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0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9 17:2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應有的態度——

如何在公司贏得好印象?除了在公司內打電話、接電話之類的技巧外,還包括將訪客帶到會客室、遞出名片與接收名片的方法,以及替別人作介紹……等,各種在商業社會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禮儀。

如果你剛進入公司,影印資料、整理檔,以及端茶倒水之類的事,會顯得特別的多。或許你會覺得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缺乏意義。但事實上,你所從事的工作絕不是瑣碎之事。當你接聽電話的那一瞬間,你就代表了公司。假使你在電話裏顯出失禮的態度,對方會認為這是你所任職公司的失禮,有時還可能導致談判破裂,最終失去顧客。
2.客人來訪,應起身迎接——

如君整理資料正在忙得不可開交,此時有位客人走進來。如君騰不出空,只好繼續做事,同時坐著向客人打招呼。

可是,這位來客見到她的上司便對如君坐著向他打招呼一事,表現出不滿的情緒。

當然,如君也有她的苦衷,但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手上的工作多麼繁重,對於訪客,都應當站起身來行禮,這是最基本的禮節。或許如君的心裏懷著熱情歡迎的想法,可是,在訪客心裏卻不如此認為。如果被客人看到你坐在媾做事,只是把頭例行公事般地點一下,那麼對方便很自然的有一種被忽略的感受。

記得當遇有客人來訪之際,無論自己有多麼忙,都應站起身來打招呼。
3.要跟訪客問好——

遇到訪客,無論在何種情形下,都應搶先向對方問好,這才是正確的待客之道。寒暄時的禮節為身份低的人先問候身份高的人。而對於所有的公司來講,訪客都是居於上位者,因此必須由己方先致問候。所以當見到不認識的訪客時,要先行問好。

如果當時正與同事站著談話而沒打招呼,或者來訪者是進進出出的業者,就不在此列。
4.鞠躬時眼睛要注視對方——

鞠躬大致可以分為二類,即微微的點頭致意和常見的敬禮。無論採用哪一種鞠躬方式,都必須遵守基本原則。在鞠躬的開始與結束時,都需看對方的眼睛。無論行多少次敬禮,如果眼睛看著別的地方,這種行為也無異於是忽視對方。

此外,太快把頭低下或抬起,都不能算是正確的鞠躬方式。我們經常見到點頭哈腰地頻繁低下、抬起的公司職員,那絕不是正確的禮儀。

鞠躬時應盡可能慢慢地進行。把頭低下時,以能在中途作13次呼吸的速度進行就可以了。
5.對訪客附上一句——“讓你久等了”——

當有約好的訪客時,大部分的人會說“歡迎光臨”!可是,接下來會附上一句“讓您久等了”的人,卻不多。

假設你的身份是來訪的客人,如果對方對你說聲“讓您久等了”你會在心裏暗想,“原來這家公司很看重我!”。

會不會說這句“讓您久等了”,別人對你的評價就會不同?答案是肯定的。當你的上司看到你如此向訪客問好後,必定會對你刮目相看。

這並不說只能使用“讓您久等了”這句話,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和場合,加上額外的話。

如果是經常出入自己公司的來者,說上一句“天氣這麼炎熱,您辛苦了!”之類慰勞對方的話,效果也會很不錯。

沒有人會對別人發自內心的關懷話語感覺不快,因此應積極地向別人問好。
6.記住訪客的基本資料——

雖然自己所任職的公司名稱已在詢問台被問過一次,但是過沒多久,又被重複問“請問您是哪一位?”任何人都會有不被重視的感覺。為了避免使對方產生不快,當聽到訪客的公司名稱、姓名之後,應記錄下來,以免遺忘。

若將對方的公司名稱或人名弄錯,是非常不禮貌的。如果是難以聽清楚的名字,就應復述一遍,或向對方問清楚,以便將正確的公司名稱、姓名記住。

當有多位來訪客時,應以不讓訪客看到的方式作記錄,然後交給公司內的人。如果訪客的人數太多,也可以只記下公司名稱及其代表者的姓名。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威望 +20 收起 理由
he_aqi + 10 + 20 全球验货员感谢你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7:29:39 | 只看该作者
7.引導訪客到會客室——
      對於訪客,不能用手一指會客室,說一句“請到那裏等候”就算完事了。將訪客帶到會客室,才是應有的禮儀。
      有人會認為將客人帶到會客室,是件簡單的事。但我們常看到會有人自顧自地走在前方,而忽略了後方的客人,認為客人會自己跟上來:甚至不管訪客有沒有跟來,便逕自地往前走去。這些都不是接待客人所應有的態度。一旦讓客人產生自己被拖著在公司內到處走的印象,相信他會感到不愉快。


