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来了解--简单产品外处理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2 23:1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焊接
1.1 咬邊:咬邊是焊縫邊緣局部低於母材面的凹陷缺陷.它是由於焊接電流過大,焊接速度太快,
電弧過長或運條操作不當形成.
1.2 焊瘤:焊瘤是熔化金屬溢流到焊縫之外未熔化母材上形成的金屬瘤,常出現在立焊、仰焊、
橫焊和單面焊雙面成形的背面縫上.
1.3 弧坑:弧坑是收弧不正確成形的,它影響外觀品質並易引到裂紋,應清理後進行補修復.
1.4 氣孔:氣孔是焊接熔池中的氣泡在凝固時未能及時逸出,而殘留在焊縫中形成的孔穴,產生
的原因有焊條受潮,焊件不潔,電流過大或過小,電弧過氣對溶池保護不良,焊接速度太
快等.
1.5 縮孔:縮孔是熔化金屬在凝固過程中因收縮產生並殘留在焊疑中的孔穴.
1.6 夾雜和夾渣:由冶金反應產生的非金屬夾雜物,氧化物和熔渣在焊接過程中來不及浮出,殘
留在焊縫中形成夾雜物和夾渣,形成夾渣的原因有:多層焊時清渣不乾淨,運條操作不
當,焊接電流太小,工件坡口角度太小等.
1.7 未焊合與未焊透:未焊合是由於焊接電流過小,電弧偏吹,待焊表面污染等原因,使熔化金屬
與母材或金屬焊道之間沒有完全熔化結合造成的.
1.8 裂紋:焊接裂紋主要有冷裂紋和熱裂紋,熱裂紋是焊縫和熱影響區金屬冷卻到故相淺溫度附
近產生的.產生的裂紋稱結晶裂紋,常出現在焊縫中心和弧坑中,熱裂紋出現在表面時
有氧化白色,這是判斷熱裂紋的主要標誌,冷裂紋是焊接接頭冷卻到較低溫度時產生
的裂紋.它是焊後幾小時幾天甚至更長時間出現的裂紋.防止裂紋的槽施有預熱、後熱.
採用低氫焊條,焊條烘乾清除坡口附近油鏽,減小焊接應力等.
2.表面噴塗部分
2.1 塗層光澤度:對噴塗表面用光澤儀將光線呈60°斜角方向射向塗層
表面後在其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一般平光漆的光澤度在30%以下.
2.2 結瘤:因油漆品質不良噴塗後而在塗層表面上形成的一塊
一塊的疙瘩.
2.3 縮孔:俗稱麻點,塗層乾燥後滯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佈各異
的圓形小坑.
2.4 起泡:因噴塗時,塗層覆蓋部分氣體,在烘烤時而產生的表面
凸起現象.
2.5 針孔:從噴塗表面貫穿到噴塗底部或基體金屬的微小孔道.
2.6 開裂:在塗層表面形成一道道裂紋.
2.7 剝落:一道或多道塗層脫落.
2.8 粉化:塗層表面由於一種或幾種漆基的降低顏料的分解而
呈現出附著疏鬆細粉的現象.

