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防火作用的机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5 20:4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防火作用的机理



燃烧产生热,一部分散发出去(ΔH1),一部分被聚合物吸收(ΔH2)。被吸收的热使聚合物分解,使得燃烧继续。
为了限制这种循环燃烧的形成,就必须移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
阻燃剂必须能够约束甚至抑制燃烧过程
通过聚合物与火焰安全测试,阻燃剂阻碍了燃烧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阶段:加热,分解,点燃,火焰传播,生烟过程......
阻燃剂在凝聚相或气相中可以实现化学作用物理作用。然而,我们必须记住它们是在一个复杂过程中几个反应同时进行的。
凝固相的化学效应
在凝聚相中可以发生两种化学反应:
1)
阻燃剂能够加速聚合物的软化。这导致聚合物产生明显的流动从而产生一种隔离膜,减少了火焰对它的影响。

2)
阻燃剂在聚合物的表面能够形成一层碳化层,它是由阻燃剂发生脱水反应而使聚合物产生双键,然后通过环化和交联反应而形成的

膨胀型阻燃剂
膨胀型的阻燃聚合物本质上是凝聚相阻燃机理的一种特例。这种机理发生在凝聚相中,没有涉及气相的自由基的捕获机理。
在膨胀过程中,材料中燃料量逐渐减少,更容易形成碳化层而不是产生可燃气体。然而,膨胀的碳化层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一种特殊的积极作用。它形成了一个双向的屏障,既阻挡了易燃气体的释放通道,又把熔化了的聚合物与火焰隔离开来,就如同在聚合物与火焰之间形成了屏蔽。尽管在过去的15年中大量的膨胀体系得到了发展,但是它们都是以应用3种基本成分为基础的:

       “催化剂(酸源)
  • 成碳剂
  • 发泡剂(气源)
包含以上三种成分的添加剂产生膨胀效应,这种机理在商业上已经得到了应用。然而,这种膨胀剂仅仅适合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而且比其他商业级别的阻燃剂效果要好。表1总结出了常用的一些催化剂、成炭剂和发泡剂。
催化剂
(酸源)
成碳剂
发泡剂
(气源)
磷酸胺盐,多磷酸胺盐
多羟基化合物
/氨基化合物
硫酸盐
卤化物
淀粉
糊精

山梨糖醇、季戊四醇的单体,二聚物,三聚物

酚醛树脂
甲基三聚氰胺
尿素
脲醛树脂

双氰胺

三聚氰胺
聚酰胺
磷酸铵或磷酸氨基化合物
其他的成炭剂
尿素或胍基尿素与磷酸三聚氰胺磷酸盐的反应产物
氨水与P205的反应产物
聚合物 (PUR, PA, …)
有机磷化合物,磷酸三甲苯酯
烷基磷酸盐
环烷基磷酸盐
2#
发表于 2008-1-16 13:23:32 | 只看该作者
好,写明白了原理,让大家能看的懂,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11 12:59 , Processed in 0.04245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