正確的方法是:帶路時,應配合訪客的步調,走在距離對方大約1公尺的斜前方,而這是為了讓訪客走在走道中的中央。此外,不時回頭看看訪客是否跟上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8.不可以貌取人——
      所謂“人不可貌相”,不能因為對方的身材魁梧,就斷定他的職務高,也可能存在相反的狀況。如果憑外貌來判斷對方的職務,有可能鬧出很大的誤會。
      當有一位或者兩位元客人來訪時,根據對方的態度,大致能判斷出誰的地位較高:可是當有許多人來訪時,就很難分出誰是上司,誰是下屬。
      遇到這種情況,只要確認誰是上司或負責人就行了。當對方突然來訪,沒有時間加以確認時,不要按照自己的看法隨意作出判斷。應將他們帶到會客室,交給主管去安排。
9.進會客室前先敲門——
      以下是常發生的情形:職員將訪客帶到會客室,心想裏面空無一人,於是將房門打開,卻發現裏面有人。因此,在進入會客室前別忘了要先敲門。如果有人,裏面負責接洽的職員會作出反應,從而避免使訪客意外撞見的失禮之舉。
     為了避免失禮,不只限於會客室,包括其他所有的房間,在進去之前都應養成先敲門的好習慣。
10.哪里是上座,哪里是下座——


將訪客帶到會客室後,因此必須清楚哪里是上座,哪里是下座。
      根據會客室的不同,上、下座也會不一樣,但基本是,靠近入口的座位是下座,靠近裏面的座位是上座。當拜訪其他的公司時,千萬別大模大樣地坐在上座之上,以免造成對方不好的印象。
      此外,當訪客中的主管隨其他人一起進入會客室,或他已先到並在此等候時,應讓他決定把訪客安排在哪兒。要是有對方的主管在場,你卻在一旁指手劃腳地分派座次,就會顯得越俎代庖。
11.送茶有一套——
      甫入職場的李君,將總經理的客人帶進了會客室,並隨後送去了茶水。李君先從總經理那裏旁開始上茶。
      可是,過後他卻被總經理叫去訓了一頓。總經理生氣的原因是——“為什麼不先送茶給客人?”
      然而從李君的立場來看,他認為先給遠比訪客年長、並且地位也遠比他高的總經理上茶,是當然之舉。
      然而,正如總經理所說的,這是極大的錯誤。當有訪客時,即使總經理正在接待他,也要將訪客當作上位者,請牢記這點。因為與訪客相比,就算總經理是公司職位最上者,也處於訪客之下。
      請記住:應先給訪客敬茶,然後才輪到本公司的職員。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7:30:52 | 只看该作者
12.倒茶只倒七分滿——
      古人雲“鞭長不及馬腹”,倒茶也是如此,倒在茶杯裏的茶水並不是加得越滿越好。為訪客準備的茶水,大都是在茶水間倒好再端到會客室裏去的。到會客室的距離越長,茶水溢出來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將茶水加得滿滿的,在端到會客室途中,託盤可能會濺濕。所以,應注意使茶水保持大約七分滿。
      此外,在泡茶以前,應將陶質小茶壺和茶杯燙一下。當有多個茶杯時,為了使茶水的濃度均等,應提著茶壺繞著圈,將茶水分別注入茶杯裏。
      如果主人端出溫涼的、泡乏了的茶,任何客人都會感到不滿意。尤其是在年長的男性之中有很多喜歡喝茶的人。因此細心周到,盡可能將茶泡得好喝,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13.電梯也有上下座之分——
      正如會客室與會議室存在席次差別一樣,在電梯內也有上座與下座之分。
      在電梯內,操作按鍵的位置是最次的下座,因為站在這個位置上的人,必須按控制電梯開閉和樓層的按鍵,扮演電梯女郎的角色。
      相反,被看作最尊貴的上座位置,是位於操作按鍵位置的裏面,其次是它旁邊的位置,再其次是在有按鍵位置的旁邊。在有四人以上乘電梯時,大致也以此為准。
      當你的上司站在電梯裏面的位置時,如果正巧你站在按鍵的前面,雖然把上司的前面堵住了,乍看顯得失禮,但實際上這才是正確的座次。
14.應確認客人離開後再離去——
      根據與對方的不同關係,送別客人的方式也會有所差異。既有可以在會客室門口告別的客人,也有需要送到大門口的客人。需要送到公司大門口的客人,已經算得上是具有相當分量的VIP了,因此採用這種送別方式絕不能馬虎。
      在大門口送別,自己應拿著客人的行李,在即將分別時再交給對方。千萬別在客人剛一轉身就連忙往回走,急著返回公司去,因為你不知道客人是否會回過頭來,因此應目送客人遠去,直到看不見對方的身影為止。
      在將客人送到停車場時,也應將對方的行李送到車上。首先,必須先為對方打開車門,當客人坐好後再將車門關上。此時,也應目送對方的車子開走,直到看不到為止。
15.等客人離去再離開——
      有一天勝文送客時,在電梯間的前面說了聲“您慢走”,當電梯間的門正徐徐關上時,他便迅速走回辦公室。
      可是,這位客人忽然想到自己有東西忘了帶,於是將正在合攏的電梯門打開,而剛才還在深鞠躬的勝文卻已經不在了。他急忙跑到走廊裏,卻看見勝文正匆匆離開。
      事後我們才知道,當時這位客人產生了一種受到拋棄的感覺,並且感到有些孤立無援。
      因此在電梯口送別時應停留在那裏,直到電梯間的門合攏並開始下降為止。
      或許有人認為大可不必如此,但電梯間與在走廊裏是一樣的,你不知道有誰注視著你。假如有別的客人看到了如此送別的場景,或許他會對你所任職的公司另作評價。


