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 |||||||||||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 为了在工业企业照明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有利于保护视力、提高产质量量和劳动生产率,做到节约能源、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安全、维修方便,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中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不适用于地下建筑、地下矿井、无窗厂房等。 第1.0.3条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除应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三章照度标准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 工业企业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应按以下系列分级:0.1、1、2、3、5、10、15、20、30、50、75、100、150、200、300、500、750、1000、1500、2000和3000Lx。 第3.1.2条 照明设计标准值应为生产场所作业面上的平均照度值。 第3.1.3条 作业面上的照度标准值,根据工作场所和视觉作业的具体要求,应按高、中、低选取适当的标准值,一般情况下采用照度范围的中间值。 第3.1.4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作业面上的照度标准值,应采用照度范围的高值: 一、Ⅰ~V等的视觉作业,当眼睛至识别对象的距离大于500m时; 二、连续长时间紧张的视觉作业,对视觉器官有不良影响时; 三、识别对象在活动面上,识别时间短促而辨认困难时; 四、视觉作业对操作安全有特殊要求时; 五、识别对象反射比小时; 六、当作业精度要求较高,且产生差错会造成很大损失时。 第3.1.5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作业面上的照度标准值,应采用照度范围的低值: 一、进行临时性工作时; 二、当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 第二节照度标准值 第3.2.1条 工作场所作业面上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工作场所作业面上的照度标准值表3.2.1 [table] | |||||||||||
视觉作业特性 | 识别对象的最小尺寸d(mm) | 视觉作业分类 | 亮度对比 | 照度范围(Lx) | |||||||
混合照明 | 一般照明 | ||||||||||
等 | 级 | ||||||||||
特别精细作业 | d≤0.15 | Ⅰ | 甲 | 小 | 1500 | 2000 | 3000 | - | - | - | |
乙 | 大 | 1000 | 1500 | 2000 | - | - | - | ||||
很精细作业 | 0.15<d≤0.3 | Ⅱ | 甲 | 小 | 750 | 1000 | 15000 | 200 | 300 | 500 | |
乙 | 大 | 500 | 750 | 1000 | 150 | 200 | 300 | ||||
精细作业 | 0.3<d≤0.6 | Ⅲ | 甲 | 小 | 500 | 750 | 1000 | 150 | 200 | 300 | |
乙 | 大 | 300 | 500 | 750 | 100 | 150 | 200 | ||||
一般精细作业 | 0.6<d≤1.0 | Ⅳ | 甲 | 小 | 300 | 500 | 750 | 100 | 150 | 200 | |
乙 | 大 | 200 | 300 | 500 | 75 | 100 | 150 | ||||
一般作业 | 1.0<d≤2.0 | Ⅴ | - | - | 150 | 200 | 300 | 50 | 75 | 100 | |
较粗糙作业 | 2.0<d≤5.0 | Ⅵ | - | - | - | - | - | ||||
粗糙作业 | d>5.0 | Ⅶ | - | - | - | - | - | ||||
一般观察生产过程 | - | Ⅷ | - | - | - | - | - | ||||
大件贮存 | - | Ⅸ | - | - | - | - | - | ||||
有自行发光材料的车间 | - | Ⅹ | - | - | - | - | - | 30 | 50 | 75 |
