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塑胶成型工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4 18:2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塑胶成􀩟工艺
※ 热塑性塑料成􀩟
热塑性塑料品种每繁多,即使同一品种也由于树脂分子及附加物配比不同而使其使 用
及工艺特性也有所不同。另外,为了收变原有品种的特性,常用共聚、交联等各种化学 方法在
原有的树脂结构中导入一定百分比量的其它单体或高分子等,以收变原 有树脂的结构成为具有
新的收进物性和加工性的收性产品。例如,ABS 即为在聚苯乙烯分子 中导入了丙烯腈、丁二烯
等第二和第三单体后成为收性共聚物,可看作称收性聚苯乙烯,具有比 聚苯乙烯优异综合性能,
工艺特性。由于热塑性塑料品种多、性能复杂,即使同一类的塑料 也有仅供注塑用和挤出用之
分,故本章节主要介绍各种注塑用的热塑性塑料。
1、收缩率
热塑性塑料成􀩟收缩的形式及计算如前所述,影响热塑性塑料成􀩟收缩的因素如下:
1.1 塑料品种热塑性塑料成􀩟过程中由于还存在结晶化形起的体积变化,内应力强, 冻结在塑
件内的残余应力大,分子取向性强等因素,因此与热固性塑料相比则收缩率较大, 收缩率范围
宽、方向性明显,另外成􀩟后的收缩、退火或调湿处理后的收缩率一般也都比热 固性塑料大。
1.2 塑件特性成􀩟时熔融料与􀩟腔表面接触外层立即冷却形成低密度的固态外壳。由 于塑料的
导热性差,使塑件内层缓慢冷却而形成收缩大的高密度固态层。所以壁厚、冷却 慢、高密度层
厚的则收缩大。另外,有无嵌件及嵌件布局、数量都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 度分布及收缩阻力
大小等,所以塑件的特性对收缩大小、方向性影响较大。
1.3 进料口形式、尺寸、分布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保压补缩作 用及成􀩟时
间。直接进料口、进料口截面大(尤其截面较厚的)则收缩小但方向性大,进 料口宽及长度短
的则方向性小。距进料口近的或与料流方向平行的则收缩大。
1.4 成􀩟条件模具温度高,熔融料冷却慢、密度高、收缩大,尤其对结晶料则因结晶 度高,体
积变化大,故收缩更大。模温分布与塑件内外冷却及密度􀨛匀性也有关,直接影 响到各部分收
缩量大小及方向性。另外,保持压力及时间对收缩也影响较大,压力大、时 间长的则收缩小但
方向性大。注塑压力高,熔融料粘度差小,层间剪切应力小,脱模后􁔊性 回跳大,故收缩也可
适量的减小,料温高、收缩大,但方向性小。因此在成􀩟时调整模温、 压力、注塑速度及冷却
时间等诸因素也可适当收变塑件收缩情况。
模具设计时􁸊据各种塑料的收缩范围,塑件壁厚、形状,进料口形式尺寸及分布 情况,按
经验确定塑件各部位的收缩率,再来计算􀩟腔尺寸。对高精度塑件及难以掌握收 缩率时,一般
宜用如下方法设计模具:
①对塑件外径取较小收缩率,内径取较大收缩率,以留有试模后修正的余􀨄。
②试模确定浇注系统形式、尺寸及成􀩟条件。
③要后处理的塑件经后处理确定尺寸变化情况(测量时必须在脱模后 24 小时以后)。
④按实际收缩情况修正模具。
⑤再试模并可适当􀨄收变工艺条件略微修正收缩值以满足塑件要求。


.
18#
发表于 2014-9-18 20:49: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17#
发表于 2010-7-8 22:13: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16#
发表于 2009-11-25 00:51:1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东西,顶一下
15#
发表于 2007-11-18 08:5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hung 的帖子

TKS for good share!
14#
发表于 2007-10-26 16:16:5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13#
发表于 2007-10-26 16:04:4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12#
发表于 2007-10-25 21:22: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看了就要对奉献者表示谢意
11#
发表于 2007-10-25 13:53:17 | 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9:01:16 | 只看该作者
.



※安定成型的参数设定
1、事前确认及预备设定 ⑴确认材料干燥、模温及加热筒温度是否被正确设定并达到可加工状态。 ⑵检查开闭模及顶出的动作和距离设定。 ⑶射出压力(P1)设定在最大值的60%。 ⑷保持压力(PH)设定在最大值的30%。 ⑸射出速度(V1)设定在最大值的40%。 ⑹螺杆转速(VS)设定在约60RPM。 ⑺背压(PB)设定在约10kg/cm2。 ⑻松退约设定在3mm。
⑼保压切换的位置设定在螺杆直径的30%。例如φ100mm的螺杆,则设定30mm。 ⑽计量行程比计算值稍短设定。 ⑾射出总时间稍短,冷却时间稍长设定。 2、手动运转参数修正 ⑴闭锁模具(确认高压的上升),射出座前进。 ⑵以手动射出直到螺杆完全停止,并注意停止位置。 ⑶螺杆旋退进料。 ⑷待冷却后开模取出成型品。 ⑸重复⑴~⑷的步骤,螺杆最终停止在螺杆直径的10%~20%的位置,而且成型品无短射、毛边及白化,或开裂等现象。 3、半自动运转参数的修正 ⑴计量行程的修正[计量终点] 将射出压力提高到99%,并把保压暂调为0,将计量终点S0向前调到发生短射,再向后调至发生毛边,以其中间点为选择位置。 ⑵出速度的修正把PH回复到原水准,将射出速度上下调整,找出发生短射及毛边的个别速度,以其中间点为适宜速度[本阶段亦可进入以多段速度对应外观问题的参数设定]。 ⑶保持压力的修正上下调整保持压力,找出发生表面凹陷及毛边的个别压力,以其中间点为选择保压。 ⑷保压时间[或射出时间]的修正逐步延长保持时间,直至成型品重量明显稳定为明适选择。 ⑸冷却时间的修正逐步调降冷却时间,并确认下列情况可以满足:1、成型品被顶出、夹出、修整、包装不会白化、凸裂或变形。2、模温能平衡稳定。肉厚4mm以上制品冷却时间的简易算法: ①理论冷却时间=S(1+2S)…….模温60度以下。 ②理论冷却时间=1.3S(1+2S)…….模具60度以上[S表示成型品的最大肉厚]。 ⑹塑化参数的修正 ①确认背压是否需要调整; ②调整螺杆转速,使计量时间稍短于冷却时间; ③确认计量时间是否稳定,可尝试调整加热圈温度的梯度。 ④确认喷嘴是否有滴料、主流道是否发生猪尾巴或粘模,成品有无气痕等现象,适当调整喷嘴部温度或松退距离。 ⑺段保压与多段射速的活用 ①一般而言,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注射应以高速为原则,但在通过浇口间及保压切换前应以较低速进行; ②保压应采用逐步下降,以避免成型品内应力残留太高,使成型品容易变形。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11-5 21:33 , Processed in 0.05436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