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99|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兼职接单,要注意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 18:5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纠纷 VS满意
验货行业,纠纷总是时不时出现,不管你愿不愿意 ,它都在路上等着你 。但我们有没有什么途径可以减少或者降低它出现的几率呢

1纠纷
纠纷,大家都不喜欢纠纷,不管是发单的人还是接单干活的人,既浪费精力,又损坏心情,伤身体。
静下心来,细细思考,究竟哪些因素会大大增加纠纷的机率?

a)    定义
我们先来看看纠纷的定义:
纠纷是当事人就具体的事由产生了误会或者一方刻意隐瞒事实,导致双方协商无果的情形。
大家注意,里面有误会刻意隐瞒这两个词。


b)   如何避免纠纷?

误会
双方要讲清楚期待,不要想当然。
“我的要求写的很清楚了,应该没有问题,有问题的话就是他没有认真看我的要求”。
很不幸,不看要求,或者说“看”了要求但然并卵的人占了 70%以上。

“我的验货验厂拍照都按他的要求来的,不会有问题的。所以我不需要在离厂前向对方汇报了。这样做是形式主义,既浪费时间,汇报又显得我很没面子。这只是兼职,干一单而已。”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少,相信我。

误会就是这样而来的。


相信我们很多人,看过综艺节目里面的表演接龙。一个人在表演,只能做动作不能说话 ,下一个人带着耳机,只能看,也不能说话。看的人要把看到的东西 通过自己的表演传递给下一个人,直到最后一个人完成,然后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说出来。
我们都知道这个游戏里,最初的意思到最后表达出来,往往差别很大,风牛马不相及,甚至闹出笑话,带给大家娱乐的目的。

回到我们的验货行业,我们也会有这种传递失真。有的是故意的,有些是无意的,最后导致纠纷出来,带给大家无尽的苦恼。

这就需要我们在验货,验厂过程中,每个重要的阶段进行定期的沟通。以消除这些理解偏差,避免误会。


但事实是残酷的,我们经常见到有人在论坛里抱怨甚至抨击:“这是啥屁公司啊,到工厂时和离开工厂时,还要打电话汇报,大爷不伺候了,谁爱去谁去。然后,看热闹,起哄,附和着一片一片。。。

我的爷,我不知道为啥你火气那么大!打个电话怎么了?用句时髦的话,“你想多了!”

让你打个电话沟通下状态,是因为你的上家,也要向他的客人及时汇报情况。
也因为你的上家比你更清楚TA的客人的要求里面的重点。在你离厂之前,你的上家能在和你确认客人交代的重点是否都有检验、测试并拍照,是否有遗漏,这是在帮助你和他减少纠纷。你不要觉得烦,觉得对你不信任,你真的想多了。



试着回顾下你的验货生涯,是否有出现过客人交代的事情没有做,忘了做,最后让工厂帮你拍图片补资料?有木有?
客人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特别是在没有任何门槛的验货行业,你不行,你out,大把人等在你后面抢机会。也许,我这样说,太直接,太不好听了,但事实就是这样的。你可以掩耳盗铃,采取不正视,逃避,但验货行业的事实不会被改变。


我们验货前说好的专业呢,说好的全能呢,说好的15年经验呢?通通被你自己的不专业轻而易举的击碎。下次,你只能对别的还没和你合作过的客人讲你有多专业,你的全能,你的15年经验,然并卵,如果你不正视上面讲的,你做的只不过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日子而已。你只是有1天的经验重复了15年而已。


你丢了你的上家不要紧,你自己可以对自己负责,你的上家丢了他的客人,你能为他负责吗?你不能,你的上家也只能对他自己负责,他负有识人用人不淑之责。
每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写到这里,我知道,我们很多从业人员,还在耍大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让他汇报就是不信任他,是监控他,自己不用出高价找了些很差的人,没经验的人,弄出问题,怪你自己。不信你找我,我给你搞得妥妥地,只要你给高价。
在这里先不反驳这一类人,有机会再谈谈’唯钱论”,我只想说的是,唯钱论的人,就算你给了他高价,他也不见得能把事情办得妥妥的,不要问我为什么。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

