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瑾儿:跟单员的工作界定与定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3 16:0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瑾儿发表于 2006-4-25 11:47 资料 短消息
跟单员的工作界定与定位


跟单员的工作界定
1.业务跟单:严格说应该叫“业务跟进”,就是对准客户(即对本公司服务或产品有购买或享用意向的人群)进行跟进,以缔结业务合同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对外是业务员或业务员的助理。
2.生产跟单:对已接的客户订单进行成品出货送达客户前的生产进度、货运报关跟进,以确保如期出货搭上运输器为目标。对内是业务经理、生产主管或总经理的特别助理。无论是工厂企业里的跟单员,还是贸易公司里的跟单员,其基本职责也都是由这“业务跟单”和“生产跟单”两大部分构成。对于贸易公司里的跟单员,无非是对工厂运作的介入少一些。
跟单员是一个企业与市场的接口——是企业与市场、业务员以及客户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一个企业的窗口和门户。


跟单员的工作定位

公司有大小,分工有不同。大公司分工细,员工涉及的面往往很窄。小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相关人员却能独挡一面!跟单员也不例外:
在小公司:
跟单员=内勤业务员(或叫业务主管)
+生产计划员(或叫计划主管)
+物控员(或叫物控主管)
+采购员(或叫采购主管)
(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集“大权”于一身!)

在大公司:
跟单员=内勤业务员
或:跟单员=业务部助理
代表业务部向生产计划及制造部门要货、催货、跟踪出货。

或:跟单员=总经理特别助理
或:跟单员=总经理室特别助理
代表总经理或老板向生产计划及制造部门要货、催货、跟踪出货。

一个企业之存在,一个企业之生存与发展,都是以订单为主线条的,作为订单的跟进者,跟单员的工作跨越了一个企业运作体系的每一个环节。
随着商品市场的多样化、小批量化以及节奏的加快,跟单员工作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的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
跟单员工作是一项非常“综合性”和“边缘性”的学科:对外要有业务员的素质,对内要有生产管理的能力。
作为一个企业的接单、跟单、出货的窗口,跟单员不了解工厂生产环节的运作情况,那是难以想象的。
从订单的生产安排来说,执行者是生产部门,跟单员对客户负责而追求的交期达成率就几乎“掌握在”生产部门的手里了。于是,沟通、跟催等能力就特别致使。这是跟单员工作的挑战性所在。
有些时候,跟单员是业务经理的助理;有些时候,跟单员是业务部门所有业务人员的助理;有些时候,跟单员是老板的助理;更多时候,跟单员是客户的助理。
跟单员工作的管理性:有句话说,如果要想学管理,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跟单员开始。毫不夸张的讲:“在一个工厂里,相对而言,除跟单员外,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执行性质的,惟跟单员工作是计划性、管理性的。一个工厂所有的工作都是以客户和订单为中心去展开,作为站在‘订单的高度上’去工作的跟单员,当然就没有谁比他更抽象、更有管理性了!!”
跟单员这个岗位是对传统组织架构的一种超越:它可能挂在业务部,也可能挂在总经理室或厂长室,但它的工作却是跨部门的,它似乎要去“指挥”很多部门。于是它不只是对传统组织形式的一种超越,同时更是对传统“官本位”组织作风的一种超越。可以不必夸张的说:自从有了跟单员这个岗位,中国企业的管理似乎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是:跟单员工作是一项很锻炼人的工作。我们可以这样对世人讲:“要做老板,先做业务员;要做总经理,先做跟单员。”如果要学管理,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跟单员开始。

企业千变万化,企业管理博大精深,可是,具体工作中的道理,却是一样的!
跟单员之工作如以订单为线索的话,主要工作包括接到客户订单后,与客户商讨开出《形式FP》资料,订单确认后根据客户订货要求或来样制作《生产通知单》、《材料耗用表》等分发给相关部门,结合仓库存量协助采购订购物料,生产中跟踪是否按客户要求生产,产品生产将要结束时同船务公司或货贷外贸公司联系出货事宜,工厂出货。


接单: 客户落单方式主要有电话(口头)、传真、E-mail三种方式。有的公司要求必须有客户公司盖章、负责人签名的传真件,出货前必须收到原件或船头版。
一旦收到客户的订单,首先应审单。确认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交货期、交货方式、单价条款、付款方式、包装要求。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的审查: 客户传真到厂的订单很多时候是英文的或只有一些产品代码,这时要对应客户相关资料册,查出产品的中文名称及规格。如为客户从未下过的产品,经翻译描述后确认产品名称,最好登记入对应客户资料册,以便第二次下单时有资料可查。

单价、金额的审查: 客户下单时,有时会把单价标出,这时,要把工厂单价表拿出,对应单价条款,查看客户单价打印是否有误,同时复核金额有没有错;如客户下单时未标出单价,就应该拿出工厂单价表,查出对应单价,计算出金额。如果是新客户下单,应查以前给此客户的报价。

交货期的审查: 客户下单一般有规格,有具体交货期的要求,但是有时也未规定并货期的时候。无论客户是否有规定交货期,均应根据订单数量的多少,材料采购进仓的状况,现有生产部的生产排程,再结合客户的交货期要求,报一个实际的工厂交货期给客户。对于急单,能插单则插单,不能插单者,与客户解释协商确定交货期。

付款方式的审查: 审查的内容主要为看客户的付款方式是否为本厂可以接受的方式。因为工厂上层领导很多时候都规定有些付款方式不接受。所以,每接到工厂不能接受的付款方式,应电话或传真告知客户这一付款方式是工厂不能接受的,请修改为工厂可以接受的其它付款方式。对工厂来说,最有利的方式就是信用证。

单价条款的审查: 主要审查订单的单价是否为对应单价条款。因为工厂的单价表中可能有CNF价、FOB价、CM工厂交货价。不同的单价条款对应不同的单价。千万不能混用,比如把工厂价当做CNF价或其它价来用。

包装要求的审查: 审查客户的包装要求工厂是否能够满足,客户提供的包装资料是否齐全,有无明显错误。客户的包装资料一般包括内包装、外包装、标签、包装说明书。内包装主要有白盒包装、彩盒包装、吸塑包装、折装等;外包装主要是印刷唛头;标签主要是看客户规定哪些地方需贴标签,印刷要求是什么。最麻烦的是内包装的彩盒包装和吸塑包装。当然,如果彩盒客户提供菲林,工厂只负责印刷,那还比较简单一点,但也要审查菲林尺寸,做出彩盒能否装下产品。很多时候,客户对产品的了解不够工厂那么清楚,会弄错尺寸,该修改的要修改。吸塑包装主要存在一个开吸塑模的问题。

交货方式的审查: 交货方式主要有空运、海运、陆运、邮寄。如果是量少又较急的货物,采用空运;如果货多而不急,一般采用海运。几种方式中海运的费用相对较便宜;如果出货到香港,可以采用陆运。所以在接到订单时,首先要看是费用是由谁支付,客户支付的话,由客户决定采用何种交货方式;如果由工厂承担运费,尽量采用海运。如果产品单价所含运费只是海运费,而客户要求空运时,厂方可以要求客户承担多出部分的费用。
2#
发表于 2011-10-13 16:35:12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3#
发表于 2011-10-13 17:01: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正向这个方向发展
4#
发表于 2011-10-13 17:24:06 | 只看该作者
无聊在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20 11:15 , Processed in 0.04291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