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花知识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6 15:5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染色和印花虽然在染料的上染机理方面是相同的,但却不能简单地把染料的水溶液直接用来进行印花。在印花过程中,必须在染液中加入增稠性糊料,染料借助于糊料在织物上形成和原样逼真的五彩缤纷的图案。
糊料在印花过程中具有以下作用:一是使印花色浆具有一定的粘度和一定的粘着力,以保证花纹轮廓的光洁度;二是糊料作为染化料的分散介质和稀释剂,作为染料的传递剂,起到载体的作用;三是作为汽蒸时的吸湿剂、润湿剂、染料的稳定剂和保护胶体。
糊料种类很多,其性能也不一样,因此,不同的染料要选用不同的糊料进行印花,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和最优的经济效益。原糊可分为无机类、蛋白质类、天然高分子类、合成高分子类和乳化糊等。现将常用糊料介绍如下。
一、淀粉及其衍生物
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很多葡萄糖通过甙键连接而成的。淀粉颗粒外层是支链淀粉(又称胶淀粉),里层是直链淀粉。各类淀粉中所含直链淀粉约为14%~25%,支链淀粉约86%~75%。淀粉的分子结构不同,分子量有大小之分,所以它们的性质也不同。胶淀粉由于分子量较大,又有支链结构,在水中呈膨化状态悬浮在水中,其成糊率高,粘度较大,渗透性较好,不易产生结晶,成糊后也比较稳定,链淀粉分子量小,在水中呈胶体溶液,成糊率低,稳定性差,容易形成结晶,冷却后有析水现象。淀粉的一般通性如下:
(1)淀粉含水率常在18%左右,脱水后的干态吸湿性强,花布在蒸化中依靠这一特性,使染料能够获得必要的湿度,有利于高温中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2)淀粉具有成糊率和给色量都较高,印花轮廓清晰,蒸化时无渗化,不粘烘筒等优点,所以它除涂料、活性染料印花外,能适宜作其他各类染料印花用糊料,是一种主要糊料。但在渗透性、给色均匀性和洗涤性、手感发硬方面,还需进一步克服。
小麦淀粉具有给色量高、印制线条清晰、煮糊简易等优点,但不耐强酸强碱,故使用时应予以注意,它最宜和龙胶混用,也可单独使用。
玉蜀黍淀粉俗称六角粉或干淀粉,耐碱性优于小麦淀粉,但很少单独使用,用它做成碱化淀粉糊,给色量也较一般淀粉糊高。
淀粉糊有渗透性差、难洗除、手感硬等缺点,这是因为其分子量大所导致的。可以利用淀粉的性质使其分子链裂解,糊精和印染胶便是裂解的产物。它们均是淀粉在强酸作用下,加热焙烘而成。糊精制糊方便,渗透性好,但有造成表面给色量低、轮廓线条较差、制糊率低等缺点。一般可与淀粉混用,互相取长补短。
二、海藻酸钠
海藻酸钠又称海藻胶。海藻是由海水中生长的马尾藻中提取而来,将其经烧碱处理,即可得海藻酸钠。因含有羧酸钠盐,可溶于水,并且有较强的阴荷性。由于活性染料也是阴荷性的,染料分子便和其具有相斥作用,不会发生反应,这就是活性染料用海藻酸钠糊作糊料具有给色量高的原因。硬水中的钙镁离子能使之生成海藻酸钙或镁沉淀,使其阴荷性降低,即降低了原糊分子与染料分子间相互排斥的作用,故染料容易和原糊反应,降低了得色量,同时生成色斑。海藻酸钠遇重金属离子会析出凝胶,所以通常在原糊调制时,加入少量六偏磷酸钠,以络合重金属离子并软化水。
海藻酸钠具有渗透性好,得色均匀,易洗除,不粘花筒和刮刀,手感柔软,可塑性好,印制花纹清晰,制糊方便等优点。海藻胶在pH6~11之间较稳定,pH值高于或低于该范围均要产生凝胶。
三、天然龙胶和合成龙胶
天然龙胶难溶于水,一般先使其在冷水中自然膨胀或用热水煮成糊状,使其具有一定的粘性和乳化能力,粘性在pH为8时最高,比淀粉大4~5倍,遇酸、碱、金属盐类或长时间加热都会使其粘度下降。天然龙胶渗透性能良好,印花均匀,给色量高,蒸化时无渗化,易于洗除,是优良的印花原糊。但其来源有限,价格高,煮糊又较麻烦,因此现在都用合成龙胶代替。
合成龙胶又叫羟乙基槐豆胶,是将槐豆粉醚化而成,它具有天然龙胶的大部分特点,如成糊率高,花纹匀染性好,渗透性好,易洗除性好等;对酸碱的适应范围较大,可适用于pH3~12范围,含固量低,不粘刀口和辊筒;对各类糊料的相容性好。但遇铜、铬、铝等金属盐类会产生凝集,所以不宜单独用于含金属络合染料。
四、合成增稠剂
早期使用的大都是天然增稠剂,但受到性能限制,应用范围比较狭窄。以不同低分子量单体为基本组分,按照不同需要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增稠剂,称为合成增稠剂。
合成增稠剂的国内产品大多是丙烯酸或马来酸酐的共聚物,有的用双烯基的单体进行低度交联,与国外品种相比,其增稠能力较小,用量比较多,在使用性能上基本类同。
2#
发表于 2010-5-27 08:36:31 | 只看该作者
兄弟,3和4哪里去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2:50:46 | 只看该作者

