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缺陷之父”克劳士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9 14:0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削减质量成本:经理人缺陷预防手册 》
《 随心所欲的工作艺术 》
《 质量免费:确定质量的艺术 》
《 质量无泪:无困扰的管理艺术 》>
《 经营有术:使事情发生的艺术 》
《 永续成功的组织:企业健康的艺术 》
《 来谈质量:96个你总想请教菲尔克劳士比的问题 》
《 领导:成为一名执行官的艺术 》
《 完整性: 21 世纪的质量 》
《 质量再免费: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把质量确定 》
《 质量反思录:世界最著名的质量宗师的295个灵感 》
《 领导法则 》
《 我与质量 》
《 质量迷圈 20世纪管理质量简史暨未来的解决之道 》
《 创建可信赖的组织 》
《 成为质量文化的执行官 》
《 零缺陷:神话与现实 》
好莱坞流行这样的话:制片商都愿意给斯皮尔伯格投资,因为他的名字就等于畅销;同样,出版商们都愿意出 克劳士比的书,因为 他的名字就等于畅销。 他共写了 近 20 本书 ,其中正式出版 了 13 本书, 而且全是畅销书;有些书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全球出版发行,其中,《质量免费》一书的销量高达二三百万册,而且目前仍在销售。这种卓越的成就,在管理类、尤其在质量管理类图书的出版发行方面,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也正因为如此, 2002年6月6日, 美国质量协会董事会决定,专门用克劳士比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奖项( Philip B. Crosby Medal),以提携和鼓励全社会的青年才俊们努力在质量管理著作的写作方面做出成就。

我常常在各种研讨会与培训班上问大家这样的问题:“有谁每周写一篇文章?每年写一本书?”结果往往是一片嘿嘿的笑声。的确,面对大师我们只能感到汗颜。我们没有谁像克劳士比那样权倾一方,常年坐专机在全球 46 个国家巡查,也不可能像他那样作为质量领袖在世界各传播福音;按说,我们应有更多的时间和闲暇用于整理自己的思想、总结经验教训,但现实却是,每日忙忙碌碌、来去匆匆,不仅牺牲了休息,而且牺牲了健康;待到人生回首时,徒生“逝者如斯夫”之浩叹。

哲人有云:“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次河流。”因为事间万物时刻都在变化。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对变化保持警觉,时时更新自己的系统,让自身的变化适应并快于外界的变化。如是,方可体会“适者生存”的真味;如若再能与大家分享,则更能带来人性之喜极而泣的高峰体验。克劳士比勤于思考、勤于笔耕,皆缘于此。

他利用出差的闲暇写作,在飞机上写作,在酒店里写作;而在戒酒之后,他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著书立说。他除了写 书 ,还写了几千篇文章,编写了十几本教材,录制过大量的磁带,写过许多电影角本,并拍摄过《质量人》(BBC)、《零缺陷,还是差不多就好》、《质量颂歌》、《质量意识经验》以及大量的情景教学影片。所以,他说自己更像一个作家,而不是生意人。即便是创建和经营 PCA ,也是希望能够有个讲课和传播正确理念的平台,以帮助全球管理者建立永续成功的质量经营与管理制度。

曾经有人问克劳士比先生是如何保持学习状态的,他回答说:“我读过很多传记。传记和历史书籍使我知道人们在面对某种情境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为了和时代保持同一脉动,我每天都要阅读《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奥兰多守望报》(The Qrlando Sentinel) ;在车上的时候,就看《今日美国》 (U.S.A. Today) 。我收听地方新闻,看电视的 CNN 台。此外,我还阅读杂志,其中包括《时代》 (Time) 、《福布斯》 (Forbes) 、《财富》(Fortune) 、《Inc》、《哈普氏》(Harpers) 、《大西洋》(Atlantic) 、《纽约客》( The New Yorker)、《纽约》(New York) 、《M》、《城市和乡村》(Town and Couutry) 、《中央佛州杂志》(Central Florida Magazine)、《Orbus》,以及一些其它的杂志。”

克劳士比的书生动有趣,充满活生生的“虚构的故事”,可读性很强;不过,这些故事绝非子虚乌有,而是根据生活中真实的事情加工而成。整个故事构思奇特、紧扣主题;有人物,有特定场景,有象征物,还有冲突,具有畅销书需要的主要要素。再用作者丰富的人生体悟和质朴老到的笔触,就会点石成金、诱人深省。比如,在《永续成功的组织》中所虚构的“马斯特公司”的故事;《质量免费》中的“ HPA 公司”的质量变革过程;《质量无泪 》中“浅蓝公司”的制定计划的故事,模仿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写作的《质量颂歌 》(后来还由 CBS 拍成电影,并由影星艾福瑞·小津巴利斯特担任主角);以及在《经营有术》中的“ GUN 故事”和“三只小猪仔”的奋斗史;等等。

克劳士比自己也说过:“ 我发现用个案研讨的方式来解释一个观念,读者比较容易消化。我所写的那类题材很快就人让人厌倦,尤其当作者的话全摆在那儿随你选择的时候。个案可以把书的内容变轻松,使它更有可读性。我想,如果能设法使内容不那么沉闷,就没有理由一定要使之沉闷。为了同样的理由,我试图避免在我的文章里面使用冗长的字眼和技术上的专有名词。 ”

一花一世界,一水一天国。透过走马观花式的书海畅游,也许更能让我们对克劳士比的所思所想、对他的精神状态、对他的心路历程有所感悟吧。正如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 A.T. 斯维思教授所说:“(克劳士比)他令人着迷的个人经历充满智慧和有用的观念”。毋庸置疑,“管理者花上半天时间摘录克劳士比的书,将会发现他或她所花费的时间是最有价值的投资”(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因为,正如克劳士比自己所说的那样:“所有这些著作的写作,都是为了帮助那些经营各类组织的人们了解:质量管理是制度、教育和实证的结果,它与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可靠性的技术关系不大。我明白,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书籍和教育可以使管理文化变得更好,并向更有希望的方向发展。他们正在为确定质量承担起个人的责任。人们必须开放他们的心灵,认识到质量的一切就是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否则就会痛苦地失去市场失去工作。”
2#
发表于 2008-4-3 15:16:18 | 只看该作者
好,
3#
发表于 2009-10-15 22:34:23 | 只看该作者
doing it right the first tim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23 12:44 , Processed in 0.04838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