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话的学问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19 13:4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2节:内涵深厚才能妙语连珠(1)

    1.内涵深厚才能妙语连珠

    总有一些人抱怨自己没有好的口才,和别人在一起总是无话可说,于是总是埋怨自己没有天生的好口才。

    其实,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或者说只要胆子足够大就可以了,口才是要有足够的底蕴作为基础的。

    苏秦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苏秦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有名的纵横家。什么是纵横家呢?纵横家就是战国时期一些依靠自己的口才来为各国君主出谋划策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一些靠着嘴皮子吃饭的人,而苏秦就是他们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但是,苏秦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成功的。他是当时大名鼎鼎的鬼谷子的学生,从老师那里学成出师之后,曾经先后去游说过周王、秦王,但是都失败了。

    随后,苏秦很落魄地回到了家里,受到了亲戚朋友,甚至包括自己父母的冷遇。于是他发愤图强,拼命地刻苦攻读,为了防止自己在学习时打瞌睡,他就用一把小锥子朝自己的大腿上狠狠地刺一下,使自己继续学习下去。

    苏秦经过了这一番刻苦的钻研,终于使自己的学识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于是他再次出马,以自己苦心钻研出来的"合纵之道"游说各国君主,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致身佩六国相印,以三寸不烂之舌抵挡百万雄兵,成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例子。

    从苏秦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拥有好的口才是建立在深厚的学识基础之上的,如果脱离了这个根本,那么口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像白开水一样,哪里还能说服别人呢?

    朱君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平时比较喜欢看各种书籍,各种类型的书都喜欢看一些,各个学科都喜欢研究一下,甚至连佛经、周易等都看过一些。这些书籍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也让他了解了各方面的知识,所以他说出来的话头头是道,很让人信服。

    他的一位同学却总觉得研究这些学问没有什么用,只要口才好就可以了。结果有一天,两个人因为一个问题产生分歧,展开了一场讨论。朱君因为平时看书多,肚子里有"货",所以说出来的话很有说服力,而那位同学只是逞一时的口舌之能,只能做一些狡辩,显然胜负很容易就分辨出来了。

    口才的好坏与说话的技巧有关,但更与自己掌握知识的多少有密切关系,"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正是这个意思。肚子里没有多少知识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没有多少说服力,又怎么能让别人信服呢?当年诸葛亮在隆中苦读27载,一出山后便有舌战群儒之功,恐怕当年的诸葛亮并不曾专门去学习过如何辩论,所依靠的是他数十年的苦读。

    知识面不够宽广,就算口才学得再好,技巧掌握得再多,也是无法说服别人的。准确、缜密的语言,头头是道,能够说服人;清新、优美的语言,饱含激情,能够打动人;幽默、机智的语言,妙趣横生,能够感染人。而这些都来源于头脑中的广博知识,那种不学无术的油腔滑调、油嘴滑舌算不上好口才,那种不着边际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夸夸其谈也不是好口才。只有那种以丰富的知识为坚强的后盾,能够给人以力量、愉悦之感的谈话,才是真正的好口才。

2#
发表于 2014-10-19 19:40:29 | 只看该作者
也许似乎大概是,然而未必不见得。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20:16:21 | 只看该作者
生活经验多了,见识广了,当然妙语连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19 04:55 , Processed in 0.03853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