印花知识3

特种印花

一、满地印花

  满地印花的底色通过印花方式而不采用匹染方式获得。通常在印花工艺中,底色和花样图案的颜色都是被印在白布上。有时候满地印花布被设计成模仿生产成本更高的拔染或防染印花效果,但从织物反面很容易辨别不同的印花方式。满地印花的底色反面更浅;因为织物先经过匹染,所以拔染或防染印花的正反两面同色。

  满地印花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有时大面积底色不能被深色覆盖。当出现这种问题时,仔细检查满地花纹处,会发现一些暗淡的色斑。这种现象基本上是水洗引起的,而不是由于量的染料覆盖造成的。在严格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优质满地印花布不会出现这些现象。在采用筛网印花方式进行满地印花时也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因为色浆是刮涂上去的,而不是像滚筒印花一样是被轧进去的。涂料满地印花织物通常手感很硬。

二、植绒印花

  植绒印花是把称作纤维短绒的纤维绒毛(大约1/10—1/4英寸)按照特定的图案粘着到织物表面的印花方式。该工艺分两个阶段,首先,用粘合剂而不是染料或涂料,在织物上印制图案,然后把纤维短绒结合到织物上,纤维短绒只会固定在曾施加过粘合剂的部位。

  把纤维短绒粘附到织物表面有两种方法:机械植绒和静电植绒。在机械植绒中,当织物以平幅状通过植绒室时,纤维短绒被筛到织物上。机器搅拌时会使织物振动,纤维短绒被随机置入织物。在静电植绒时,给纤维短绒施加静电,结果粘到织物上时几乎所有纤维都直立定向排列。比起机械植绒,静电植绒的速度较慢,成本更高,但可产生更均匀、更密实的植绒效果。

  用于静电植绒的纤维包括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所有纤维,其中粘胶纤维和耐纶两种最普遍。大多数情况下,短绒纤维在移植到织物上前先要染色。

  植绒织物耐干洗和/或耐水洗的能力取决于粘合剂的性质。应用于织物加工工序中的许多高质量的粘合剂,具有优异的耐水洗、耐干洗牢度,或者两项牢度都好。因为不是所有的粘合剂都经得住任何方式的清洗,所以必须验证任何一种特定的植绒织物适合哪一种清洗方法。

三、植绒工艺

  除了植绒印花或用短绒印制图案外,植绒工艺也被广泛用于可覆盖整个织物表面的整体植绒工艺。根据所用的纤维和植绒工艺,植绒织物的外观可以是仿麂皮或是立绒,甚至是仿长毛绒。这些织物被用于制鞋、衣着、仿长毛绒织物、船甲板上和游泳场所的防滑贴附织物、手提包和皮带、床单、家具布、汽车座椅以及大量其他用途的织物。所用纤维和粘合剂必须适合产品的最终用途。

  整体植绒织物上粘合剂的透汽(气)性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总体上符合要求的粘合剂从另一方面讲可能几乎是完全不透汽(气)的(这是布满在整个织物表面以吸住短绒的粘合剂薄膜的原因)。对于某些产品,如鞋子、内衣、衬衫和上衣等,穿着这些织物是十分不舒服的。要判断织物的相对透汽(气)性,可以拿一块足够大的织物紧紧地贴在你的嘴前,向它呼气。如果透汽(气)性好,你只要稍用力,就能把气吹过织物。

四、经纱印花

  经纱印花是指在织造前,先对织物的经纱进行印花,然后与素色纬纱(通常是白色)一起织成织物,但有时纬纱的颜色与所印经纱的颜色反差很大。结果可在织物上获得柔和的影纹的,甚至模糊的图案效果。经纱印花生产需要小心、细致,因此几乎只有在高档织物上才能发现这种印花织物,但使用能热转移法印花的纤维织成的织物(参见第九章第一节)却是个例外。随着经纱热转移印花法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经纱印花的成本。

  经纱印花可通过抽出织物的经纱和纬纱来鉴别,因为只有经纱上有图案的颜色,而纬纱是白色的或素色的。也可印制仿经纱印花效果,但这很容易辨别,因为图案的颜色在经纱和纬纱上都会有。
4#
发表于 2010-6-11 10:29:08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11-9 05:34 , Processed in 0.04930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