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货物运输和报关注意事项(对于验货人员也是知识拓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2 09:5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档主要涉及工厂运输、物流、船代或船公司、货代、报关行等相关公司和环节。
将不断完善,避免出现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原则:产品从生产到出运都要留出足够的时间,避免10号的船,5号生产结束,6号出运的情况,路途会很赶,容易造成接下来报关、截港相关环节出错。从工厂排产安排上就要往前赶,留有余量;对于客人,如果感觉船期时间有点紧,就要提前通知客人,最好订下一班船。

1.        当客人发送船公司或船代信息后,要及时联系,尽早确定船期,安排工厂出运;当获取船公司订仓通知后(也就是能够确定船期和截关时间后),要确保在截关三天前送抵仓库或港口。
注意:有些仓库会收取堆存费,各仓库要求不同,有的放一个月也没有堆存费,有的放一天也有费用,要及时和货代联系,确认该仓库是否收取堆存费用和收取原则,如果没有堆存费当然早送最好。
2.        报关时体积和重量要打出余量,以20尺小柜为例,如果货物有外箱(装箱很难挤出空间),体积控制在27.5个立方;如果是重货,重量控制在20吨以内。体积和重量要计算准确,首先要确保能够装下,其次要确保不要让箱子空得太多,浪费客户费用。
3.        对于长期合作的报关行和货代,确保其手中始终有两套盖章后的空白单据,这样出了问题可有修改。
4.        千万不要晚交晚集 (天津港的说法)
晚交下货纸,晚集港,晚交晚集容易造成上不了船或者海关查验,晚集港的比如堆场或者港池码头不收箱子了,会导致你的箱子不能上船。晚交下货纸, 港里做的船图里就不会有你的这票,也会导致箱子不能上船。
5.        货柜进入码头堆场后,开始受到口岸海关的正式监管,此时货柜无论出入码头堆场 都必须经过海关同意才能继续运作。(有时货柜回堆场后发现货物短装、质量有问题等,需要重新将货柜提出码头,就必须向海关申请“监管出闸”手续,在海关查核实际情况与汇报相符的情况下监管货柜离开码头堆场。)
6.        注意截关时间、集港时间、截港时间。
一般截关日早于截港日。重点关注截关时间!
7.        告知工厂送货,只告知截关时间,不要告知开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按照开船时间赶,很可能延误。
8.        本文档主要针对天津港报关,上海港类似,深圳港等区别较大,如果走其他港口货物,需要提前和报关行或货代联系,了解所需相关单证和流程。


名词:
运抵费 根据天津的规定,整箱货物必须运到堆场后,由堆场向海关发送一个运抵报告,这样会产生RMB300-400/柜子的费用。
集装箱堆场(场站) 集装箱并不是直接装船,而是送到堆场,由堆场在规定时间装船。货物出港装运需要从堆场借箱,装好后还要将箱子送到堆场,堆场中的货物处于海关监管。
堆场指办理集装箱重箱或空箱装卸,转运,保管,交接的场所。堆场的作用就是把所有出口客户的集装箱在某处先集合起来(不论通关与否),到了截港时间之后,再统一上船(此时必定已经通关).也就是说,堆场是集装箱通关上船前的统一集合地,在堆场的集装箱货物等待通关,这样便于船公司,海关等进行管理。
散货是先拉到场站拼柜,然后再由场站拉到堆场放着(集港),集港后办理报关手续,等待装船。
堆场:1:场站里的也叫堆场2:码头里的也叫堆场,但是两者意义不同,场站一般在码头附近.场站属于私有或者合资等形式的,大部分是船公司的合资,码头大部分属于国有,码头堆场由海关监管,港务局管理经营.

运抵单(运抵报告、运抵纸、码头纸)运抵报告是指进出境货物、物品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海关监管场所经营人向海关提交的反映货物、物品实际到货情况的记录。集装箱运抵堆场后,堆场会给海关通过联网发送运抵。
天津港现在报关必须要有运抵,所以先要装箱然后在做报关,上海洋山港只要有箱号就可以报关,所以出现洋山港报关已经过了,发现装箱时装不下的情况。

截关时间(截单时间,截放行条,海关要求) 指的货物出运前最后报关时间 超过这个时间海关不予报关。
截港时间(截重柜,港口要求) 指船开前集装箱送到码头堆场的最晚时间 超过这个时间,集装箱到港口,港口将不予进场。也就是最晚的集港时间。
但是截止时间仅仅是为了配舱,所以说只要不爆舱或其他不可接受的原因外,截港之后只要船不离泊还是有可能办理加急的,好像有点费用,当然还要看你箱子的目的港或中转港。
集港(还重柜)集港由集装箱堆场专车或者专业车队携带入港证件往码头发送,把不同集装箱按照不同的船名航次下对应的码头发送,等待装船。注意集港过程有特定的时间限制,不能打乱集港计划,一般是在船开前一天或者二天,否则会产生额外费用。
集港时间 出口的货物从港口外的货运站或仓库运到港口堆场,所规定的一个时间段,集港时间不是很固定,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十几天不等。主要看堆场和船公司开船时间来定。集港时间是一个时间段,结关时间是一个时间点,一般集港时间的最后时刻就是结关时间。
截单期 是指船公司最后更改提单格式的时间,在此之前,提单格式和资料可以多次修改,在此之后,提单修改将会产生改单费用,这个时间没有标准,各个船公司不一样,有的是开船日,有的是开船后一周之内。
冲关 货太杂,却又做不了商检或办理正常手续的成本高,所以干脆打擦边球混打拢过关,这种做法叫“冲关”。不过这必须与海关的关系很好才好,否则是会又扣货又罚款,特别是非洲货。
冲港 19号的船期,17号截关,那么18号报关就叫“冲港”。报关一般宜在船开前一天上午报,下午报关的话查验率将会非常高。

