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1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锌合金电镀起泡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5 20:4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锌合金电镀起泡的原因:

电镀之前的表面处理是引起锌合金起泡的主要原因,因为锌合金为两性金属,易与酸反应,也易与碱反应,一般电镀之前有去油和酸洗两道工序;

去油一般是碱性的常温去油剂,酸洗溶液一般是三酸的混合液(HCL\H2SO4\HNO3)

去油是主要引起锌合金电镀起泡的主要原因:
去油一般是用加温了的常温去油剂长时间的浸泡和搅拌,化学反应时间较长.一般酸洗时间较短,不易产生此起泡现象.(因酸洗用的是配比的强酸,有很强的浸蚀性,所以一般锌合金在电镀时不去油,用硫酸活化一下即可电镀)

锌合金的电镀工艺:

由于锌合金金属的电介位的关系,锌合金不能直接在表面镀银\镍\金等等镀层,需要镀一层较厚的中间层铜层(一般铜层为5微米左右)

不过,锌合金在压铸后组织的松散也会导致起泡现象,这属于压铸不合格,一般这种现象的不良比率不会太高,这就需要大家分析起泡现象是出现在什么工序的.

综上所述,锌合金电镀起泡现象是电镀中常有发生的现象,所以选择好的电镀供应商其实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如果一个电镀商很少或是根本没有加工过锌合金电镀,那么要他给你供稳定质量的电镀产品,我想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去电镀厂家的考查还是有必要的(由于电镀厂家一般都是又差又脏,可能是重污染行业的关系,小作坊从事的较多,优秀的私营电镀厂少之又少,各位如果都能够走出去做品质的话,想是收获一定不少)

说了这么多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6 威望 +10 收起 理由
hung + 6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07-11-26 00:05:2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电镀厂也看过几家,大的小的都有.只是不知道该看什么.
有个问题不明白,一般都是镀完后再拉丝,为什么不拉丝后再电镀呢?
还有,没有仪器工具,如何判断电镀的表面质量呢?
3#
发表于 2007-11-26 11:31:56 | 只看该作者
說得不錯
4#
发表于 2007-11-26 13:5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wzshll 的帖子

锌合金压铸件最常见的缺陷是表面起泡 产生原因:  
                        1.孔洞引起:主要是气孔和收缩机制,气孔往往是圆形,而收缩多数是不规则形。  
                        (1)气孔产生原因:a 金属液在充型、凝固过程中,由于气体侵入,导致铸件表面或内部产生孔洞。  
                        b 涂料挥发出来的气体侵入。  
                        c 合金液含气量过高,凝固时析出。  
                        当型腔中的气体、涂料挥发出的气体、合金凝固析出的气体,在模具排气不良时,最终留在铸件中形成的气孔。  
                        (2)缩孔产生原因: a 金属液凝固过程中,由于体积缩小或最后凝固部位得不到金属液补缩,而产生缩孔。  
                        b 厚薄不均的铸件或铸件局部过热,造成某一部位凝固慢,体积收缩时表面形成凹位。  
                        由于气孔和缩孔的存在,使压铸件在进行表面处理时,孔洞可能会进入水,当喷漆和电镀后进行烘烤时,孔洞内气体受热膨胀;或孔洞内水会变蒸气,体积膨胀,因而导致铸件表面起泡。

                          
                        2.晶间腐蚀引起:  
                        锌合金成分中有害杂质:铅、镉、锡会聚集在晶粒交界处导致晶间腐蚀,金属基体因晶间腐蚀而破碎,而电镀加速了这一祸害,受晶间腐蚀的部位会膨胀而将镀层顶起,造成铸件表面起泡。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下晶间腐蚀会使铸件变形、开裂、甚至破碎。

                          
                        3.裂纹引起:水纹、冷隔纹、热裂纹。  
                        水纹、冷隔纹:金属液在充型过程中,先进入的金属液接触型壁过早凝固,后进入金属液不能和已凝固金属层熔合为一体,在铸件表面对接处形成叠纹,出现条状缺陷,见图2。水纹一般是在铸件表面浅层;而冷隔纹有可能渗入到铸件内部。
                        
                        热裂纹:  
                        a 当铸件厚薄不均,凝固过程产生应力;  
                        b 过早顶出,金属强度不够;  
                        c 顶出时受力不均  
                        d 过高的模温使晶粒粗大;  
                        e 有害杂质存在。  
                        以上因素都有可能产生裂纹。  
                        当压铸件存在水纹、冷隔纹、热裂纹,电镀时溶液会渗入到裂纹中,在烘烤时转化为蒸气,气压顶起电镀层形成起泡。  

                        解决缺陷方案:  
                        控制气孔产生,关键是减少混入铸件内的气体量,理想的金属流应不断加速地由喷嘴经过分流锥和浇道进入型腔,形成一条顺滑及方向一致的金属流,采用锥形流道设计,即浇流应不断加速地由喷嘴向内浇口逐渐减少,可达到这个目的。在充填系统中,混入的气体是由于湍流与金属液相混合而形成气孔,从金属液由浇铸系统进入型腔的模拟压铸过程的研究中,明显看出浇道中尖锐的转变位和递增的浇道截面积,都会使金属液流出现湍流而卷气,平稳的金属液才有利于气体从浇道和型腔进入溢流槽和排气槽,排出模外。
                        

                        对于缩孔:要使压铸凝固过程中各个部位尽量同时均匀散热,同时凝固。可通过合理的水口设计,内浇口厚度及位置,模具设计,模温控制及冷却,来避免缩孔产生。
                        

                        对于晶间腐蚀现象:主要是控制合金原料中有害杂质含量,特别是铅小于0.003%。注意废料带来的杂质元素。  

                        对于水纹、冷隔纹,可提高模具温度,加大内浇口速度,或在冷隔区加大溢流槽,来减少冷隔纹的出现。  

                        对于热裂纹:压铸件厚薄不要急剧变化以减少应力产生;相关的压铸工艺参数作调整;降低模温。

锌合金压铸件起泡缺陷分析.txt

3.58 KB, 下载次数: 35, 下载积分: 金币 -1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13 威望 +21 收起 理由
zhang00286 + 5 + 5 你太有才了
hung + 8 + 16 你很热情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07-11-28 15:09:17 | 只看该作者
Good!!!学习了!!
6#
发表于 2007-11-28 23:57:19 | 只看该作者
bu cuo a ~
7#
发表于 2008-5-4 15:56:53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5-4 16:13:3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习一下。虽然不是我的专业。
9#
发表于 2009-2-19 10:09: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上两家说的都有道理,不知哪个是起沟的主因?
10#
发表于 2011-3-12 13:36:13 | 只看该作者

要用有机浸渗处理才能彻底解决

没错电镀起泡很可能是针孔缩孔造成的,要用有机浸渗处理才能彻底解决,发达国都在用,请参考广州因普雷浸渗www.zou7.com.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11-8 07:41 , Processed in 0.05395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