.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7:32:01 | 只看该作者
16.記得打掃會客室——
      當你從會客室將客人送走後,在做什麼呢?是不是覺得暫時還沒有約好的客人,就可以撇下會客室而去做別的事?
      此時,要是有不速之客到來怎麼辦?因為會客室尚未整理,所以只能暫請他到大廳裏長時間地等待。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記得當客人離去之後,應立即打掃會客室。
      將茶杯和點心類的東西撤掉,將桌子擦乾淨,將煙灰缸換掉;此外不要忘記將房門和窗戶打開,尤其是在客人很多的時候,香煙等不良氣味會彌漫在整個會客室。如果就這麼讓下一位客人進去,容易造成不良的印象。
      所以會客室應勤加打掃,使之處於良好的狀態,無論何時有誰來,都能立刻讓他進去。
17.左手持聽筒,方便記錄——
      當我們講電話手持聽筒時要用哪一隻手?可能有人認為用哪只手拿還不是都一樣。
      話雖如此,但如果用左手拿,而將右手騰出來,在打電話的過程中,就可以作紀錄、查資料。反之,每次都向對方抱歉地說“請稍等片刻”,並換另一隻手拿聽筒,就容易耽誤時間。此外,還會讓對方留下不得要領的印象,從而對談話產生負面的影響。
      為了避免這種不高明的做法,聽筒應用左手來拿,並隨時將記錄本和資料放在手邊,以便能迅速地作出反應。
18.做好事前準備,講電話不怯場——
      一般人認為:透過電話將事情說清楚,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實際上卻很困難。
      尤其是當對方的地位高,或所談之事非常重要時,自己就常會處於一種“怯場”的狀態,大腦一片空白。即使沒有這麼嚴重,能將事情正確地說清楚的人,也少得可憐。
      所以,將資訊正確而簡潔地傳送給對方前,必須先在頭腦中構想清楚。如果不能正確地把握何時、何地、誰、做什麼、方式、如何?這5W1H,就不能簡潔地將一件事告訴對方。
      在打電話之前,將要談的內容記錄下來,就是簡便易行的好方法。如果再將有關此事的資料也準備好並放在手邊備查,就完美無缺了。這麼一來,即使被對方反問,也能很快有條有理地回答。
19.接電話時,要說聲“您好”——
      一般人在接聽來電時,習慣性的先從“喂喂”開始應答。但是,在公司內接電話,應拿起聽筒後,口齒清晰地說“您好”,再說出自己的公司名稱和部門名稱“這裏是○○公司”、“這裏是△△部”。
      在對方報出自己的姓名後,別忘了再加上一句“平日多多蒙照顧,不勝感激”。一般人對這種話通常會很難說出口,因為“自己並沒有受到這個人的關照”。
      可是在商業上,有所謂的社交辭令。即使是與對方初次打交道,如果說一句“承蒙關照”,會給對方有更好的印象,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20.打電話時,必須主動自報姓名——
      當你打電話時應先主動自報姓名,要是連名字也不說,突然說出“請○○先生接電話”,就略顯失禮。因此,應在被對方尚未問起“請問你是哪位?”之前,先主動自報姓名。
自報姓名時,應將自己所任職公司的名稱與自己的姓名,同時告訴對方。我們時常會遇到只說出公司名稱,而不報自己姓名的人。確實,我們可以理解此人想以該公司職員的身分代表,但是卻會對接電話的人造成麻煩。因為無法正確轉達來電者為何人。
此外,如果不知道名字,會對以後的工作帶來許多不便,如果自己要找的人不在,還會造成聯繫困難。
.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7:33:11 | 只看该作者
21.私人電話,應長話短說——
      因自己的私事而常使用公司的電話是一件不好的事,因此要儘量少使用公司的電話打給自己的朋友們。
      但是,對於打來的電話,一般人會認為電話費是由對方支付的,因此不會增加公司負擔。
      當然,上司不會對接聽一兩分鐘的私人電話有微詞。可是,當變成了長達幾十分鐘的超長電話時,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在公司裏,無論哪部電話,都是因工作需要而特地準備的。
      由於私人電話時間過長,而使公司不能進行重要的工作聯繫,會使公司帶來重大的損失。


