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不多,还是公开吧,别浪费金币
熱處理
鋼的熱處理:
所謂鋼的熱處理是通過加熱,保溫,冷卻的操作方法,使鋼的組織結構發生變化,以獲得所需性能的一種加工工藝.
退火
正火
普通熱處理 淬火
回火
熱處理 火焰加熱
表 面 淬火
感應加熱(高頻,中頻,工頻)
表面熱處理 滲碳
化學熱處理 氮化
碳氮共滲及其它
A 普通熱處理
1 退火和正火都是將鋼件加熱到一定的溫度(,保持一段時間,然後冷卻的過程.正火與退火的明顯區別是正火冷卻速度稍快.
退火正火的目的:
(1)軟化鋼件便於切削加工;(2)消除殘餘應力,以防止鋼件的變形,開裂;(3)細化晶粒,改善組織以提高鋼的機械性能;(4)爲最終熱處理(淬火回火)做好組織上的準備.
2 淬火
淬火是把鋼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後快速冷卻的一種操作.
淬火的目的一般都是爲了獲得馬氏體,提高鋼的機械性能(硬度和耐磨性).
3 回火
回火是將淬火後的鋼件加熱到適當的溫度進行保溫,而後冷卻下來的一種熱處理.
回火的主要目的:
(1)降低脆性,消除或減少內應力; (2)獲得工件所要求的機械性能; (3)穩定工件尺鋼寸; (4)對於退火難以軟化的某些合金鋼,淬火後採用高溫回火,將硬度降低,以利切削加工.
B 表面熱處理
1 表面淬火
即利用快速加熱使鋼件表面很快達到淬火的溫度,而不等熱量傳至中心,即迅速予以冷卻,只使表層被淬硬爲馬氏體,而中心爲未淬火組織.表面淬火用鋼的含碳量以0.40~0.50%爲宜.
*感應加熱表面淬火:
是採用一定方法使工件表面産生一定頻率(高頻,中頻,工頻)的感應電流,將零件表面迅速加熱,然後迅速淬火冷卻的一種熱處理操作方法.
高頻加熱(100-500kHz)淬硬層厚度一般爲0.5~2.5mm.
*火焰加熱表面淬火:
是利用乙炔-氧或煤氣-氧的混合氣體燃燒的火焰,噴射在零件表面上使它快速加熱,當達到淬火溫度時立即噴水冷卻從而獲得預期的硬度和淬硬層深度的一種表面淬火方法.表面淬火材料常用中碳鋼如35,45鋼以及中碳合金結構鋼.
2 鋼的化學熱處理
*滲碳
滲碳是向鋼的表面層滲入碳原子的過程.其目的是使工件在熱處理後表面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一定的強度以及較高的韌性和塑性.表面層含碳量最好在0.85~1.05%範圍內.通常滲碳後熱處理採用淬火+低溫回火的工藝,硬度可達HRC58-62左右.
*氮化
氮化是向鋼的表面滲入氮原子的過程. 其目的是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並提高疲勞強度和抗腐蝕性.鋼在氮化後,無需進行淬火便具有很高的表面層硬度(>=HV850)及耐磨性.這是因爲氮化層表面形成了一層堅硬的氮化物.氮化用鋼通常是含有Al, Cr, Mo, V, Ti等合金元素的鋼.
* 碳氮共滲
碳氮共滲是向鋼的表層同時滲入碳和氮的過程. 習慣上又稱氰化.目前以中溫氣體碳氮共滲和低溫氣體碳氮共滲(氣體軟氮化)應用較爲廣泛.
中溫氣體碳氮共滲(700-880ºC)常用滲碳劑(1)煤油+氨氣; (2)煤氣+氨氣; (3)甲醇+丙烷+氨;
(4) 三乙醇胺或三乙醇氨胺+20%尿素.
低溫氣體碳氮共滲(<570ºC)高速鋼刀具經軟氮化處理一般使用壽命可提高20~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