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σ標準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0 07:5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σ(標準差)製程品質水準

[size=67%]一[size=67%]、 [size=75%]6[size=75%]σ(標準差)的品質意義
[size=75%]二[size=67%]、 [size=75%]6[size=75%]σ(標準差)與 PPM
[size=75%]三[size=67%]、 [size=75%]6[size=75%]σ(標準差)之 Cp 與 Cpk
[size=75%]四[size=67%]、 [size=75%]6[size=75%]σ(標準差) 的作程 [size=75%]『[size=75%]MAIC[size=75%]』
[size=75%]  - Measurement
[size=75%]
- Analysis

[size=75%]
- Improvement

[size=75%]
- Control

[size=75%]五[size=67%]、 [size=75%]6[size=75%]σ(標準差)之品質達成六步驟[size=75%]、[size=75%] 工具與資訊來源
[size=75%]六[size=67%]、 [size=75%]6[size=75%]σ(標準差) 的六項優點
[size=75%]七[size=67%]、 [size=75%]6[size=75%]σ(標準差)之缺失品質衝擊評比 (QIS)
[size=75%]八[size=67%]、結論
6σ(標準差)的品質意義
一、 基本意義
產品特性之變化稱為變異(Variable) , 變異的合理範圍稱為規格(Specification) , 規格上下限之間的差額稱為公差(Tolerance)。
當公差T≧12σ時 , 或T/2≧6 σ , 生產該產品的的製程稱為 6 σ製程。
二、 內涵意義
使公司內外(包括供應商)的品質衡量基準(Compare Apples to Apples)趨向一致。
明確訂定其不良基準 3.4 PPM , 同時製程中心允許偏移± 1.5 σ 。
以σ訂定企業標準(Benchmark) , 了解自己的製程能力與世界標杆的差距 , 用來衡量自己公司的競爭能力與努力方向。

6σ(標準差)與 PPM
一、 6σ與 PPM 之關係
在製程中常用PPM(Parts Per Million)來衡量不良率或缺點數 , 而用σ來衡量製程的變異程度。
6 σ與4 σ的品質水準比較



二、競爭能力實施步驟
1.決定發生錯誤的機會點 , 例如一片PC板上含有多少零件或經過幾到作業等
2.測出總 DPU (Defects Per Unit)
        DPU = - Ln (FTY) , FTY : 平均初產率 (First Time Yield)
3.求出 PPM / Part
        PPM / Part = 10(6) * DPU / 零件數
4.確定製程能力標準差數 : 利用 PPM 與 σ換算表找出製程能力的標準差數
5.RTY (Rolled Throughput Yield) = π  FTY ( i )



6σ(標準差)之 Cp 與 Cpk



6σ(標準差) 的作程 『MAIC』
Control                         Measurement
(改善結果的     (測定 / 衡量)
管理)

Improvement                  Analysis
(改善)                             (分析)




6σ(標準差) 的作程 『MAIC』--- Measurement
4.基礎統計處理      1.目標指標化
使能解讀結果   以什麼指標作以作變換     測定 ?   與加工 

3.收集情報    2.設定評價基準
依VOC評價基準     目標點數
來收集                      期望點數




6σ(標準差) 的作程 『MAIC』---Analysis
4.優先順序的     1.要因間的關聯
設定
根據SWOT分析    最適化與部分最
排列                        適化的調整
3.核心評價                2.達成目標的主要
                                  要因分析
發現缺點                    原因/結果評價
彌補弱點               

6σ(標準差) 的作程 『MAIC』---Improvement
4.改革的實行           1.專家、 講師的
                                     角色
挑戰現場的功夫         改革的組織化

3.里程碑的設定       2.改革的方向決定
達成時間、 評價       專家支援
基準、 推行責任

6σ(標準差) 的作程 『MAIC』---Control
4.挑戰性計劃的          1.審查
策定
定著化、 Step By    審查方法、 時機Step        、 結果的數量化

3.改革水準的維持    2.關鍵要因的排除
系統化、查檢點       差距度評價、 資
                                源在分配、 專家                          支援
6σ(標準差)之品質達成六步驟、 工具與資訊來源
6σ(標準差) 的六項優點
6σ(標準差)之缺失品質衝擊評比 (QIS)



結論 1 : 6σ(標準差) 的統計技術於品質系統改善之定位



結論2 : 6σ(標準差) 之製程統計與 ISO 9001 的相關性
2#
发表于 2009-2-20 10:08: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20 23:01 , Processed in 0.03923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