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西三插的滚筒试验超难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8 11:3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0PIN的巴西三插滚筒跌落试验,送样2次都没通过,支架还是建通的呢?怎么改,请大家支招。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1:39:39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人解答,还真的是难!
3#
发表于 2012-2-8 11:39:45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是很难。除了内架本身外,插头的设计也要多考虑减小重量等
4#
发表于 2012-2-8 11:39:51 | 只看该作者
2次都没通过?
具体哪里NG?
上个图看看
5#
发表于 2012-2-8 11:39:57 | 只看该作者
无非就是pin弯了
6#
发表于 2012-2-8 11:40:03 | 只看该作者
那样的话,解决方案就是合法偷工减料,减小重量,降低冲击力。
一直想不明白一件事,插头线理应有很多成孰设计,但似乎大家仍乐于不停地在搞发明创造,但网尾、材料配方、整体结构却又不能恰到好处的把握,弄得经常出现测试不过关,还不断让认证机构鲸吞利润,何解?难道终极目标是制造一条幻彩眩光插头线?
7#
发表于 2012-2-8 11:40:09 | 只看该作者
山炮兄的文字就是那么幽默,又一针见血。
其实巴西滚筒难通过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若说类似的产品,如意大利三插,也会遇到用样的问题,但似乎比较少听说出问题,不知是怎么回事。要说国标的三插,那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也没有听说出大问题,我估计应该是判定的时候见仁见智了。
就难度而言,GB应该是最难了,欧洲起码还是根棒子,中国不过就是个片子,而且中国的插头重量一般远重于欧洲的,咋中国就能OK,欧洲反而NG了呢
至于说到失败,我也为工程人员惋惜,守着那么多仪器,为何自己不预先认真多次的试验,有把握再送样呢,是想支援一下饱受经济危机的友邦吗,还是。。。。
还有一个误区,设计的时候总是想,人家都是这个结构,我也如此,大概就可以通过了。殊不知,同样的产品,不同的时期,认证机构也有不同的要求;可能落到不同的试验员手上,结果也会不同哦 。还别说这个不可能,近期有个朋友送样到世界知名实验室做弯曲试验,居然失败,我看了图片,居然装夹都是错误的 ,遇到这事,还不能 ,只能打碎牙齿,自己承受了
当然也有些歪招来处理,但实在是歪门邪道,不多说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1:40:15 | 只看该作者
建通的支架不行,是不是用德勒的可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23 11:10 , Processed in 0.04271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