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标准即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ssion),是由各国电工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其中关于镍镉电池的标准为IEC285,关于镍氢电池的标准是IEC61436,锂离子电池目前IEC标准,一般电池行业依据的是SANYO或Panasonic的标准.
电池常用IEC标准有镍镉电池的标准为IEC602851999;
镍氢电池的标准为IEC614361998.1; 锂电池的标准为IEC619602000.11.
电池常用国家标准有镍镉电池的标准为GB/T11013_1996GB/T18289_2000;
镍氢电池的标准为GB/T15100_1994GB/T18288_2000;
锂电池的标准为GB/T10077_1998YD/T998_1999,GB/T18287_2000.
另外电池常用标准也有日本工业标准JIS C 关于电池的标准及SANYOPANASONIC公司制定的关于电池企业标准.
IEC规定的可充电电池的标识方法是什么?
根据IEC标准镍镉镍氢电池的标识由5部分组成 1. 电池种类KR标识镍镉电池HF表示镍氢电池HR表示型镍氢电池 2. 电池尺寸资料包括圆形电池的直径高度方型电池的高度宽度厚度数值之间用斜杠隔开单位mm 3. 放电特性符号L表示适宜放电电流倍率在0.5C以内 M表示适宜放电电流倍率在0.5-3.5C以内 H表示适宜放电电流倍率在3.5-7.0C以内 X表示电池能在7C-15C高倍率的放电电流下工作 4. 高温电池符号用T表示 5. 电池连接片表示CF代表无连接片HH表示电池拉状串联连接片用的连接片HB表示电池带并排串联连接用连接片 例如HF18/07/49表示方形镍氢电池宽为18mm,厚度为7mm高度为49mm KRMT33/62HH表示镍镉电池放电倍率在0.5C-3.5之间高温系列单体电池无连接片直径33mm高度为62mm 根据IEC61960标准二次锂电池的标识如下: 1. 电池标识组成3个字母后跟5个数字圆柱形或6个方形数字 2.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池的负极材料I表示有内置电池的锂离子L表示锂金属电极或锂合金电极 3.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池的正极材料C基于钴的电极N基于镍的电极M基于锰的电极V基于钒的电极 4. 第三个字母表示电池的形状R表示圆柱形电池L表示方形电池 5. 数字圆柱形电池5个数字分别表示电池的直径和高度直径的单位为毫米高 度的单位为十分之一毫米直径或高度任一尺寸大于或等于100mm时两个尺寸之间应加一条斜线 方型电池6个数字分别表示电池的厚度宽度和高度单位毫米三个尺寸任一个大于或等于100mm时尺寸之间应加斜线三个尺寸中若有任一小于1mm,则在此尺寸前加字母t此尺寸单位为十分之一毫米. 例如: ICR18650表示一个圆柱形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钴其直径约为18mm高约为65mm. ICR20/1050 ICP083448表示一个方形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钴其厚度约为8mm,宽度约为34mm高约为48mm. ICP08/34/150表示一个方形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钴其厚度约为8mm,宽度约为34mm高约为150mm. ICPt73448表示一个方形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钴其厚度约为0.7mm,宽度约为34mm高约为48mm.
什么是电池的标准充放电?
IEC国际标准规定的镍镉和镍氢电池的标准充放电为: 首先将电池以0.2C放电至1.0V/支,然后以0.1C充电16小时,搁置1小时后,以0.2C放至1.0V/支,即为对电池标准充放电.
什么是脉冲充电对电池性能有什么影响?
由于镍镉电池在常规充电时容易极化,常规恒压或恒流充电均会使电解液持续产生氢氧气体,其氧气在内部高压作用下,渗透至负极与镉板作用生成CdO ,造成极板有效容量下降.脉冲充电一般采用充与放的方法,即充5秒钟,就放1秒钟.这样充电过程产生的氧气在放电脉冲下将大部分被还原成电解液.不仅限制了内部电解液的气化量,而且对那些已经严重极化的旧电池,在使用本充电方法充放电5-10次后,会逐渐恢复或接近原有容量.
什么是涓流充电?
涓流充电是用来弥补电池在充满电后由于自放电而造成的容量损失.一般采用脉冲电流充电来实现上述目的.根据以往测试的经验,电池在充满电后在40由于自放电损失的容量大约是标称容量的5%.从理论上讲,以C/500的电流持续充电即可弥补自放电造成的容量损失: C*5/100*24h*C/500,但是,由于电流太小,实际上充电效率非常低,使得基本无法充进电.我们采用脉冲充电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C/10充电1.2秒,搁置58.8秒.按照上述条件每天充电的容量约为标称容量的5%.一般而言,脉冲充电的方式在以下范围内较为适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充电电流:C/20,充电时间:0.1秒到60秒.涓流充电的例子: 充电高充电低脉冲周期S 每天充电容量电流时间电流时间C/10 1.2s 0C 58.8s 60s 标准容量的5% C/20 2.4s 0C 57.6s 60s C/10 0.6s 0C 29.4s 30s.
什么是充电效率?