下货纸(托运单、落货纸、重柜纸、放行条、尾纸(Shipping Order S/O),) 委托的报关行报关时将下货纸交给海关,海关验放后在上面盖放行章,其中一联交给船公司,确认中国海关已经放行,然后才可以装船。
下货纸是从船代那里领或者买来的,分为很多联,都是作为货物报关用的。其中黄联叫做下货纸,托运人凭其连同有关货物的其他单证到海关办理出口报关手续,海关核查单证和查验实物后,在装货单上加盖放行章交还托运人。
装货单俗称下货纸。其作用有三:一是通知托运人货物已备妥**航次**船,及装货日期,让其备货装船;二是便于托运人向海关办理出口申报手续,海关凭以验放货物;三是作为命令船长接受该批货物装船的通知。
场站收据 (Dock Receipt, D/R)又称港站收据或码头收据,是国际集装箱运输专用出口货运单证,它是由承运人委托在收到FCL或LCL后,签发给托运人的证明已收到托运货物并对货物开始负有责任的凭证。场站收据一般是在托运人口头或书面订舱,与船公司或船代达成货物运输的协议,船代确认订舱后由船代交托运人或货代填制,在承运人委托的码头堆场、CFS或内陆CFS收到FCL或LCL后签发生效,托运人或其代理人可凭场站收据向船代换取已装船或待装船提单。

场站收据和下货纸(托运单)是一套联排单中的某一联,各港口好像有所不同。这个在报关出口过程中这十联单作用不同,流转不同。
出口十联单:(天津港总共叫下货纸)
第一联:集装箱货物托运单(货主留底)(B/N)
第二联:集装箱货物托运单(船代留底)
第三联:运费通知(1)
第四联:运费通知 (2)
第五联:场站收据(装货单)(S/O) 下货纸,需要海关盖放行章
第五联副本:缴纳出口货物港务费申请书
第六联:大副联(场站收据副本)
第七联:场站收据(D/R)
第八联:货代留底
第九联:配舱回单(1)
第十联:配舱回单(2)
案例:
晚交下货纸被甩柜
前天出了一批货,截关期12点,但是我们延到下午4点放行,码头也收了我们放行条,听说爆仓了,最后柜子还是没有上船
2#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0:04:02 | 只看该作者

EDI无纸贸易

EDI,即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的缩写,译为"电子数据交换"。

EDI无纸贸易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将进出口贸易双方与银行、海关、运输、保险和商检等国际贸易有关环节之间的信息,用彼此公认、相互约定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实现彼此间的数据交换的处理,从而完成贸易的全过程。

EDI无纸贸易的推广取决于:

1.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2.标准的建立,包括通信标准、单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等;

3.EDI协调中心的建立。

电信技术名词解释:什么是EDI(电子数据交换)
   EDI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即电子数据交换,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 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EDI不是用户之间简单的数据交换,EDI用户需要按照国际通用的消息格式发送信息,接收方也需要按国际统一规定的语法规则,对消息进行处理,并引起其它相关系统的EDI综合处理。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差错,提高了效率。
  EDI系统由通信模块、格式转换模式、联系模块、消息生成和处理模块等4个基本功能模块组成。
  使用EDI的主要优点有:(1)降低了纸张文件的消费。(2)减少了许多重复劳动, 提高了工作效率。(3)使得贸易双方能够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大大简化了订货过程或存货过程,使双方能及时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4)可以改善贸易双方的关系,厂商可以准确地估计日后商品的需求量,货运代理商可以简化大量的出口文书工作,商业用户可以提高存货的效率,提高他们的竞 争能力。
  由于EDI的使用可以完全代替传统的纸张文件的交换,因此,有人称它为“无纸贸易”或“电子贸易”
  EDI是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它是按照通信协议依据各行各业的事务处理模式,形成一个公 认的信息标准,经数据通信网络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以电子的方式交换商业文件。减少甚至取消了纸张,票据等书面文件的来往,被称为"无纸贸易"。
     由于EDI是为了实现商业文件、单证的互通和自动处理,是计算机进程之间的自动应答和自动处理,不同于人-机对话方式的交互处理,因此文件结构、语法规则 等方面的标准是实现EDI的关键。目前已形成两大标准体系:一个是用于北美的美国国家标准ANSI X.12,另一个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制定的 UN/EDIFACT。我国已明确采用UN/EDIFACT标准。
支持ITU-T、EDIFACT标准,并向社会开放的EDI平台。
    EDI系统与分组交换网之间采用高速链路,可以通达世界各地的EDI用户。各地EDI终端可通过市话网(PSTN)和分组交换网(PAC)两种入网方式。
3#
发表于 2011-4-12 11:47: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有体会
4#
发表于 2014-12-24 22:32: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5#
发表于 2015-3-15 16:03:29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自己以后毕业有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18 03:42 , Processed in 0.06644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