因此,也應該長話短說,儘快回到工作崗位上。
22.電話中途斷線,應主動打過去——
      我們時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當通過電話與對方交談時,電話在中途突然因操作失誤而斷線。
      要是事情沒有談完,應由先前打電話的一方重新撥打,以使談話繼續下去。但不能因事情大致已談完,就對此聽之任之。
      重新撥通之後,再向對方致歉,“非常抱歉,剛才電話中途斷線了”。
      應具備始終由自己主動重打的意識,除非對方使用公用電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23.電話聲音不清楚,怎麼辦?——


我們時常會因話聲音小而聽不清楚,此時,你是否會因此而提高嗓音,大聲地說:對不起,我聽不太清楚,請說大聲一點?”
      即使對方的聲音的確很小,也要採用如電話的狀況不好,因此聽不清楚之類的說法。如“很抱歉,電話的聲音聽起來有點遠”,或“很抱歉,能不能請你再說一遍”,明白無誤地反問對方,並加以確認復述一遍。
24.“請稍等片刻”,不宜超過一分鐘——
      筱雯在打電話的中途,需要用到資料,因此向對方說了一句“請稍等片刻”,就開始查閱資料。可是,她想要找的資料臨時卻找不到。過了五分鐘後她好不容易將資料搬到了辦公桌上,並且終於拿起了聽筒,電話卻斷掉了。
      由於筱雯拚命地尋找資料,無意間便忘記了時間,而對請對方“稍等片刻”,五分鐘似乎是太長了。在商業上,“片刻”以一分鐘為限。如果過了一分鐘,就已經超出了“片刻”的範圍,這一點要多加注意。
      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判斷出尋找資料需要花費一分鐘以上的時間,就須告訴對方“對不起,待會兒我打給您”,再掛斷電話,這才是正確的禮儀。
      此外,即使在一分鐘以內重新拿起聽筒,也必須說上一句“讓您久等了”。
25.電話留言記錄,應該注明清楚——
      當在電話上受人之托,轉達留言時,必須作記錄。看起來似乎理所當然,然而卻很少人能將留言記錄做的完善。雖然有些公司有內部專用的記錄格式紙,但在多數公司,受託人只能自己加以整理。
      在留言條中除了要寫明對方的公司名稱、部門名稱、人名、事由;此外,還應寫出接電話者,即你的名字。否則見到留言條的職員,在稍後即使想詢問細節,也會因不知道接電話的人是誰而無可奈何。
      由於業務員等大多出門在外,見到留言條通常已是黃昏時的事了。比如當事人剛從A公司回來,看見來自於A公司的希望與其聯繫的留言條,慌忙打電話過去,卻發現那是早上去A公司之前,對方留下的口信。為了防止出現這類的差錯,也必須在留言條上填寫接到電話的時刻。


