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含氨纶弹力织物染整工艺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1 11:5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氨纶的组成和结构随所用原料的纺丝方法而异,因而其染色性能也不尽相同,影响染色性能的结构特征有下列几方面:
①氨纶分子中基本不具离子基和强亲水基团,而具有较多的疏水的亚甲基链(-CH2-)n和较少的芳基(二异氰酸酯的芳环)故氨纶是一种疏水纤维。②氨纶在缩聚过程中,分子中形成较多的脲基、氨基、甲酸酯基,还具有较多的醚基(聚醚型纤维)和酯基(聚酯型)故具有一定数目的极性基团,这些基团和染料分子中有关基团发生偶极力、氢键结合。③氨纶的嵌段共聚结构在纤维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硬键段具有极性基团多结构紧密,大部是结晶性的,染料分子较难进人。软链段是醚键(或酯键),结构松驰,即使结晶也易拆开,染料易进人,但和染料结合力差。④不同纺丝法制得的氨纶其形态结构也不同,化学反应法纺丝的不但有化学交联还具有皮芯结构特征,湿法纺丝的也往往有一定的皮芯结构,这些形态结构的差异也会影响氨纶的染色性能。⑤有些氨纶为改善染色性能加大了协扩链剂或添加剂,分别可用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
从上述结构特征,可知氨纶可用酸性染料,中性染料,酸性媒染染料和分散染料染色,但必须筛选适合氨纶染色的染料,才能有好的上染率、匀染性和色牢度,从结构分析最适合氨纶染色的染料是分散染料,它既可和氨纶中的非离子极性基团通过氢键偶极力结合,也可通过色散力与氨纶的疏水组成结合[7]。
(2)关于氨伦的染色机理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在较高温度下酸性染料分子进人晶区的侧面,然后与非晶区形成共价交联而固着。也有人研究认为染料分子与氨纶大分子链之间没有离子键存在,是氨纶分子晶区酰胺基和脲基的极性基团与染料分子形成非离子键合,北京服装学院沈涂清教授等研究认为分散染料对国产氨纶有较好的染色性能,其次是中性和媒染染料。而酸性染料只是表面染色,氨纶的无定形区,聚醚部分是分散染料上染的主要部分和上染快的主要原因,其中酯基与醚基的氧原子可以形成配位键和氢键,有利于染料上染。而晶区的酰胺基和脲基也可以形成氢键和配位键,这是上染酸性、中性、媒染、活性及分散用染料的原因,而晶区的酰胺基在强酸性条件下,带正电荷有可能形成离子键,使阴离子型染料上染,但染色牢度较差[9]。

(3)含氨纶二元混纺织物的染色。在染同等色泽深度时其湿牢度较差,一般染深色时氨纶组分染较浅的色泽就可以了。如染棉(粘)氨混纺织物时,可用优选的活性和直接染料,但在氨纶上的耐光、耐洗性较差,某些还原染料采取技术措施后,对氨纶也有良好的上染率,只是在氨纶上染色牢度要低于纤维素纤维。另外,采用分散染料、直接染料同浴一步法和用还原染料先染纤维素纤维,再用媒染料料染氨纶的二浴法,都可使二种纤维染得同色调的坚牢色泽。也可用酸性染料(或金属络合染料)和直接染料一浴法染中浅色,及一浴二步法染中深色,如染锦纶氨纶混纺织物时,可用优选的分散染料染色可获得良好的同色调深浅效果。酸性及金属络合染料对锦纶有较高的亲和力。如选用合适的匀染剂也能染得深色同色调深浅色泽。能给予两种纤维最佳同色调的优选酸性和金属络合染料。如染涤纶氨纶混纺织物时,可用分散染料染色,在正常条件下氨纶对分散染料也有良好的亲和力,且上染率高于涤纶,但耐光,耐洗牢度较涤纶差,因此不适用于牢度要求高的产品。为使涤氨混纺织物的弹性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应尽可能提高染色温度和选择合适的载体。以保持温度升高和载体加入量之间合理平衡,也可以不用载体,而是在20-30分钟内将温度提高到120-125℃,以利上染和固着[9]。