2.9 顆粒:因材料雜質或外來物(如焊渣等)的影響而在表面
形成的,顏色與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現象.
2.10 流掛:噴塗時由於塗層的流動而產生的堆積現象.
2.11 露底:局部無塗層或覆蓋不平.
2.12 夾雜物:由於前處理時未完全消除表面的雜物及噴塗
環境不良而附著在塗層裏的雜物.
3.電鍍、鉻酸鹽處理件
3.1 鍍前劃痕:電鍍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當或對明顯缺陷進行
粗糙打磨等人為造成的基體材料上的劃傷或局部磨擦痕跡,
一般呈線型.
3.2 鍍前凹坑:由於基體材料缺陷或在加工過程中外來金屬屑
的影響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淺坑狀痕跡.
3.3 拋光區:對基材上的腐蝕、劃傷、焊接區、鉚接區等部位
進行機械拋光後表現出的局部高光澤、光亮區域、無裂痕.
3.4 燒傷:拉絲處理時因操作不當,造成零件表面過熱
而留下的燒蝕痕跡.
3.5 浮水印:電鍍或氧化後因清洗水未及時乾燥或乾燥不徹底
所形成的斑紋、印跡.
3.6 露白:鍍鋅彩色鈍化膜因摩擦而被去除露出鋅層,呈現為
區別于周圍彩色的白色.
3.7 基材花斑:電鍍或氧化前因基體材料腐蝕或者材料中的雜質,
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與周圍材質表面不同光澤或粗糙度
的斑塊狀花紋外觀.
3.8 霧狀:指鍍層表面存在程度不同的雲霧狀覆蓋物,多數產生于光亮鍍層表面.
3.9 局部無鉻層:指鍍鉻表面因電鍍工藝的局限而在凹槽內、
深孔內、折彎內角等低電位區出現鉻層未電鍍上的現象.
3.10 凹痕:因基材受撞擊而呈現的凹陷現象.
3.11 修補:因膜層損傷而用塗料所作的局部遮蓋.
3.12 異物:由材料、模具、環境或機器設備中的灰塵、夾雜物、
汙物等影響而形成的與表面不同色的斑點.
3.13 淺劃痕:膜層表面劃傷、但未傷及底層表面;對其他表面則為:
目測不明顯、手指甲觸摸無凹凸感,未傷及材料本體的傷痕.
3.14 深劃痕:表面膜層劃傷、且傷及底層面;對無膜層表面則為:
目測明顯、手指甲觸摸有凹凸感,傷及材料本體的傷痕

3.15 掛具印:指電鍍、氧化或噴塗等表面處理生產過程中,
因裝掛用輔助工具的遮擋而使其與零件相抵觸的部位局部
無膜層的現象.
3.16 針孔:從鍍層表面貫穿到鍍層底部或基體金屬的微小孔道.
3.17 麻點:在電鍍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而在電鍍表面形成的小坑.
3.18 起皮:鍍層呈片狀脫落基體的現象.
3.19 起泡:在電鍍中由於鍍層與底金屬之間失去結合力而引起
一種凸起狀缺陷.
3.20 削落:由於某些原因(例如不均勻的熱膨狀或收縮)引起的
鍍層表面的破裂與脫落.
3.21 陰陽面:指鍍層表面局部亮度不均或色澤不均勻的缺陷.
3.22 斑點:指鍍層表面的一類色斑,暗斑等缺陷,它是由於電鍍
過程中沉澱不良、異物粘附或鈍化液清洗不乾淨造成.
3.23 燒焦鍍層:在過高電流的情況下形成的黑暗色,粗糙鬆散、
品質差的沉積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其他雜質.
3.24 樹枝狀結晶:電鍍時在陰極上(特別是邊緣和其他高電流密度)
形成粗糙、鬆散的樹枝或不規則突起的沉積物.
3.25 海綿狀鍍層:與基體材料結合不牢固的疏鬆多孔的沉積物.
3.26 黑點:因材料表面有未去除的鏽跡、鏽斑、電鍍後在鍍層表面形成的
黑暗的缺陷.
4.塑膠件、壓鑄件
4.1 水紋:塑膠或壓鑄件成形時,熔體流動產生的可見條紋.
4.2 縮水:因材料、工藝等原因使塑膠或壓鑄件表面出現凹陷的收縮現象.
4.3 氣泡:指塑膠體因工藝原因內部出現的可見空氣泡.
4.4 砂眼:塑膠或壓鑄件表面的疏鬆針孔.
4.5 披鋒:壓鑄或塑膠件上澆口殘留物取掉後的毛刺.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23:22:28 | 只看该作者


有点长
3#
发表于 2010-5-13 08:08: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4#
发表于 2010-5-13 11:56:26 | 只看该作者
LZ辛苦了!
5#
发表于 2010-5-14 11:17:51 | 只看该作者
谁可以把它翻译成英文啊
6#
发表于 2014-7-31 23:47: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11-6 09:57 , Processed in 0.04496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