.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8:35:38 | 只看该作者
26.電話鈴聲不應超過三聲——
      當電話鈴響了好幾聲,卻不見對方來接聽時,一般打電話者會覺得煩躁,相信你也有過這種經驗。終於,有人接聽了,但傳來的卻是一聲很沒精神的“喂……”。
      接電話應在電話鈴響第三聲之前。如果此時沒空,過了許久才接電話,也應該說聲“讓你久等了”表示一下歉意,這是最起碼的禮節。
      無論是什麼原因千萬別讓電話響太久,才不會遲遲沒人接電話,而使對方焦躁不安。
27.應確認對方的留言——
      當你從對方那裏聽到留言後,說聲“請讓我復述一遍”,並把聽到的內容重複一次。此時,對於容易弄錯的數位與人名,應採用特別一點的記錄方式。
      例如,將江先生讀作“帶三點水的江先生”之類,並且有必要確認一下約會的時間是上午還是下午。復述之後,還應附加一句“我叫○○,我將會把您交代的事情轉告給當事人”,以使對方放心。
此外,如果是自己留言,當對方沒有復述時,應將事情很快地重複一遍,並補充一句“可以了嗎?”,以此叮嚀。
28.無法決定之事,應請上司前來處理——
剛剛進入公司的佩君,無論做什麼都似乎幹勁十足。有一天接到電話時,佩君遇到了她不知道的一件事。她心裏想:就這樣請別人來聽,很沒面子。因此,她只是含含糊糊地回答。可是,後來卻發生嚴重的問題,佩君受到了上司嚴厲的斥責。
雖然我們可以理解她求好心切,什麼事都要自己做的心情,可是,此時她應當及早地說一句:“我請負責人來接”或“對於這個問題,我不太清楚……”,然後換成上司或資深同事來接聽。
在弄不清能不能讓其他人來接聽的時刻,只要以能讓上司或資深同事聽見的宏亮嗓音,將到目前為止事情的原委復述一下。這樣,就能讓上司或同事知道對方和自己在說些什麼。
因此,不要太逞能,只想憑自己的力量來應付,而要尋求周圍人的幫助。
29.當不人不在,應儘早告知——
      當電話打給不在的人時,不能證據隨便地問“您有什麼事?”因為打電話的對方並非找你,而只想請你儘快地轉給當事人接聽。
      如果讓對方詳細地說明事由之後,再對他說“真不湊巧,當事人已外出”,你就可以想像對方的心情變得多麼糟糕。
      所以,最好在一開始就告訴對方當事人不在,才是恰當的行為。否則,儘管你想依此顯示出自己的精明能幹,卻相反地增加了對方的麻煩。
30.當事人外出,應告知回來時間——
      當對方打電話來找的人不在時,應該告訴對方“此人現在外出,預計○點回來”,如此一來他就能變更時間,訂出到那個時刻為止的日程表。因此,當事人不在時接到電話,就一定要告訴對方前者返回公司的時間。
      有時對方或許會說“我待會兒再打電話來”,如果只簡單地說聲“知道了”,然後將電話掛斷,是不太恰當的。雖然是對方打來的電話,還是應當說“他回來後我會請他回您電話,好嗎?”這樣才合乎禮儀。

