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误差及测量不确定度
是非
1系统误差是重复的以固定形式出现,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采取数理统计的方法可以消除系统误差。X
2由于引起偶然误差的因素是无法控制的,偶然误差的变化不能预先确定,所以偶然误差不能修正,仅仅只能估计而已。V
3进行重复多次的平行实验,并取结果的平均值,可以消除偶然误差。X
4真值是指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某一状况下等量的效应体现的客观值或实际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检测结果能逼近真值并达到真值。X
5相对误差反映出误差在测定结果中所占的分数,是没有量纲的。在有的场合,使用相对误差要比绝对误差更能说明问题。V
6准确度的高低,常常以偏差的大小来衡量。精密度的好坏常用误差来表示。X
7误差和偏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差是以真值作标准,偏差是以多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标准。V
8测量不确定度是说明测量分散性的参数,是人们对测量认识不足的程度,是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或对测量结果有效性的怀疑程度,人们可以通过分析加以定量评定,是定量概念;而测量误差是理想概念,反映其大小的准确度也只是定性的概念,两者不应混淆或误用。V
9对同一被测量不论其测量程序、条件如何,相同测量结果的误差相同;而在重复性条件下,则不同结果必有不同的不确定度。X
10测量过程中的随机效应和系统效应均会导致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中的修约也会导致不确定度。V
11修正值的绝对值等于绝对误差。含有误差的检测值,加上修正值后就可能补偿或减少误差的影响。X
12一切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评定,其大小体现着测量结果质量的高低。V
13测量不确定度小,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低;测量不确定度大,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高。因此,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必须包括测量不确定度。X
14测量不确定度一般来源于随机性或模糊性,前者归因于条件不充分,后者归因于事物本身概念不明确。因而测量不确定度通常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具有统计性,另一些分量具有非统计性。V
15
单选
1 根据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可采取相应的校正方法。进行空白试验是为了校正 C 。
A 方法误差 B 仪器误差 C试剂误差 D 操作误差
2 以下哪个因素会造成实验的偶然误差?B
A 共沉淀现象 B 环境温度波动 C 蒸馏水不纯 D 操作不熟练
3 增加测定次数可以提高测定的精密度。平均值的标准偏差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与标准偏差S的比值是D
。
A n B1/n C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 D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gif
4 标准偏差(S)是对有限的测定次数而言。表示无限次数测定时,要使用总体标准偏差(σ)。此两者之间的关系S/σ= B 。
A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gif B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0.gif C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2.gif D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4.gif
5如果测定结果超出了允许的 C 范围,称为超差,则该项检验分析必须重做。
A 误差 B 偏差 C 公差 D 极差
6把不确定度按照 D 分为A、B两类。A类是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以实验标准偏差表征;B类是以根据经验、资料或其他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估计的标准偏差表征。
A 来源 B 性质 C 报告方式 D 评定方法
7 用某温度计测量油品温度为34.3℃,知该温度计修正值30℃时为0.21℃,40℃时为-0.14℃,试求该温度是多少?B
A 34.5℃ B34.4℃ C 34.3℃ D 34.2℃
8 用某测深钢卷尺测得罐内油高为16.499m,知该钢卷尺修正值0~16m时为0.51mm,0~17m时为0.48mm,试求该实际油高为多少?A
A 16.499m B16.500m C 16.4995m D 16.49949503m
9 用某一石油密度计测得0号柴油的视密度为0.8362g/cm3,已知该密度计修正值0.8300 g/cm3时为-0.0001g/cm3,0.8400 g/cm3时为0.0002g/cm3,试求该油的实际视密度是多少?C
A 0.8362g/cm3 B 0.8361g/cm3 C0.8363g/cm3 D0.8364g/cm3
10用某一SY-05石油密度计测得90号汽油的视密度为0.7248g/cm3,已知该密度计修正值0.72 g/cm3时为+0.0002g/cm3,0.73 g/cm3时为+0.0003g/cm3,试求修正后的实际视密度是多少?B
A 0.7251g/cm3 B 0.7250g/cm3 C0.725g/cm3 D0.725048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