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衣检验之要素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6 16:4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抱怨:消费者对服装愈发挑剔了 ! 不知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装。
  的确如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讯息传播与交流日益通畅的今天,服装作为时尚的前沿,紧跟世界潮流。消费者购买服装时,早已不是以耐穿为首选:先看面料质地、 再看加工质量,这些已成为服装必备的基本要素,取而代之的是对服装款式、色彩、流行等原素的要求。然而,最近在北京地区进行的一项有关童装消费需求的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服装规格尺寸、面料成分的安全性、洗涤处理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明显提升,说明更加理性消费时代的到来。
  面对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调整自身的技术及管理水准,成为服装企业应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成衣检验是服装进入销售市场的最后一道工序,因而在服装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影响成衣检验质量的原素有许多方面,因而,成衣检验是服装企业管理链中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检验观至关重要   由于质量管理是从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质量检验是指用某种方法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度量,并将这些测定结果与评定标准加以比较,以确定每个产品或服务的优劣,以及整批产品或服务的批量合格与否。
  与所要求的质量相比,生产出的产品性量会参差不齐,有一定的差距。对于这种差距,检验人员需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定产品合格与否。通常执行的标准是:属于允许范围内的差距判定为合格品;超出允许范围内的差距判定为不合格品。
  可以看出:检验只能起到区分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或判定产品性量等级的作用,其本身创造不出质量。因此,检验只是控制产品性量的一个基本手段。以往一些服装企业认为,只要把好检验关,便能生产出高品质产品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企业标准是成衣检验的根本
  企业制定的成品标准是成衣检验时的基本依据。通常,国家或地区的质量监督局检验成衣时,其依据是相应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使服装成品性量能顺利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服装企业应在国标或行标的基础上,制定更为严格且细致的企业标准,以确保出厂的服装成品性量达到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服装产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也在作相应的修改。如:“GB2660 男女衬衫”,多年来不断修订,与旧标准相比,修订的衬衫标准更加详细、 充实,可操作性强。
  其中增加条目较多的是 “技术要求” 及 “检验规定” 中的内容,如 “成品理化性能要求”、“质量水准测定” 等;此外,还增加了出厂产品需在服装卷标中加注 “产品使用说明”,以便消费者掌握产品的洗涤、保养等方法。而1993 年修订的 “男西服、 大衣” 产品标准,则着重增加了 “检验规则” 内容。
  作为服装企业,应密切关注相关标准修改的讯息及动态,及时修订企业的产品标准,以确保成衣检验时所依据标准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随着检验项目的扩充与更新,不断提升检验手段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服装面料及辅料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如近些年出现的免烫衬衣,面料大多采用 2D 树脂处理,但其中的甲醛成分对人体有一定伤害。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及环境关注度的提升,服装穿著的安全性及环保性成为服装的一大卖点。由此,一些内衣、 童装产品标准中,均已规定出对甲醛含量比例的控制范围,服装企业应具备相关项目的检测能力。
  此外,国内服装企业还应随时关注国际上与服装相关的一些标准,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 联邦贸易委员会 ) 制定的,用于一般服装的燃烧性能标准 “16CFR 1610”,用于儿童服装和睡衣的标准“16CFR 1615” 和“16CFR 1616”,“ 服装洗涤卷标法案” 等; 欧盟国家的绿色生态纺织品认证“OKO-Tex100” 等。否则国内的退场门服装产品将不断遇到诸多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方面的冲击。
  较为典型的案例是自 1995 年 7 月 1 日,日本政府开始正式执行 “产品负责法” 后,国内服装企业就遭遇服装中残留断针引起的巨额索赔。其原因就是服装企业没有注意到此法例中,有关断针遗留在衣物中的条例。因留在衣物中的断针会直接伤害到使用者,对婴幼儿的伤害尤为严重,故索赔金额也较高。
  要确保成衣中没有断针,只kao检验员眼和手的检查是不可能的。自然,有远见的服装企业很快便配备了能有效检验出遗留在衣物中断针的设备 - 检针机。
  此案例提醒国内的服装企业:在关注国际上各种条例的同时,要及时进行相关项目的认证,引进相应的检测设备,以提升成衣检验的技术水准和手段。
  逐步规范检验要求和制度   成衣检验时,不能任由检验员随意进行。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要求,如:按规定的动作过程和检验程序进行成衣检验;当一批产品检验完毕后,检验员按规定进行疵点统计,打出相应的分数,分出优质、一级品及合格品。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册,汇总整理后,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并与管理人员一起,分析成衣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而中国许多服装企业缺乏成衣检验的数据统计环节,管理人员对生产质量的控制,大多建立在感性基础上,没有量化的数据作为基本依据,从而使成衣质量控制流于形式。
  因此,成衣检验不能仅限找问题,还应善于协助管理者发现问题、找原因。
  培养训练称职的检验人员   目前服装成衣检验工作仍是依kao感官,凭检验员的视觉、触觉等判断产品性量的合格与否。因此,检验员应不断接受培养训练,提升业务水准。培养训练的内容应包括:
   1. 检验的方法、手段以及检验标准掌握的程度等方面的培养训练,以保证检验结果合理一致;
   2. 产品知识的学习;
   3. 产品制造加工的知识;
   4. 质量讯息的分析与回馈方法;
   5. 人际关系的技巧。如果检验员学会人际关系的技巧,使生产气氛和谐、 向上,让作业人员在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工作,对提升产品性量会很有帮助。
  此外,由于质量检验工作担负着企业最终产品合格与否的重任,检验员不仅要认真负责、 熟悉业务,还应具有良好的意识。
  对于检验员来说,持有以下想法是不正确的:
   1. 质量保证由检验员负责;
   2. 检验工作比生产一线的工人高档;
   3. 检验时只要评定标准严格一些,产品性量就容易保证;
   4. 只要熟练掌握检验方法、检验手段、检验标准等业务即可,而不必对现场了解;
   5. 检验只负责追究现场的责任。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服装成衣检验,不仅仅是检查服装加工质量的好坏,它与一个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准密切相关,是贯穿于生产各部门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提升成衣检验的水准,需从对成衣检验的认识、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以及检验人员等诸多方面着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
2#
发表于 2007-10-6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斑竹,你怎么会有那么多金币?这不成了暴发户了?
3#
发表于 2007-10-26 15:14:20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一下  受益
4#
发表于 2007-10-26 20:05:05 | 只看该作者
说句LZ不爱听的,没新意……
5#
发表于 2008-9-7 16:32:16 | 只看该作者
BU CUO~~~~~~~~~~~~~~~~
6#
发表于 2008-9-16 21:12:04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7#
发表于 2017-12-1 22:28:51 | 只看该作者
新人在如饥似渴的学习中,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10 11:35 , Processed in 0.04365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