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标题:
阻燃整理
[打印本页]
作者:
chang3
时间:
2009-7-17 22:37
标题:
阻燃整理
一、阻燃整理的意义
1
.阻燃整理是指经过整理的织物具有不同程度的阻止火焰蔓延的能力,离开火源后,能迅速停止燃烧。
2
.织物的可燃性
(
1
)着火性:即着火点高低,表示起火的难易。
(
2
)燃烧性能:在特定条件下,样品燃烧的速率。
(
3
)燃烧的毁坏性:燃烧中,通过热传导使皮肤
T
↑,引起灼伤。还有烟及有毒气体的危害。
纤维按燃烧性能一般分为:
(
1
)不燃性:玻璃
fibre
、石棉、钢铁纤维等。
(
2
)难燃性:聚氯乙烯,聚丙烯腈等
(
3
)可燃性:羊毛,
Silk
,涤纶、尼龙等
(
4
)易燃性:纤维素
fibre
,硝化纤维素
3
.阻燃(整理)效果的评定
(
1
)垂直燃烧试验样法:试样于阻燃试验仪中,固定试样,使试样下端离灯口距离为
19cm
,调节火焰高度为
38mm
,
试样
12S
取出,计算剩余燃烧时间和阴燃时间。
(
2
)测需氧指数(
OI
)
OI
指样品在
N2
、
O2
混合气体的环境中保持烛状燃烧所需
O2
的最小体积分数,即
二、阻燃整理的方法
阻燃整理有三个途径:
(
1
)竭燃法:阻燃剂与纤维素
fibre
以离子键
or
共价键结合,使其在
fibre
中不溶解而获得耐久性阻燃效果。
(
2
)原液法:将阻燃剂直接加入到纺丝液中。
(
3
)共聚法:将阻燃剂加入到聚合物链段中,使织物具有耐洗、耐漂、耐汗渍等合格牢度,并不致被皮肤吸收。
印染厂主要采用第一种方法:
(一)、无机阻燃剂整理:
1
.金属氧化物和卤化物:如钛、锑的氧化物、卤化物,一般制成悬浮液。
不耐久、手感粗,最好与其它阻燃剂一起使用,主要用于厚重织物如帐逢等。
2
.硼砂(
Na2B4O710H2O
)
一般与硼酸按
1
∶
1
或
7
∶
3
混合使用。价廉,不耐洗,用于室内不常洗织物。
3
.磷酸盐
Zn3(PO4)2
、
(NH4)2HPO4
、
NH4H2PO4
等,单独
or
与其他阻燃剂混合使用,手感硬,最好与
Ti(HSO4)4
一起使用。
浸轧(
10~32%
尿素
+5~16%
(
NH4
)
2HPO4
)→烘干→焙烘→水洗→浸轧(
25~50%Ti(HSO4)4
)→碱洗→烘干(
or
再浸轧
3%
聚乙烯乳液)
(二)有机磷阻燃剂
1
.
THPC
(四羟甲基氯化磷)
①系白色,可溶于水和低级醇的结晶化合物
②
THPC
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③能与胺、酰胺、酚、醇等反应。
④与纤维可发生类似反应,据此推例,
THPC
在纤维分子间形成交联:⑤整理工艺:
THPC
—酰胺(
proban
)
处方:
THPC
,
NaOH(or2.5%Na2CO3)
尿素
TMM
柔软剂
16%
1% 9.7% 1% 0.1%
浸轧整理液→烘干焙烘水洗、烘干
⑥特点:阻燃性↑,但机械性能↓手感粗,有吸氯泛黄现象
2
、
PyrovatexCP
工作液组成:阻燃剂,缓冲剂,稳定剂,催化剂,柔软剂、固着剂等。
浸轧(
CP
)→浸轧(
TMM
)→烘(
85
℃
)→焙烘(
160
℃
)→碱洗、水洗
特点:阻燃性高,强力损失校上述阻燃整理剂一般对涤纶不起作用,故涤
/
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必须按纤维特性分别选用适当的整理剂。
涤纶属热塑性
fibre
,
260
℃
熔融,
560
℃
燃烧,燃烧时
or
移开火源,涤纶熔融物滴落且收缩,火焰可自行熄灭。但在涤
/
棉混纺物中,棉
fibre
会形成支架作用,阻止熔体滴落,而使其继续燃烧,涤纶失去了自熄作用,且涤纶较高的燃烧热,会加速棉
fibre
的燃烧,致使燃烧现象更为复杂,比纯纺者更危险,目前还没有理想的阻燃剂。
涤
/
棉阻燃整理工艺:
涤组分用三(
2
,
3
一二溴丙基)膦酸酯(
TDBPP
),棉组分用
THPC
,两种整理剂可用同浴浸轧处理。
要求:两种整理剂有相容性,能在同一条件下固着。
工艺流程:
浸轧→烘干→热溶(
180~
200
℃
)→皂洗(
70~
80
℃
)→水洗→烘干
特点:耐久性↑,服用性能↓,有机膦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三、阻燃机理
1
.织物燃烧机理
(
1
)燃烧现象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两种,前者是
fibre
热裂解时形成的气体
or
挥发性液体的燃烧,后者则是残渣(碳)的氧化。
(
2
)
fibre
的燃烧与其热裂解的产物有关,不同
fibre
的热裂解过程不同。
2
.阻燃机理
(
1
)覆盖论:阻燃剂在
>500
℃
时能在
fibre
表面形成有隔绝作用的覆盖层,除阻碍
O2
供应
外,还阻止可燃气体向外扩散,从而达到阻燃目的,如硼砂
-
硼酸。
(
2
)气体论:
一是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分解出不燃气体,
将可燃性气体浓度冲淡到能产生火焰浓度以下;另一种是阻燃剂在加热条件下,能作为活泼性较高的游基转移体,从而阻止了游离基反应的进行。
(
3
)热论:
一是阻燃剂在高温下发生吸热变化,如熔融和升华,从而阻止燃烧蔓延,另一种则是
fibre
迅速散热,使织物达不到燃烧温度。
(
5
)催化脱水论
主要指改变
fibre
的热裂解过程。由于阻燃剂能使纤维素分子链在断裂前发生迅速而大量的脱水,甚至发生某些交联作用,阻止左旋葡萄糖的生成,使有焰燃烧得到抑制。
有机磷化合物的阻燃作用是由于它可与纤维素分子中的羟基形成酯,阻止左旋葡萄糖的形成,且进一步使纤维素脱水,生成不饱和双键,促进纤维素分子间形成交联,增加碳状物的形成,阻阴燃效果较好。只有当整理剂用量提高到
10%
后,才能有效阻止有焰燃烧
欢迎光临 验货员论坛 (http://bbs.wtoqc.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