人简单点,不要思想那么复杂,大家都累。



上面讲了讲误会,我们再来讲讲刻意隐瞒。
有些童鞋为了接更多的单,在接单时会有刻意隐瞒的情况。我能理解,大家都想接多些单,可能也没有其它的恶意。但他们忽略了,或者讲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可以隐瞒对于他的上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们来举个栗子,之前要找个人去做社会责任验厂,有人说他能去,有经验做过。
因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客人,我还是有点不放心,所以问他要他自己做过的验厂报告。他当时回复说,人在外面,电脑安装过,可能找不到了,晚上回去找找看。
到了晚上,如我所猜想,被告知报告找不到了,因为换电脑了。在我再三要求下,让他去邮箱里找,终于找到了发了过来,一看是QMS的验厂报告,和社会责任验厂完全不是一回事。
还好,终究搞清楚了,换一个人就是。不至于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下面这个例子,还是社会责任验厂,申请人提供有报告,号称自己做的验厂,成交。
当天验完厂,报告发过来,我心里咯噔下,报告完成了70%吧,但都是罗列数据,没有任何一个有给结论。不给结论的验货验厂就是耍流氓(可能有点过激,但我还是建议你这样要求你自己)。
在这里,插播两个概念:  数据和信息。
数据的定义: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的原始素材。
信息的定义: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用大白话来讲,数据就是你测量的一个值,信息就是这个测量的值和基准做比较是否合格。

作为一个quality行业的人,请谨记,你首先要给客户的是信息(结果),然后才是数据(事实,依据)。只丢一堆数据给客人的人,你的路走不远。

回到上面那个例子:
我电话问,验厂合不合格?
答:不合格
问:为什么不合格
答:工厂什么文件也没有 (我想问为什么什么文件都没有就是不合格?大家思考下)
再问:有多少个NC
答不出来
一阵沉默……

没办法,我只能花时间和他一项一项过一遍报告。但我发现,随着细节的深入,我越发明白这个人根本就没做过社会责任验厂,充其量也就是了解过而已。
请大家记住:你了解≠你做过≠你会,这个是很多纠纷的根源。

每一个行业有它的规则,有他自己的运作方式,没有亲自做过,请不要轻易说你会。因为那样,已经埋下了纠纷的种子。
你的上家可能对你完全不了解,在这个兼职的行业里,你不愿意提供简历,不愿意过多的介绍你自己。所有对你的了解都基于你自己的说辞,你说你会你做过,我就会把你当作你会你做过来处理。也不会再去和你交代细节。
可能像我这么惹人烦的人,在听到别人说“”我会,我做过“的时候,我会惹人厌烦的问各种问题来确认对方是真会还是自己觉得会。
但这样往往会让人觉得很厌恶,没有哪个人喜欢被人怀疑。
每每这时,有人会说,他就是个骗报告的(也有人真的是没做过,拿不出报告而销声匿迹),也有人会直接把我踢出qq群,觉得这人太自以为是,还出题考我。
更有甚至,直接对我说:“我不想对你说太多,说到最后做不了,我还花时间教了你”,我确实很无语,确实很无语,我也无话可说。最后只能装作很腻害的样子,撂了依据狠话:“不要在我面前显摆你的经验,我的经验不比你少”,也算是对这种人的一种无病呻吟吧。。。我也只能这样了。


但无论如何,我要忠于自己的内心,我要对我的客人负责,我不会改变我的原则,哪怕我被人当成骗报告的,被人当成自大狂,被人当成“小学生”。

但我确实拦下了一批“东郭先生”,我尽我的所能去避免之后有可能的“纠纷”,我找到了真正的“能者”,我们的合作是愉快的。


我忍受不了东郭先生们(我没有恶意),忍受不了一个声称自己做过社会责任验厂的人,最后在关于“一个工人某一天上班上了8.5个小时”的情况下,他对我说这是个不符合项。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劳动法规定一天不能超8个小时。我让他去给我找劳动法关于不能超过8.5小时的规定,他最后又说那就改成符合项吧。

我忍受不了,一个审核员,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准则,人言亦言,做墙头草。这一切的一切,可能不是出于个人品性的问题,应该是由于他根本没有做过,不懂标准,所以给不出结论。