指电池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放至某一截止电压时放出的容量与输入的电池容量的比值它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充电效率=(放电电流* 放电至截止电压的时间 /充电电流* 充电时间)* 100% 输入的能量部分用来将活性物质转换为充电态,部分消耗在副反应上来产生氧气,充电效率受到充电速率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充电时充电电流必须在一定范围内,电流太小或太大充电效率都很低,由于电池还存在自放电,致使电池无法充满电.
什么是电池的功率输出?
电池的功率输出指在单位时间里输出能量数的能力,它是根据放电电流I和放电电压来计算的P=U*I单位为瓦特, 电池的内阻越小,输出功率越高电池的内阻应小于用电器的内阻,否则电池本身消耗的功率还要大于用电器消耗的功率,这是不经济的,而且可能损坏电池,在额定电压条件下电池的输出功率随电极表面积的增大工作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反之亦然.
什么是二次电池的自放电不同类型电池的自放电率是多少?
自放电又称荷电保持能力,它是指在开路状态下,电池储存的电量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保持能力.一般而言,自放电主要受制造工艺,材料,储存条件的影响自放电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一般而言,电池储存温度越低,自放电率也越低,但也应注意温度过低或过高均有可能造成电池损坏无法使用,BYD常规电池要求储存温度范围为-20~45.电池充满电开路搁置一段时间后,一定程度的自放电属于正常现象.IEC标准规定镍镉及镍氢电池充满电后,在温度为205湿度为6520%条件下,开路搁置28天,0.2C放电时间分别大于3小时和3小时15分即为达标. 与其它充电电池系统相比,含液体电解液太阳能电池的自放电率明显要低,在25下大约为10%/月.
什么是24小时自放电测试?
镍镉和镍氢电池的自放电测试为: 由于标准荷电保持测试时间太长,一般采用24小时自放电来快速测试其荷电保持能力,将电池以0.2C放电至1.0 V.1C充电80分钟,搁置15分钟后,以1C放电至1.0V测其放电容量C1,再将电池以1C充电80分钟,搁置24小时后测1C容量C2,C1C2/C1*100%应小于15%. 锂电池的自放电测试为: 一般采用24小时自放电来快速测试其荷电保持能力,将电池以0.2C放电至3.0V,恒流恒压1C充电至4.2V,截止电流:10mA,搁置15分钟后,以1C放电至3.0V测其放电容量C1,再将电池恒流恒压1C充电至4.2V,截止电流10mA,搁置24小时后测1C容量C2 ,C2/C1*100%应大于99%.
什么是电池的内阻怎样测量?
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一般分为交流内阻和直流内阻,由于充电电池内阻很小,测直流内阻时由于电极容量极化,产生极化内阻,故无法测出其真实值,而测其交流内阻可免除极化内阻的影响,得出真实的内值. 交流内阻测试方法为:利用电池等效于一个有源电阻的特点,给电池一个1000HZ,50mA的恒定电流,对其电压采样整流滤波等一系列处理从而精确地测量其阻值.
充电态内阻与放电态内阻有何不同?
充电态内阻指电池100%充满电时的内阻,放 电态内阻指电池充分放电时后的内阻. 一般说来,放电态内阻不太稳定,且偏大,充电态内阻较小,阻值也较为稳定.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只有充电态内阻具有实际意义,在电池使用的后期,由于电解液的枯竭以及内部化学物质活性的降低,电池内阻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什么是IEC标准循环寿命测试?
什么是标准耐过充测试?
IEC规定镍镉和镍氢电池的标准耐过充测试为: 将电池以0.2C放电至1.0V/支,以0.1C连续充电28天,电池应无变形,漏液现象,且过充电后其0.2C放电至1.0V的时间应大于5小时. IEC规定锂电池的标准耐过充测试为: 1).将电池0.2C放电至3.0 V 2).用电流I任意设置10V电压对电池充电充电时间为T=2.5*C5/I 3).电池最终不爆炸和起火
什么是标准荷电保持测试?
IEC规定镍镉和镍氢电池的标准荷电保持测试为: 电池以0.2C放至1.0/支,后以0.1C充电16小时,在温度为205湿度为65%20%条件下储存28天后,再以0.2C放电至1.0V,镍镉电池放电时间应不小于3h15m,而镍氢电池应大于3小时. 国家标准规定锂电池的标准荷电保持测试为(IEC无相关标准). 电池以0.2C放至3.0/支后,以1C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在温度为20+_5下储存28天后,再以0.2C放电至2.75V计算放电容量,再与电池标称容量相比,应不小于初始容量的85%.
什么是电池的内压电池正常内压一般为多少?
电池的内压是由于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形成的压力.主要受电池材料制造工艺,结构等使用过程因素影响.一般电池内压均维持在正常水平,在过充或过放情况下,电池内压有可能会升高: 例如过充电正极:4OH- - 4e 2H2O + O2 产生的氧气透过隔膜纸与负极复合:2Cd + O2 2CdO 如果反应的速度低于反应的速度,产生的氧气来不及被消耗掉,就会造成电池内压升高.
