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7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SO9001审核技巧-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 15:3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ISO 9001审核实践组指南
  
1. 引言

有效的内部沟通过程对任何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都起到了作用。相反,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许多问题归根究底往往是源于“无效的”沟通。

2.        要求和指南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这是ISO 9001:2000提出的许多要求之一,用确定的方法(是/否)来评价组织内部沟通过程的有效实施可能是不够充分的。

2.1 与内部沟通相关的ISO 9001:2000的其他要求:
在ISO9001:2000中有许多其它的要求提出最高管理者有责任与组织内的人员就以下事宜进行沟通: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在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人员明确的职责和对自己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的意识,以及他们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如果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2.2        ISO 9004:2000的指南(条款 5.5.3):
组织的管理者应当规定并实施一个有效和高效的过程,以便沟通质量方针、要求、目标及完成状况。沟通这些信息有助于组织进行业绩改进,并有助于组织内人员直接参与质量目标的实现。管理者应当积极鼓励组织内人员进行反馈和沟通,并将其作为一种使人员充分参与的手段。

值得重视的是,ISO 9004的这一指南并不是可审核的,但它的确提供了洞察内部沟通适宜性的另一种方法。

3.        验证内部沟通的有效性

ISO 9001:2000 第 5.5.3 条款有 2 个主要部分需要验证:
a) 组织内部已经建立了适当的沟通过程,包括:
需要沟通的信息;
实现沟通的手段;
所选择的监测其有效性的方法;
验证其已实施的必要文件和记录;
沟通过程的持续改进。
b) 沟通正在进行,并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相关

在寻找有效沟通过程的证据时,审核员可能需要观察组织适用的下列一些或全部的事项:
组织最高管理者、各级员工以及供方,主动实施、接收并回应了沟通;
要进行沟通的信息是经明确定义的,并且对沟通目的而言是适当和准确的;
就那些希望接收信息并据此开展活动的人员所具备的读写能力和其他技能而言,所采用的沟通方式是适宜的;
进行监测以确保依据所沟通的信息采取行动并达到预期的结果;
能够表明沟通已经进行并且有效,而且是可以持续改进的所需的程序和记录。
虽然对文件化的程序没有特别要求,根据组织的规模、复杂程度和组织文化,为确保内部沟通的有效实施,可能有必要制定一个程序文件。


4.        审核员可采用的方法

审核员可以观察部分或所有如下所述的组织内部进行信息沟通的手段:
在工作区域的管理导向型沟通
团队简报和其他会议,比如业绩表彰
公告板
电子邮件、内网和网页
公司内外部杂志/简报
员工会议
个人通知或信件
  审核员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组织内部沟通过程的有效性:
与员工面谈来确定其对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绩效的认知程度。
评价不合格的原因和组织实施纠正措施的过程。能将对纠正措施的需求与无效的内部沟通过程相联系起来或能够追溯到无效的内部沟通过程吗?
评价所显示信息的适当性及其有意义的日期。所沟通的信息若超出期限,则是毫无价值的。
检查组织内部的反馈机制,例如:一对一的面谈或评价,员工调查等。
评价组织的培训及入职计划。这些计划中应包含质量管理体系是如何运行的信息。
查阅含有内部沟通内容的会议记录。


5.        评价组织是否遵从ISO 9001:2000的要求

通过一个单独的审核环节或”时间片断”,审核员就能够断定组织内部沟通过程的有效性,这是值得怀疑的。这需要在整个审核活动中采用更有整体性的方法,但并不需要在审核计划中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列举出来。审核组应就如何对内部沟通过程的有效性进行协作评审作出安排。

   与此类似,仅凭组织的某个信息来源就确定组织内部沟通过程的有效性,也是值得怀疑的。

只有在审核活动已经结束并评价了审核证据(且与审核组其他成员达成一致)后,才能确定组织是否遵从了ISO 9001:2000的要求。
内审目的
(一)验证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满足/符合三个符合性标准的要求;
(二)验证集团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否有效(有效性);
(三)验证集团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是否具备第三方审核的条件;
(四)对集团公司的内审员作一体化管理体系审核的实践培训。
六、内审重点和“三符合”
内审的重点是服务产品的符合性;内审“三符合”是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组织所确定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要求。
七、审核原则
(一)审核员到现场寻找符合证据的原则;
(二)以事实为依据,以标准为准绳(标准无强制规定,就不应该开出不合格);
(三)推行无错推定原则。
八、审核范围
   (一)产品覆盖范围(不包括的做出说明);
  (二)场地覆盖范围(固定场地、临时场地);
(三)过程覆盖范围(对质量体系是否进行删除);
(四)活动覆盖范围(设计、开发、生产、装配、安装、调试、服务、销售等)
  (五)时间覆盖范围(2006年1月1日至今)。
九、内审检查记录的填写
(一)凡是审核计划安排的部门归口管理条款,一定要有相应的检查记录;         
(二)不仅要记录不合格的证据,也要记录合格的证据;
(三)凡是最后开出不符合报告的,应在审核记录时有相应的内容;
(四)凡是审核记录里记下明显的不合格事实,应当开具不合格报告;   
(五)要求现场作记录;
(六)对审核检查记录,允许涂改,不要求清晰,但要求基本看懂;
十、现场审核技巧:
(一)抽样技巧:
1、分层次抽样(产品上的分层;时间上的分层;场地上的分层);   
2、随机抽样;
3、自己抽取,不允许对方提交样本;
4、有适宜的数量(常规条款  3----5样,简单样本记录多,10样:设计开发:1次)
(二)提问的技巧:
1、封闭式问题用两个字回答:“是”“否”
2、开放式问题要展开说明。
3、多问开放式问题,少问封闭式问题;
4、从简单问题开始,中间多问开放式问题,最后用一个封闭式问题结束。
(三)搜集证据的技巧(不要把文件和记录作为唯一的客观证据):
1、观察(文件是否上墙、设备状况如何、工作环境如何);
2、面谈;
3、文件(ISO14001/OHSAS18001);
4、记录;
5、其他手段(与相关方谈话等)。
(四)审核的路线:
1、按标准的条款来体现,顺向路线(按工序的方向走),常采用的;
2、逆向路线;
3、自上而下的路线;
4、自下面上的路线;
5、随机路线.
(五)控制审核气氛、审核进度,掌握审核的主动权。
1.进度:±15分钟,计划基本合理。
2.气氛:过于紧张,或过于不在乎。
3.发现不合格事实,低调处理;
4.耐心听取对方解释和说明;
5.准备开出不合格报告,需对方确认(该报告执行人员、主管人员确认)。
20#
发表于 2011-6-15 14:37:3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
19#
发表于 2011-5-30 15:44:2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谢谢分享!

不错不错,谢谢分享!
18#
发表于 2011-1-4 13:37:09 | 只看该作者
是以个很好的资料,要是文档的格式就更好了
17#
发表于 2010-9-5 15:13:05 | 只看该作者
来支持LZ一下
16#
发表于 2010-9-5 08:59:55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学习拉
15#
发表于 2010-9-4 22:16:31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for your free sharing  ................
14#
发表于 2010-8-10 22:26:4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顶一下表示支持。
13#
发表于 2010-8-2 21:03: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再学习一下
12#
发表于 2010-5-20 11:11:2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个厚道人啊

不管需不需要也要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10-21 15:54 , Processed in 0.0969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