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光伏产业进出口形势最新动态及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 13:5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前,全球光伏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国太阳能生产及制造企业在打开本国市场的同时,也纷纷开拓国外市场,从而使得光伏产业的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就近两年中,中、美、韩及欧洲等国针对光伏产业的反倾销纠纷不断,全球光伏大战不断升级。

  2011年美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展开"双反"调查

  2011年,美国展开对我国光伏产业大规模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国商务部在当地时间2012年3月19日,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补贴作出初裁。初裁结果是对涉案企业征收3.61%的反补贴税,并且对强制应诉企业无锡尚德电力和常州天合光能生产的电池及组件分别征收税率为2.9%和4.73%的反补贴税。

  此外,美国商务部在当地时间5月17日,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对认定强制应诉企业无锡尚德电力征收税率为31.22%反倾销税,对常州天合光能的税率为31.14%,其他59家单独税率应诉企业的税率为31.18%,未应诉企业的税率为249.96%.据商务部发布的消息显示,美国相关部门拟分别在10月9日及11月23日作出反倾销初裁及终裁。

2012年7月20日,我国对原产于美、韩的太阳能级多晶硅(hs编码:28046190)进行反倾销调查。

  7月20日,我国商务部发布2012年第40号公告,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产品的海关编码为:2804619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不包括该税则号项下电子级多晶硅。据了解,被调查产品主要用途为:制造晶体硅光伏电池,广泛应用于制造太阳能级单晶硅棒和定向凝固多晶硅锭的生产中。商务部发布的反倾销调查为近一年原产于美韩太阳能级多晶硅()的产品,时间在2011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产业损害调查从2008年至今年6月底。

  商务部还表示,我国对原产于美、韩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将在2013年7月20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14年1月20日。

  最新消息,德国SolarWorld拟对我国光伏电池发起倾销申诉。

  7月25日,据每经网报道,欧洲太阳能行业"大腕"德国SolarWorld拟对我国光伏电池展开反倾销调查。早在今年6月,就有消息称,德国SolarWorld作出拟裁员250人的举动,并把矛头指向我国的光伏产业。该公司发言人表示,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倾销价格以及光伏补贴额下调导致了这场裁员风波。而在7月初,该公司就计划联合欧洲其他生产商向欧盟发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向我国光伏产业"叫板"。本周,该公司欲对中国发起反倾销申诉,指控中国制造商倾销光伏电池。

今天上午,外交部也发布消息,通知各驻华记者,7月26日召开"国光伏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申请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对反倾销调查申请的立场。据了解,目前已有德国公司向盟递交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申请,但是外交部并没有对外发布具体申诉的公司。

  立刻网()分析: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来自国内、国外的市场压力以及急剧恶化的出口环境,使得我国光伏企业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加速了我国光伏企业洗牌的速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如何在外部"高压"政策下继续生存,摆在了我国光伏企业面前。选择在竞争中淘汰,还是进行产业升级、调整,当前的形式把我国每个光伏企业推向了生存的"十字路口"。但是,产业升级、调整对于我国中小光伏企业来说,资金链条、人力成本、产业规模的扩充成为目前难以解决的"顽症".数据显示,美对华光伏产业开展双反调查及采取措施后,我国一部分中小光伏企业已经倒闭,另一些中小光伏企业也处在"生死"的边缘。虽然,美国征收的双反税率小于预期,但是对于我国光伏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冲击。如果此次德国SolarWorld申诉成功,那么我国光伏产业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21 00:04 , Processed in 0.07103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