(4)含氨纶三元混纺织物的染色,对三元混纺织物染色所用染料必须认真优选,因大多数染料会在氨纶上沾色,导致色牢度下降,其实在氨纶被包复的情况下可不用染色,在染色时氨纶上的沾色并不改变其耐洗牢度。

(5)工厂染色实例;对棉氨纬弹织物一般都采用纯棉的染色工艺,对氨纶不进行染色。对棉氨双弹织物刚采用冷轧堆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其工艺流程为浸轧染液→打卷→堆置4-12小时(室温)。
染液组成(克/升):
染料 X
渗透剂 2
水玻璃 130
烧碱 10-20
混合比4:1(烧碱用量根据染科用量来定)。

    实践证明,采用冷染工艺,能耗小,重现性好,固色率高(是活性染料染色方法中最高的),不会因温度湿度影响染色效果,由于反应时间长,染料渗透充分,所以色牢度高,但操作要求很高,特别是大小样的差别,边中色差的调节,要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对染料必须严格筛选。一般乙烯砜型适台冷染。(深中浅均有不同三原色组合)。冷染的关键是;染料与碱剂要分开配制,并用比例泵以4:1比例混合打入浸轧槽,特别要注意染料与碱剂混合5分钟后染料会大部分水解,所以采用轧槽要小,严禁混合后染液长时间的存放。染后再经松式水洗,使经纬向的弹力都恢复到最佳状态[10]。对棉锦氨三合一弹力织物的染色则采用金属络合染料染锦纶,活性染料(雷玛素染料)染棉的工艺,由于金属络合染料中的磺酸基可和离子化的铵基形成离子键结合,且染料中的金属离子又可与纤维上尚未离子化的氨基形成稳固的配合键,所以金属络合染料的染色牢度和上染率远远高于酸性染料,该厂还试成用金属络合染料进行连续轧染工艺(将热染液浸轧到织物上再湿布打卷、堆置一定时间,然后进行100℃汽蒸工艺,上染率大大提高,特别是深浓色牢度完全达到客户要求)。为使锦纶纤维尽可能避免高温,而选用汽蒸固色工艺,活性染料得色量达到最佳水平[11]。


2-3-5 后整理工序工艺条件的选择

对棉氨纬弹织物的后整理基本上可参照棉布的整理工艺和技术条件。如需进行防皱整理(形态稳定整理)应避免选用金属盐催化剂,而热处理温度不要超过150C,一般还需柔软和机械预缩整理,柔软整理可在高温拉幅机上进行。但整理前应先进行稳定缩水率测试。根据缩水后的门幅和经向缩水率来决定拉幅整理的超喂百分率、拉幅尺寸及预缩机的收缩率。定形温度为150C。对纬弹织物来讲,拉幅、预缩工序、对控制尺寸的稳定也是十分关键的。织物经多道工序加工后,门幅基本已达到要求。但也有部分织物在加工过程中受到特殊的经向张力,造成缩幅增大,因此再经热拉、预缩(预缩尺寸以缩前的缩水试验为依据,速度要慢、温度要高),这样既可解决成品的缩水问题,又起到一定的定形作用,使幅宽稳定[12]。对棉氨双弹织物,棉锦氨三合一弹力织物,也需进行柔软,预缩整理,其关键是双弹织物一定要打足超喂,严禁高温、只要能达到拉幅去皱,烘干的要求即可,温度要尽可能降低。
2#
发表于 2007-10-11 13:55:3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我收下了,能更详细点就好啊
3#
发表于 2010-5-12 10:07:14 | 只看该作者
有本书 可以去买本啊 顶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11-9 04:00 , Processed in 0.04207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