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标题: 检验基础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老鸽    时间: 2009-6-16 12:16
标题: 检验基础介绍
检验基础介绍(第一节)
一、      检验的定义

检验就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    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
活动。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对“质量检验”一词作了更简明的定义:所谓检验,就是这样的业务活动,决定产品是否在下道工序使用时
适合要求,或是在出厂检验场合,决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

二、      关于检验的理解

在工业生产的早期,生产和检验本是合二为一的,生产者也就是检验者。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劳动专业分工的细化,检验才从生产
加工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独立的工种,但检验仍然是加工制造的补充。生产和检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检验是生产中不可缺少
的环节。特别是现代企业的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中,检验本身就是工艺链中一个组成工序,没有检验,生产过程就无法进行    。
从质量管理发展过程来看,最早的阶段就是质量检验阶段。质量检验曾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都
是在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这样认为,质量检验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这个“根”不扎实
,全面质量管理这棵树的基础就不会巩固。在我国进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实施ISO9000 系列国际标准时,特别是进行企业机构改
革时,决不能削弱质量检验工作和取消质量检验机构。相反,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项工作,要更有效地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
现代工业生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客观存在的随机波动,要绝对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是难
以做到的,因此就存在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很难设想,存在一个所谓理想的生产系统,它根本不会产生不合格品,则质量检验及其相
应的机构就可统统撤消,实际上这种理想式生产系统是不存在的。
为了正确认识企业的质量检验,还必须澄清三个容易混淆的观念:
一个是认为产品质量是由设计和制造来决定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而对检验工作不予重视,甚至有所放松。这种观念显然是不全
面的。诚然,产品质量同设计和制造十分密切,但质量的最终形成,决不限于设计和制造这两个环节,正如美国著名质量专家J.M.朱
兰所说,它是符合“质量螺旋”上升规律的,决定于企业所有部门,其中包括质量检验部门的质量职能,何况检验本身也是属于制造
的范畴;
二是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从把关转到预防为主,    要求把不合格品消灭在发生之前,而检验只不过是事后把关,因此有些企业
认为检验是可有可无的,或者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这种看法同样也是错误的,容易使人们的思想产生混乱,实质上这是如何认识“
预防”与“把关”    的关系问题。预防为主是就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而言的,也是相对于单纯的事后把关来说的。因为单纯的事后
把关,只能发现和剔除不合格品,而不合格品即使被发现,其损失已经造成。因此,预防为主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国内外许
多企业都把“预防为主、一次成功”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决不是对立和矛盾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
结合的,它们的目标和对象也是各不相同的,“预防”是针对正在生产或尚未生产的产品而言的,“把关”通常是针对已经生产出来
的产品来说的,前者应力求通过预防,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百分之百是合格品,避免或减少发生损失;而后者则是应该通过检验,严格
把关,不使一个不合格品流到下道工序或用户手中,所以预防和把关在生产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应以预防为主。
三、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

概括起来,检验包括以下四项具体工作:
(1)       度量。包括测量与测试,可借助一般量具,或使用机械、电子测量仪器    。
(2)       比较。把度量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确定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
(3)       判断。根据比较结果,判定被检产品是否合格,或一批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
(4)       处理。对单件产品决定是否可以转到下道工序或产品是否准予出厂;对批量产品决定是接收还是拒收,或重新进行全检
和筛选
为此,质量检验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第一,   要有一支足够数量的合乎要求的检验人员队伍;     
第二,   要有可kao和完善的检测手段;     
第三,   要有一套作为依据而又明确的检验标准;     
第四,   要有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检验管理制度    。
以上简要说明了质量检验的概念、定义和应具备的具体条件,下面则要进一步明确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把关的职能:

把关是质量检验最基本的职能,也可称为质量保证职能。这种职能是质量检验一出现时就存在的,不管是过去和现在,即使是生产自
动化高度发展的将来,检验的手段和技术可能有所发展和变化,质量检验的把关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
过程,人、机、物、法、环(4MIE)等诸要素,都可能使生产状态发生变化,各个工序不可能处于绝对的稳定状态,质量特性的波动
是客观存在的,要求每个工序都保证生产100%的合格品,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完善化,可以减少检验
的工作量,    但检验还是要存在的。只有通过检验,实行严格把关,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
的零部件不组装,不合格的成品不冒充合格品而出厂,才能真正保证产品的质量    。
2.预防的职能:

现代质量检验区别于传统检验的重要之处,在于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起把关的作用,同时还要起预防的作用    。
广义来说,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入厂检验,前工序的把关检验,对后面的生产过程和下工序的生产,都能起到预防的作用。特别是检验
的预防作用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众所周知,无论是工序能力的测定或使用控制图,都需要通过产品检验取得
一批或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方能实现。这种检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判定一批或一组产品是否合格,而是为了计算工序能力的大
小和反映生产过程的状态。如发现工序能力不足,或通过控制图表明生产过程出现了异常状态,则要及时采取技术组织措施,提高工
序能力或去除生产过程的异常状态,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事实证明,这种检验的预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备注:工序能力的计算使
用,目前在电子组装的企业里应用比较弱,主要应用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比较广泛,因此本文没有详细说明)
(2)通过工序生产时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当一批产品或一个轮班开始加工一批产品时,一般应进行首件检验(首件检验不一
定只检查一件),    当首件检验合格并得到认可时,方能正式成批投产。此外,当设备进行修理或重新进行调整后,也应进行首件
检验,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大批出现不合格品。正式成批投产后,为了及时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无出现不合格品的可能
,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到工作地去进行巡回抽查(即巡检),    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
3.报告的职能:

报告的职能也就是信息反馈的职能。这是为了使领导者和有关质量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态,评价和分析质量体系的
有效性。为了能作出正确的质量决策,了解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必须把检验结果,用报告的形式,特别是计算所得的
指标,反馈给领导决策部门和有关管理部门,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    采取有效的决策措施。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1)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验收检验的情况和合格率指标    。
(2)成品出厂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以及相应的金额损失    。
(3)按车间和分小组的平均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相应的金额损失及排列图分析    。
(4)产品报废原因的排列图分析    。
(5)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报告    。
(6)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报告    。
(7)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报告    。
(8)其它有关报告    。
4.改进的职能:

质量检验参与质量改进工作,是充分发挥质量检验搞好质量把关和预防作用的关键,也是检验部门参与提高产品质量的具体体现。质
量检验人员一般都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业务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担任。他们经常工作在生产现场,对生产中影响人、
机、物、法、环等因素了解最清楚,质量信息也最灵通。他们比设计、工艺人员了解质量的情况要多一些,深一些,因而在质量改进
中能提出更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这也是质量检验人员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实行设计、工艺、检验和操作人员联合起来搞质量改进
,才能加快质量改进的步伐,并取得更好的效果    。
作者: 老鸽    时间: 2009-6-16 12:17
标题: 检验基础介绍---(续)
四、质量检验的“三性”

建设“三性”是指检验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这也是对检验    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十分重要    。
1.检验工作的公正性:

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是对质量检验最主要的要求,没有公正性,检验就失去了意义,也就谈不上把关的职能。所谓检验工作的公正性,
是指检验机构和人员在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时,既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独立行使产品质量检验的职权,又要坚持原则,不询私情,
秉公办事,认真负责,实事求是    。原则性是公正性的基础,坚持原则,就是要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严格执行检验制度,严格执行
订货合同,严格执行质量责任制;是非要清楚,奖罚要分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一切按原则办事    。按原则办事,关键在于碰
到矛盾时,能否客观公正的处理问题,不受任何势力或人员的无理干扰,也不因任何人的求情或私人关系而高抬贵手。例如,当产量
和质量发生矛盾时,工厂利益和用户利益发生矛盾时,或者质量和交货期发生矛盾时,都应坚持质量标准,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质
量争议是经常发生的,商业贸易中企业与用户之间,企业生产中车间与车间、工序与工序之间,检验工人本身与生产工人之间,对同
一产品质量会有不同的评价和看法。这些争议涉及到双方的利益,小则争吵不休,大则诉诸法律。最后依kao第三方做出仲裁和判决
,这种仲裁和判决是否正确,取决于通过检验提供充分有效的检验结果和检验数据。为此,要求检验人员有高度的思想素质,有高度
的原则性和政策性,要在处理问题中,根据事实和客观标准作出公正的裁决    。
此外,还有大量的质量审核、质量评价和抽查监督工作,离开检验的公正性,这些工作也会失去真实的意义    。
2.检验工作的科学性:

这里说的是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按照科学合理的判断标准,客观地评价产品质量。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     
(1)              对检验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定岗定编。也就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保每个岗位的工作均有可以胜任的人
员来承担检验或管理工作    。
(2)              对检验和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进行资格认证。也就是要制定每个岗位的相应的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使每个
检测和试验人员掌握必要的检测试验知识和能力,懂得必要的工艺和管理知识,具备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和技术素质,这是保证
检验工作科学性不可缺少的要素    。
(3)              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和检验方面的规章制度。也就是要使检验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忌无章可循或
有章不循的现象    。
(4)              要有明确无误的检验标准。标准是检验的重要依据。产品的适用性受到时间、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市
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的质量高低随用户需求的不同而不同。为保证质量,科学地判断产品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企业必须按现行
标准生产,但同时又要不断地修改、完善和提高标准。总之,只有按标准组织生产和检验,产品质量才有保证,这也充分体现企业对
用户负责的精神    。
(5)              不断完善检测手段,提高动态检测水平。企业应尽可能提高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手段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尽可
能采用自动化检测装置,以消除人工检测的误差,减少错检与漏检的发生    。
科学性与公正性也是紧密相关的,没有科学性也无法保证公正性    。
3.检验工作的权威性:

权威性是正确进行检验的基础。所谓检验的权威性实质上是对检验人员和检验结果的信任感和尊重程度。树立检验工作的权威是十分
必要的,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我们当前许多企业的质俭部门和质检人员,缺乏必要的权威,因此检验监
督工作很难进行,不利于保证产品质量。检验人员的话工人可以不听,检验部门的决定,下面可以不执行,少数企业甚至出现生产与
检验人员对立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是工厂十分危险的现象,但是作为检验部门的人员,必须以自己的能力树立足够的威信
,让别人信服    。
检验工作的权威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来自检验人员过硬的思想和本领,这是在长期实践中,依kao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以及为企业和用户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起来的。具备令人信服的工作作风,    所出具的检验技术报告能得到生产和技术部门的信赖,能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
能用准确的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在企业内部检验中,能使产品检验同过程控制(IPQC)结合起来,使之溶为一体。可以更有利于提
高工序质量,如果产品检验人员能够做到好的质量监督、好的质量服务员,也就是当好生产部门保证质量的参谋,那么检验工作的权
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
二是从制度上明确检验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例如,通常许多公司规定,当操作工人违犯操作工艺规程时,检验人员有权责令其停止生
产,未经首件检查确认合格时,生产工人不得正式成批投产,如此等等。
三是企业领导,特别是最高领导者应该支持和尊重检验部门及其人员正确行使其规定的权力,产品的符合性判断(合格或不合格)由
检验部门根据技术标准作出决定,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通常质量保证比较好的企业,其质量部门的业务受控于集团质量总监,因此
ISO9000的2000版特别要求了企业最高领导人对质量体系的责任。
作者: ★枫叶★    时间: 2009-6-16 13:50
学习啦
作者: phil_ye1107    时间: 2009-6-17 09:55
寫的很不錯啊,但真正有幾個工廠可以做到。
作者: t.1.t    时间: 2009-6-17 17:48
标题: 路過....
路過,看到,支持一吓.
作者: tianzhao    时间: 2009-6-25 10:04
路过定下!
作者: zr15    时间: 2009-6-25 10:16
标题: 很基础的知识
确实很基本的概述
作者: smile_wzy    时间: 2009-7-6 00:02
收藏了,明天慢慢看
作者: CJ71    时间: 2009-7-6 09:38
借鉴学习了,谢谢。
作者: 五金检验员    时间: 2009-7-6 09:49
受页了 .....
作者: jsbao    时间: 2009-7-6 09:54
很好慢慢地看了
作者: bmw_zhu    时间: 2009-7-8 23:25
辛苦辛苦,掌握中
作者: bettyzou    时间: 2009-7-13 17:30
学习了,但确实很少工厂可以真正做到。
作者: shengfeng    时间: 2009-10-13 07:58
标题: 不错
是个很好的教材
作者: shengfeng    时间: 2009-10-13 14:00
标题: 很详细
不错,写得很详细,
作者: guyabi123    时间: 2009-10-13 17:19
学习了!!顶
作者: lxgyang    时间: 2009-10-13 17:42
好,再巩固一下自己的基础
作者: fred.qiao    时间: 2009-10-14 11:00
学习一下,谢谢!
作者: shengfeng    时间: 2009-10-15 14:49
写得不错。。。顶一下




欢迎光临 验货员论坛 (http://bbs.wtoqc.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