.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8:36:44 | 只看该作者
31.製作顧客專用名單——
      身為一名上班族,你必須瞭解所任職公司的性質是什麼,與哪些公司有生意上的往來。如果不瞭解工作的內容,就會連一通電話都不能轉達得令人滿意。
      例如,要是接到與自己公司往來密切的廠商來電,卻連該公司的名稱都弄錯;或者不知道該往來客戶與哪個部門有聯繫,就會使整個公司喪失信譽。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議你製作自己專用的顧客名單。上面簡潔明瞭地列出往來客戶的公司名稱、負責人的姓名與電話號碼等,並放在電話的旁邊。
      如果可能的話,在這張名單中不僅要包括你所在的部門,還應寫出除此以外和其他部門的工作性質。這樣一來,就能理解公司的業務內容,然而使工作變得更為有趣。
32.對於投訴電話,應妥善處理——
      透過電話來處理客戶的投訴,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因此,即使是資深職員,也會時常慘遭失敗。
      在投訴的電話中,對方通常都會非常憤怒。但你不能受到影響,而變得意氣用事,應始終保持冷靜。不妨先告訴對方,“似乎是我們公司處理不當,在此我謹向您表示歉意。不知道您能不能將詳細的情形告訴我?”以承認責任在己方的態度來接待對方。然後再仔細地傾聽對方的牢騷。
      即使是經常打來的投訴電話,也不能在對方正在說話的時候,隨意打斷對方。這樣只會使對方更加怒不可遏。
      在充分聽取對方的陳述之後,最為重要的是要真誠地向對方道歉,並且說明今後將要採取的措施。當你自己不能處理時,應請上司來接聽。此時,不要讓對方產生接電話者象走馬燈一樣換個不停的感覺。
      最後,如果將你的姓名告訴給對方,並訂出切實可行的期限,相信對方應該都能理解。
33.留言內容應該詳細——
      將留言錄進電話答錄機時,一般只需說出公司名稱、人名及事由。可是,如果能留下打電話去的時間,對於接電話的一方來講,再方便不過。
      當對方長時間外出的時候,若只留下要交待的事情,對方會弄不清楚這是何時打來的電話。
      此外,需要進行緊急聯繫進,時間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應當養成為留言加上時間的習慣,這樣一下,對方就可以直接與你聯繫,而用不著從通訊錄逐一地查找。
      例如,“我是○○公司的△△,因××一事於63日下午2點打電話給您。明天我將打電話與您聯繫。而我的聯絡電話是☆☆,謝謝!”
      如果能留下事由與打來電話的日期、時間,以及自己的電話號碼,就萬無一失了。
34.歸納重點,再留言——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總覺得在電話答錄機上留下口信,是一件很難做好的事。感覺象站在麥克風前一樣,心裏總感到緊張。
      我們常會遇到電話打過去之後,卻發現是答錄機,於是心裏發慌,要說出的事也變得語無倫次了。
      此時,在顯示答錄機開始啟動的“嗶”的聲音響起之前,可以將聽筒放下,然後再重新撥號。當然,在重撥之前,必須先對要說的事情進行歸納。
      有的人雖然已在腦中對要說的事情作了歸納,可是一到了要錄音的時候,還是感覺緊張而無法順利地說出來。其實,只要事先作好記錄,然後,再照著紀錄念就行了。
      由於電話的錄音時間較短,因此應盡可能地將要說的事情作簡潔的歸納,並條理清晰地說出。
      再者,當要說的話內容複雜時,不要在答錄機上絮絮叨叨地說,而應簡單地說一句“我以後再和您聯繫,過後再重新打電話過去。





.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8:38:41 | 只看该作者
35.即使留言也要再確認——
      永賢奉上司之命,打電話給往來客戶。可是,對方卻是答錄機,於是永賢就將要說的話錄進了自動答錄機中。
      第二天,永賢被上司叫去。據說是因為到目前尚未接到客戶的來電。雖然永賢回答已在答錄機中留言,但卻被上司嚴厲地訓斥了一頓。


上司訓斥他的理由是:“當對方不在而用答錄機時,應該在稍後再次打電話進行確認,你卻就這麼算了”。由於我們無法得知對方是否已聽過留言,因此必須再打電話加以確認。此外,在答錄機中留言時,如果附加一句“稍後我再和您聯繫”會顯得更加謹慎。