环境污染特征 | 类别 | 照明器擦洗次数(次炖年) | 维护系数 |
清洁 | 仪器、仪表的装配车间,电子元器件的装配车间,实验室,办公室,设计室 | 2 | 0.8 |
一般 | 机械加工车间、机械装配车间、织布车间 | 2 | 0.7 |
污染严重 | 锻工车间、铸工车间、碳化车间、水泥厂球磨车间 | 3 | 0.6 |
室外 | 道路和广场 | 2 | 0.7 |
混光光源 | 光通量比(%) | 一般显色指数(Ra) | 色彩辨别效果 |
DDG+NGX DDG+NG | 40~60 60~80 | ≥80 | 除个别颜色为“中等”外,其它颜色为“良好” |
KNG+NG DDG+NG KNG+NGX GGY+NGX ZJD+NGX | 50~80 30~60 40~60 30~40 40~60 | 60~70 60~80 70~80 60~70 70~80 | 除部分颜色为“中等”外,其它颜色为“良好” |
GGY+NG KNG+NG GGY+NGX ZJD+NG | 40~60 30~50 40~60 30~40 | 40~0 40~60 40~60 40~50 | 除个别颜色为“可以”外,其它颜色为“中等” |
品质等级 | 眩光程度 | 作业或活动的类型 |
A | 无眩光 | 很严格的视觉作业 |
B | 刚刚感到的眩光 | 视觉要求高的作业;视觉要求中等但集中注意力要求高的作业 |
C | 轻度眩光 | 视觉要求和集中注意力要求中等的作业,并且工作人员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 |
D | 不舒适眩光 | 视觉要求和集中注意力要求低的作业,工作人员在有限的区域内频繁走动 |
E | 一定的眩光 | 工作人员不限于一个工作岗位而是来回走动,并且视觉要求低的房间,不是由同一批人连续使用的房间 |
灯具出光口的平均亮度 | 直接眩光限制等级 | 光源类型 | |
A、B、C | D、E | ||
L≤20 | 20° | 10°? | 管状荧光灯 |
20<L≤500 | 25° | 15° | 涂荧光粉或漫射光玻璃的高强气体放电灯 |
L>500 | 30° | 20° | 透明玻壳的高强气体放电灯、透明玻璃白炽灯 |
光源种类 | 灯具型式 | 灯具遮光角 | 光源功率(W) | 最低悬挂高度(m) |
白炽灯 | 有反射罩 | 10°~30° | ≤100 | 2.5 |
150~200 | 3.0 | |||
300~500 | 3.5 | |||
乳白玻璃漫射罩 | - | ≤100 | 2.0 | |
150~200 | 2.5 | |||
300~500 | 3.0 | |||
荧光灯 | 无反射罩 | - | ≤40 | 2.0 |
>40 | 3.0 | |||
有反射罩 | - | ≤40 | 2.0 | |
>40 | 2.0 | |||
荧光高压汞灯 | 有反射罩 | 10°~30° | <125 | 3.5 |
125~250 | 5.0 | |||
≥400 | 6.0 | |||
有反射罩带格栅 | >30° | <125 | 3.0 | |
125~250 | 4.0 | |||
≥400 | 5.0 | |||
金属卤化物灯、高 压钠灯、混光光源 | 有反射罩 | 10°~30° | <150 | 4.5 |
150~250 | 5.5 | |||
250~400 | 6.5 | |||
>400 | 7.5 | |||
有反射罩带格栅 | >30 | <150 | 4.0 | |
150~250 | 4.5 | |||
250~400 | 5.5 | |||
>400 | 6.5 |
以表类别 | 色表特征 | 相关色温(K) | 适用场所举例 |
Ⅰ | 暖 | <3300 | 车间局部照明、工厂辅助生活设施等 |
Ⅱ | 中间 | 3300~5300 | 除要求使用冷色、暖色以外的各类车间 |
Ⅲ | 冷 | >5300 | 高照度水平、热加工车间等 |
显色类别 | 一般显色指数范围 | 适用场所举例 | |
Ⅰ | A | Ra≥90 | 颜色匹配、颜色检验等 |
B | 90>Ra≥80 | 印刷、食品分检、油漆等 | |
Ⅱ | 80>Ra≥60 | 机电装配、表面处理、控制室等 | |
Ⅲ | 60>Ra≥40 | 机械加工、热处理、铸造等 | |
Ⅳ | 40>Ra≥20 | 仓库、大件金属库等 |
300≤E≤500 | E<300 | |
80>Ra≥60 | 1.20 | 1.25 |
60>Ra≥40 | 1.30 | 1.40 |
表面名称 | 反射比 |
顶栅 | 0.70~0.80 |
墙面 | 0.50~0.70 |
地面 | 0.20~0.40 |
设备 | 0.25~0.45 |
| 欢迎光临 验货员论坛 (http://bbs.wtoqc.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