说了这么多,当你决定是否要接一单时,要问问自己是否能给一个很清晰的结论给你的客人?
你所给的结论是否有事实依据,是否有法律法规依据。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去吧,如果不肯定,三思而行。

以上大概就是种种造成纠纷的原因。供参考。
如有片面,欢迎指正。

(2)满意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想象下和你合作愉快的人和事情,是不是基本上双方满意了,纠纷才不会出现?那怎样双方都能满意呢?
你的工作输出=客人的期望
那么满意自然而来。
要做到你的工作满足客人的期望,我的建议是花50%(最少)去弄清楚你客人的期望是什么,当你弄清楚你客人的期望后,你已经达到70%的客户满意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8:57:14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作为一个兼职QC,会面临在各种场合接单,接各种各样的单。我想说的是,一个单,要不要去接洽,请慎之又慎,只问不接,啥都接,会将个人信誉降到冰点。
举例;
1)       “全区域人才”:之前遇到一个人,你不管发哪里的单,他都接。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运作的。但不管你接到后是自己去,还是外包给别人,两者看起来都不太切实可行,只会让别人觉得你不严肃不认真。
2)       还有一类人,我们称之为“好奇型人才”,不管你发啥单,都要问一问,但最后都下不了决心,而且找的理由还蛮奇怪。
之前找过一个人去验货,他说要看看产品款式和验货报告模版才能决定能不能去。按他要求发过去,最后说做不了。问理由:说他是当地人,不方便去验货,因为大家都比较熟,如果退货很尴尬。还说本来想看看哪家厂,没想到资料里面没有工厂信息。我想说的是,既然你都很明确你是当地人不方便去验货,你为什么还要那么好奇去看报告模板和工厂信息?
每问一次就消耗一次信誉指数,最后就是没有人会搭理

3)       “鸡肋型人才”,对单都有兴趣,但又不愿意为了工作额外付出。工厂太偏,没车接,款数太多,报告太麻烦…反正有各种理由。勉强接下了,可能在最后一刻,临阵退缩,打电话含含糊糊地问你:你以前不是还有人吗,为啥这次不找他去?”,看出来没,这类人想要拒绝你都扭扭捏捏,含含糊糊,他都不敢干脆的说:你的单太烦,不不想去,你找别人! 对这类人要有思想准备,最好有后备人员预防他放鸽子。
4)       “挑肥拣瘦型人才”:每次都想接单,但只接轻松的单,不想啃骨头。最气人的是来一句:这个单太麻烦了,以后有简单的单,在找我。我想说的是:你是长得比别人帅还是比别人有才?凭什么好单都给你,骨头都给别人?去菜市场买肉你都要搭配点猪杂呢,对吧?你光要瘦肉,猪杂卖给谁呢?这样的人,还是在家吹空调,好一点。
3#
发表于 2017-9-3 21:47:07 | 只看该作者
干货分享!期待后续分享!
4#
发表于 2017-9-4 11:19: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你自己写的心得,还是转发别人的,都要谢谢你的分享,期待继续。
5#
发表于 2017-9-4 16:32:40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实在,楼主用心了!
6#
发表于 2017-9-4 18:56:16 | 只看该作者
很佩服楼主的文笔,没想到验货界还有这样的文人墨客,把兼职验货市场分析的很透彻,也很能抓住验货员的心理。可谓经历及才华的融合。我们QCPlus验货宝也是验货员的平台,如果你感兴趣我们可以私聊下。QQ1309772044
7#
发表于 2017-9-5 14:36:56 | 只看该作者
有些客人在下单时说产品,报告很简单的,但在你真正做单时发现工作量远远超出正常范围,一次,两次,你可接受,但多次你还会无动于衷吗? 还有些客人,验货之前没说什么要求,但验货之后说这没那没做,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小题大做,最后就是扣验货费。
8#
发表于 2017-9-7 09:32:45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victory:
9#
发表于 2017-9-7 12:00:1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谢谢
10#
发表于 2017-9-8 16:32:43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18 21:17 , Processed in 0.04523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