36.交換名片時應先遞出——
      交換名片是有學問的。當你向對方遞張汙跡斑斑的名片,或以從對方看來相反的方向遞出,都是錯誤的。此外,讓對方搶先遞出名片,更是不恰當。
      而名片必須比對方先遞出,並由下位者向上位者遞出才合乎禮儀。因為來客始終處於上位,因此在自己公司迎接客人時,應該比對方早遞出名片。
      此外,在遞出名片時,必須站起來。有人或許嫌太麻煩,因此就坐著將名片遞給對方,這是非常失禮的。即使到對方公司拜訪,也應在自報姓名的同時遞出名片。
     如果與上司一同前往時,應在被上司介紹給對方之後才能遞出名片。
37.用雙手遞名片——
      當對方搶先遞出名片的時候,應先用雙手將名片接過來,然後再遞出自己的名片。
      此外,在接受名片時,要注意不要將手指蓋住名片的文字。為了避免手指將名片上的公司名稱與人名蓋住,應拿著名片的邊角。
      一般名片的接受高度應在胸前。而接受名片之後,注意不要將它垂到腰部以下或漫不經心地塞入口袋裏。應當認真地嵌入名片夾中收藏,或放入上衣裏面的口袋。

38.不認識的字應加以確認——
      不要因接受的名片上有不認識的字,而感到難為情。如果讀錯音反而更失禮,而應當場詢問對方。
      “非常抱歉,請問這個字怎麼念?”然後再重複一次加以確認。“對不起,是○○先生嗎?”
      無論是多麼難記的名字,在問過一次之後,都應正確地牢記,不能當著客人的面標上注音。
39.不要將對方的名片置於桌上——
      有些人在交換名片結束後,常會將名片放在桌上就開始會談。有時客人多達45人時,要將他們的姓名一一記住是件很傷腦筋的事,因此這樣做也是別無良策的權宜之計。不過,當客人只有一位時,就應該將名字牢記,然後收在名片夾或口袋中,不可放在桌上置之不理。
      此外,即使客人有多位,也應盡可能當場記住他們各自的姓名。並且養成在記住之後放入名片夾收好的習慣。弄灑茶水而將名片弄髒,是對對方的不敬,請務必謹慎地對待。
40.對方介紹時,應從下位者的人開始——
      當你正與其他公司的人員進行會談時,突然看到自己的上司朝這邊走來,須先從下位者開始介紹。如果同時有自己公司和其他公司的人員在場,應從自己公司人員開始介紹,首先先介紹自己的上司,然後再介紹客人。
      而進行介紹時,要先介紹職稱,再介紹姓氏。例如,“這位是我們公司的C經理”就錯了,因為C經理是敬稱。所以要改說為——“這位是我們的經理,姓C”。而另一方面,將客人介紹給上司時,要說成是“這位是D公司的經理,E先生”。
      請記住:無論介紹自己公司還是其他公司的人,都應將職稱放在前面,姓名放在後面。

.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8:40:03 | 只看该作者
41.避免將拜訪時間訂在星期一——
      拜訪其他公司時,必須事先約定時間,但是訪問的日期與時刻,應取決於對方的日程,除非對方任何時間都可以時,才由自己決定。不過,有一個時間要特別注意,千萬別說“日期定在星期一上午”。
      通常,一般公司在星期一,常因商洽與會議而忙得不可開交。如果你將會面的時間定在這些時間,會造成對方的不便。
      約定會面時,除了定出訪問的日期與時刻,同時還應將己方前去訪問的人數、姓名、職務、將要商談的事情概要,以及預計所需的時間告訴對方。如此一來,對方才能對會客室等作出安排,並安排之後的日程。
42.拜訪前,應打電話再次確認——
      嘉玲于一周前已與對方約好前往拜訪,因此當天就直接前往訪問。可是,對方卻忘了這個約會而外出,嘉玲氣得簡直七竅生煙。
      其實,這件事不能一味地責怪對方。雖然事前都會先約好時間,但是,在訪問的前一天打電話加以確認,也是應有的禮節。
      因此,一周前定好的約會,也應在前一天再次打電話加以確認“明天的約會是否有更改?……”。也許對方的工作太繁忙,或另外定了其他的約會,而忘了與你的會面。因此在訪問的前一天加以確認,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而且,對方還可能對你的細心感到高興。
43.進行拜訪不宜遲到——
      如果去其他公司拜訪,卻遲於約好的時間到達,容易讓對方產生:“和這種不遵守時間的人,不能進行重要的商務會談”,而留下不好的印象。
      遵守約定的時間,是商業往來的基本原則。
      通常出發的時間應比約好的時間提前3040分鐘。
      如果能提前5分鐘到達對方的公司,是最為恰當的。
44.禮貌要周到——
      到達對方公司時,應先脫掉外套或取下圍巾,再向櫃檯人員說:“我是○○公司的職員,名叫△△,請找一下××部的□□□先生”。此時,還要告訴對方是否事先約好。
      此外,如果公司的名稱不易聽清楚,或者你的名字較為少見,可向接待員遞出自己的名片。接待員看過名片,就會替你跟負責人聯繫。
      當接待員不在時,應向最早走出來的人報出你在公司的名稱及自己的姓氏,請他跟對方取得聯繫。如果沒有櫃檯,應主動與離辦公室入口處最近的人搭話。然後同樣地報出公司名稱與自己的姓氏,請他與對方聯繫。
      不要大聲地呼喚位於房間裏面的共事者,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冒冒失失地撞入室內。應以不造成妨礙他人的方式,盡可能以恭敬的態度拜託近旁的人代為轉達。
45.在對方的會客室,應坐在下座——
      記得,當你前去拜訪其他公司時,應坐下座。
      將你帶到會客室的人,會請你坐上座,而你必須推辭。而在會客室裏等待時,應當淺坐在沙發上。輕輕地坐在在沙發的最邊緣,脊背挺直,腿不要盤起來而應整齊地並在一起。此外,當沙發較低時,應將腿略微偏向下座的一側。


