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84|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质量改进知识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4 17:2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质量改进知识大全

质量改进知识大全.doc

60 KB, 下载次数: 243, 下载积分: 金币 -1

29#
发表于 2015-5-21 20:43:22 | 只看该作者
已经下来学习,谢谢分享!
28#
发表于 2015-4-28 09:21: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27#
发表于 2015-1-6 07:19: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26#
发表于 2014-6-6 16:21:08 | 只看该作者

先回帖再下载!
25#
发表于 2014-6-4 16:10:51 | 只看该作者


你太有才了
24#
发表于 2012-5-8 10:58:22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23#
发表于 2012-5-7 15:19:41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22#
发表于 2012-4-29 00:31:51 |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2-4-22 17:24:08 | 只看该作者
3.4 成果发表
3.4.1 谈实际的过程和感受。即便别人提出批评,也不必太介意,毕竟反映的是实际情况。如果故意拔高,总会让人听了觉得有问题。
3.4.2 如果已经解决了若干个问题,应该由组员共同讨论,选出具有特色和突出的内容进行发表。
3.4.3 如何发表一定要和全体组员共同商量。
3.4.4 要认真琢磨发表的方式、方法,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好不容易做了很多工作,发表时,别人听不明白,或者根本听不见(声音太小),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当 然,胶片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有很多,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和总结,大家一起想办法也是一件乐事。一般要做到脱稿演讲。
3.4.5 不要花费太多的费用。花很多费用,什么样的效果都可能达到,但不应提倡,有些小组的选题是节约成本,降低费用,如果花费较大,就违背了选题的初衷。
3.4.6 发表前可以在组内预先发表一次,对发表时间、声音在小、发表风格、对一些问题的回答进行推敲。
具体对发表成果进行评价时,可以制定一个标准,该标准可作为评价的标准,同时也是小组进行成果总结时依据的要求。但对于效果的评定不要过于偏重实际取得了多少效果、以得了多少经济效益,毕竟QC小组活动强调的是重在参与、重在持续改进。
4、质量改进工具
常用的七种工具:
4.1 因果图(石川馨图)
1953年由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
a.因果图的作用:
导致过程或产品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观察和分析,可以找出其因果关系。
b.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利用逻辑推理法;利用发散整理法。
注意事项:
确定时应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以免疏漏;
确定原因尽可能具体;
质量特性有多少,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
质量特性和因素尽可能量化;
验证。
因果图又叫鱼刺图,用来罗列问题的原因,并将众多的原因分类、分层的图形。

4.2 排列图(柏拉图)
a.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
质量问题是以质量损失(缺陷项目和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多数损失往往是由几种缺陷引起的,而这几种缺陷往往又是少数原因引起的。因此,一旦明确了这些“关键的少数”就可以消除这些特殊原因,避免由此引起的大量损失。
排列图可分为二种:
1)分析现象用排列图;
2)分析原因用排列图。
b.排列图的作图步骤
1)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数据;
2)设计一张数据表;
3)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合计;
4)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有各项缺陷数、累计缺陷数、各项缺陷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
5)按数量从大到小顺序填入表中,其它项的数据由许多小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起,不必计较他的大小排在最后;
6)画两根横轴和纵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最大为100%。横轴标上各因素。
7)由大到小依次排出各项;
8)在横轴上按频数的大小画出直方图;
9)在每个直方柱的右上方标出累计值(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百分数)描点,用实点连线,画累计频数折线(巴雷特曲线)。
10)在图上记入有关必要事项,如排列图缺陷名称,数据,单位,作图人姓名以及采集数据的时间,主题,数据合计数等。

  
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各个项目从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一种工具。

4.3 直方图
a.直方图的概念:
直方图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根据这些数据找出质量波动规律,预测工序质量好坏,估算工序不合格率的一种工具。
b.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求极差R;
确定分组的组数和组距, K为组  h为组距=R/K;
确定各组界限;
作频数分布表;
画直方图,以横坐标表示质量特性,纵坐标表示频数,在横坐标上标明各组组界,以组距为底,频数为高,画一系列的直方图。
在直方图的空白区域记上有关数据的资料,如收集的数据的时间,数据的个数n平均值x,标准差s等等。
c.常见直方图的类型
标准型:对称型;
锯齿型:分组过多;
偏峰型:频数突然增加或减少;
陡壁型:平均值远左离(或右离)直方图的中间值;

平顶型: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合在一起;
双峰型:靠近直方图中间值的频数较少;
孤岛型:工序异常,测量错误或混有另一分布的数据。


直方图是用来分析数据信息的常用工具,它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4.4 检查表
a.检查表的作用
用来检查有关项目的表格,一是收集数据比较容易,二是数据使用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因此检查表成了非常有用的数据记录工具。
b.检查表的种类
工序分布检查表;不合格项检查表;缺陷位置检查表;缺陷原因检查表;

调查表又叫检查表、统计分析表等,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

4.5 分层法
a.分层法的原则
通常,通过分层可以获得对整体进行剖析的有关信息。但有时由于分层不当,也可以得出错误的信息,必须运用有关产品技术知识和经验进行正确分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b.熟悉分层的方法
按操作者或作业方法分层;
按机器设备分层;
按原料分层;
按时间分层;
按作业环境状况分层。
4.6 散布图
在质量改进活动中,常常要分析研究两个相应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散布图的作法就是把由实验或观测得到的统计资料用点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根据散布图,就可以为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散布图是用来发现和显示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类型和程度,或确认其预期关系的一种示图工具。

4.7 控制图(休哈特图)
休哈特于1924年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消除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异常波动。产品在制造过程中,质量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质量波动包括异常波动和正常波动,在质量改进过程中,控制图主要是用来发现过程中的异常波动。

控制图用来对过程状态进行监控,并可度量、诊断和改进过程状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9-16 09:46 , Processed in 0.07977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