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问克劳士比先生是如何保持学习状态的,他回答说:“我读过很多传记。传记和历史书籍使我知道人们在面对某种情境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为了和时代保持同一脉动,我每天都要阅读《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奥兰多守望报》(The Qrlando Sentinel) ;在车上的时候,就看《今日美国》 (U.S.A. Today) 。我收听地方新闻,看电视的 CNN 台。此外,我还阅读杂志,其中包括《时代》 (Time) 、《福布斯》 (Forbes) 、《财富》(Fortune) 、《Inc》、《哈普氏》(Harpers) 、《大西洋》(Atlantic) 、《纽约客》( The New Yorker)、《纽约》(New York) 、《M》、《城市和乡村》(Town and Couutry) 、《中央佛州杂志》(Central Florida Magazine)、《Orbus》,以及一些其它的杂志。”
克劳士比的书生动有趣,充满活生生的“虚构的故事”,可读性很强;不过,这些故事绝非子虚乌有,而是根据生活中真实的事情加工而成。整个故事构思奇特、紧扣主题;有人物,有特定场景,有象征物,还有冲突,具有畅销书需要的主要要素。再用作者丰富的人生体悟和质朴老到的笔触,就会点石成金、诱人深省。比如,在《永续成功的组织》中所虚构的“马斯特公司”的故事;《质量免费》中的“ HPA 公司”的质量变革过程;《质量无泪 》中“浅蓝公司”的制定计划的故事,模仿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写作的《质量颂歌 》(后来还由 CBS 拍成电影,并由影星艾福瑞·小津巴利斯特担任主角);以及在《经营有术》中的“ GUN 故事”和“三只小猪仔”的奋斗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