.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8:41:57 | 只看该作者
46.不要將公事包放在會客室桌上——
      當你前往別的公司洽談公事時,記得不要將公事包或皮包放在桌上,這有違
反禮儀。
      一般較大的皮包類應放在自己的腳邊。在取出資料時,也應注意不要將皮包
放在桌子上,而應放在膝蓋上。此外,當所攜帶的物品很多時,應只將工作所需
的物品放在腳邊,而將剩下的放在房間角落不顯眼的地方。
47.嚴禁與同行者閒聊——
當有很多人同去其他公司訪問而在會客室等待的期間,常會不知不覺就聊起來。
然而,在會客室內聊天,是絕對禁止的。雖然,會客室讓人覺得有如密室,但實際上聲音卻會清楚地傳向外邊。若是讓該公司的職員聽見你正在閒聊,會做何感想?無論這種閒聊是與工作有關的事還是私事,都是不禮貌的行為。
48.寒暄問候好,應面帶笑容——
寒暄問候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並不代表只需說出問候語,便萬事OK
如果聲音太小或故意要避開對方視線似地把頭低下,反而會讓對方因不知道你在說什麼而尷尬萬分,說不定會造成反效果。與其這樣的問候,還不如不問候更好些。
問候時應口齒清晰、精神飽滿,不是要你拉大嗓門。只要用對方能夠聽清楚的音量,發音盡可能清晰就可以了。
當然,希望你在問候對方的同時,也能露出笑容。否則,無論你的聲音多清晰,如果面無表情也是白費。而且問候時面帶笑容,還能避免情緒緊張。

49.上班服裝應得體——
      沒有規定員工穿制服的公司,職員可以自由的穿著。但是,若穿得太隨便或不講究,容易讓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有時會因與客戶或上司商量事情,而一起吃晚飯:或者在回去時把東西順路送到別的公司。此時,如果穿著牛仔褲等隨便的裝扮,看起來會很不得體。
      因此,平時就應注意,穿著適合工作地點的服裝。如果是女性,裙子應避免過短或過長,男性的指甲應注意是否藏汙納垢;鞋子應選擇質感好的不宜太高,手提包則以多功能的為主。

50.被上司叫去時,記得帶記事本——
      你是不是一名優秀的職員,在你被上司叫去之前,就可以判斷出來。
      一般的職員,他會空手站到上司面前,而如果是優秀的職員,就會帶上筆記本和原子筆。
      雖然你不知道上司將就哪件事作出指示,還是應將記事本帶去。
      當上司指示事情時,應迅速地將其記錄下來。然後將他說過的話復述一遍,以便加以確認。
      如果不帶記事本,就去聽上司下達指令,很容易將日期、時間及名字等遺忘掉。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外贸验货员网

GMT+8, 2025-4-5 20:09 , Processed in 0.05338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