提取,然后进行多级柱分离,借助HRGC/HRMS高清晰分离,使用13C标记的内部标准同位素稀释法。
  (二)风险等级规定
  根据欧盟和德国有关安全标准的规定,劳保手套的风险等级分为三级:
  1.一级风险
  一级风险的手套风险低微。生产商按照欧盟法令的基本要求生产,如果检测结果与法令规定的一致,该手套未标明风险级别,即为一级风险手套。
  2.二级风险
  二级风险的手套风险中等。该风险级别的手套应将样品送检,获得许可后方能使用。手套上或标签上应印上合格标识、性能和等级。
  3.三级风险
  三级风险的手套风险不可逆转,会致人死亡,因此不能提供给消费者使用。 
  四、对策建议
  (一)选择符合规定的鞣制剂和染料
  目前,欧盟禁止22种芳香胺染制纺织品,并禁用致癌、改变遗传特征及损害生育功能的25种有害物质。欧盟2002年第61号法令(2002/61/EG)、德国食品和日用消费品法(LMBG)、德国日用消费品条例(BGV)、德国防护危险物质条例及致癌、改变遗传特征和损害生育功能物质清单等对此作了详细规定。
  我国生产企业应按照欧盟和德国相关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在鞣制和染色过程中,选择符合规定的鞣制剂和不含偶氮的染料,不使用对人体有害或致癌的化学品。有关企业和协会等机构应全面了解欧盟及德国技术壁垒的最新动态,积极研究应对技术壁垒的措施,采用各种绿色和生态原料,并开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二)加大检测力度
  我国检验机构应不断加大检测力度,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及时、尽早发现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以免产品出口到国外后被采取限制措施,力争将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采取防范措施
  企业制作手套时可不使用染色的皮革和纺织品,只使用本白色皮革和纺织品,这样至少可以减少风险。手套加内衬可吸收汗液,并可有效防止有害物质随汗液经皮肤进入人体,从而保障人体健康。目前,实验室很难确定卤素的具体种类,生产商常常也不知道卤素有机化合物含有何种物质,如想避免风险,最好不使用卤素有机化合物。
  (四)增强环保意识
  德国环保意识很强,禁止使用污染环境的产品。我国企业在选择无损人体健康的原材料进行生产的同时,还应该将环保意识贯穿到产品生产的选料、鞣制、染色、污水处理和排放等全过程之中,并加强监测,这样才能使我国产品继续进入德国及欧盟市场,保持并扩大现有市场份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20 06:21 , Processed in 0.05532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