什么是内压测试?
镍镉和镍氢电池内压测试为:将电池以0.2C放至1.0V后,以1C充电3小时,根据电池钢壳的轻微形变通过转换得到电池的内压情况,测试中电池不应鼓底,漏液或爆炸. 锂电池内压测试为UL标准) 模拟电池在海拔高度为15240m的高空(低气压11.6kPa)下,检验电池是否漏液或发鼓. 具体步骤:将电池1C充电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 ,然后将其放在气压为11.6Kpa,温度为(20+_3)的低压箱中储存6小时,电池不会爆炸,起火,裂口,漏液.
什么是短路实验?
将充满电的电池在防爆箱内用一根导线连接正负极短路,电池不应爆炸或起火.
什么是跌落测试?
将电池组充满电后从三个不同方向于1m高处跌落于硬质橡胶板上,每个方向做2次,电池组电性能应正常,外包装无破损.
什么是振动实验?
镍镉和镍氢电池振动实验方法为: 电池以0.2C放电至1.0V后,0.1C充电16小时,搁置24小时后按下述条件振动: 振幅:4mm 频率:1000次,分XYZ三个方向各振动30分钟. 电池电压变化应在+_0.02V之间,内阻变化在+_5m以内. 锂电池振动实验方法为: 电池以0.2C放电至3.0V后1C充电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 搁置24小时后按下述条件振动: 振幅0.8mm 使电池在10HZ-55HZ之间震动,每分钟以1HZ的震动速率递增或递减. 电池电压变化应在+_0.02V之间,内阻变化在5m以内.
什么是碰撞实验?
镍镉和镍氢电池碰撞实验方法为: 电池以0.2C放电至1.0V后,在20+_5c 下,以0.1C充电16小时,安装到碰撞测试台上按如下条件测试: 峰值加速度为98m/S2(10g),相应脉冲时间D为16m/s,相应速度变化为1.00m/s,碰撞1000次结束后,电池应在205 下搁置1-4小时以0.2C放电至1.0V的放电时间应不小于5小时 锂电池碰撞实验方法为国家标准 电池以0.2C放电至3.0V后在205 下以1C充电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 安装到碰撞测试台上按如下条件测试: 峰值加速度在100m/S2,脉冲持续时间为16ms,碰撞次数为100010,次碰撞结束后目测电池外观应无异常现象然后以1C恒流放电至2.75V,然后在(205)的条件下,进行1C充电1C放电循环直至放电容量不少于初始容量的85% ,但循环次数不多于3次.
什么是撞击实验?
电池充满电后,将一个15.8mm直径的硬质棒横放于电池上,用一个20磅的重物从610mm的高度掉下来砸在硬质棒上,电池不应爆炸起火或漏液.
什么是穿透实验?
电池充满电后,用一个直径为2.5mm-5mm的钉子穿过电池的中心,并把钉子留在电池内,电池不应爆炸起火.
什么是高温加速实验?
由于标准荷电保持测试时间较长,对镍氢电池一般采用高温加速实验.将充满电后的电池储存在45环境中3天(等效于电池在常温下搁置28天)在常温下搁置1小时后,以0.2C放电至1.0V,要求放电时间大于3小时.
什么是高温高湿测试?
镍镉和镍氢电池高温高湿测试为: 电池以0.2C放电至1.0V后,1C充电75分钟后将其置与温度66c,85%湿度条件下储存192小时(8天)于常温常湿下搁置2小时,电池不应变形或漏液,容量恢复应在标称容量的80%以上. 锂电池高温高湿测试为国家标准) 将电池1C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然后放入(4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恒温恒湿箱中搁置48h后,将电池取出在(205)的条件下搁置2h观测电池外观应该无异常现场,再以1C恒流放电到2.75V,然后在(205)的条件下,进行1C充电,1C放电循环直至放电容量不少于初始容量的85% ,但循环次数不多于3次.
什么是温升实验?
将电池充满电后放进烘箱,以每分钟5的速度升高烘箱温度,一直到烘箱温度达150c,并将150保持10分钟,电池不应爆炸或起火.
什么是温度循环实验?
温度循环实验包含27个循环,每个循环由以下步骤组成: 1. 电池从常温转为在66+-3c,15+_5%条件下放置1小时. 2. 转为在温度在33+_3c湿度905的条件下放置1小时. 3 .条件转为-403放置1小时 4 .电池在25搁置0.5小时 此4步即完成一个循环,经过此27个循环实验后,电池应该无漏液,爬碱,生锈,或其它异常情况出现.
什么是温度震荡实验?
该实验需要两个恒温箱,其中一个为66c,一个为-40,每一个循环由下面步骤组成:电池在-40放置1小时后,在5秒内转移到66烘箱内烘烤1小时,这个循环实验应该从低温开始,然后在高温结束,整个过程应为24个循环,电池经过此循环实验,应该不会出现任何电性能问题.
什么是灼烧实验?
在防爆箱内,将充满电的电池在蓝色火焰上烘烤,电池安全阀应在一段时间后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