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长沙南坪刘氏
始祖戊寅公,字汉江,龙图阁学士,诰赠紫金光禄大夫,居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梓溪村白茅坪。传十六世至福渊公,讳世骅,字静深,号潜龙,行居三,明勅授承德郎,洪武初年因避兵燹由江西迁湖南长沙新康都南坪,子二:吉常、仲常,衍东西两大房,传七世,东房衍为三支,西房衍为七支。族谱草修于清康熙41年(1702),至1937年五修。康熙元年(1662)建祠于南坪善家岭。派语:常启长辉兴,清元国盛凝,知文宣大烈,守典树芳型,忠孝光前远,诗书裕后深,本根固培植,兰桂发余馨。
长沙刘氏
始迁祖楚涣、楚敬、楚珍三公,明末清初时由江西迁居湖南长沙。楚涣支居河西八曲河刘家山,楚敬支居河东格塘刘家湾,楚珍支居河东刘四塅。民国间三支三修族谱,堂号九睦。
长沙河西枫梓塘刘氏
明洪武元年(1368),宗盟公与晓公、昭公由江西泰和县鹅颈大丘水圳头镇上迁湖广。昭公落业浏阳;晓公落业宝庆城埠;宗盟公,字顺承,号虔然,落业长沙河西枫梓塘,至五世衍为昌玉、昌吉、昌映三大房。族谱创修于清咸丰2年(1852),光绪22年(1896)续修,1946年三修。派语:圣贤立文章,宗维泰祖昌,允人承必若,世国正增光,士彦传经学,雄图振汉邦,克家明俊德,忠孝树纲常。
长沙、浏阳刘氏
始祖普道公,隶籍江西丰城县,明洪武2年(1369)其子汉铭公,字叔仲,别父偕弟新景,字南仲、上均,字文二迁湘,卜居湖南长邑洞田,后来三公又分迁各处:汉铭公居浏北刘家邨、新景公居潦浒市,上均公居长沙旺冲。普道公祠位于刘家邨,建于清道光15年(1835)。清道光8年(1828)汉铭、上均二房合修族谱,光绪5年(1879)续修,1931年三修。均房老派:添思得祥文,世东再学荣,显元高百孝,书香启俊荣。铭房老派:北志必朝兴,泰添福生春,俸令全忠孝,书香启俊英。合派:善积家锡庆,德厚绪麟臻,心正身之宝,儒修国大宾,绍裘承裔业,发达永宜昌,富贵扬声裕,兰桂久腾芳。
长沙田坪刘氏 始祖筠公,字芳远,南宋末年人,原籍江西瑞州府新昌县,赐进士出身,除六科都给事,为潭州太守,卜居善化县谋塘,四世祖亨高公,字蔚华,由谋塘沙渚分居三都田坪,为田坪刘氏一派祖。清光绪30年(1904)纂有族谱。班序:(自四世起)亨世元克廷,太正一明德,若能继祖宗,可以定君国,孝友承先业,忠良庆上恩,文华开景运,经学启家声。
长沙延苍刘氏
始祖显然公,字体仁,号秀峰,江西人,元代官湖南潭州路教授,始占籍长沙。至第三代铭、鉴、理三公,鉴、理二公迁湘潭。铭公,字明正,官靖安主簿,赠万安知县,为长沙始发祖。子孙田庐丘墓多在长沙万寿乡石迴嘴及河西乡亭子庙、白虎塘、龙潭坝等处。祠堂始建于清乾隆54年(1789),位于省城北关外厢总铺古铁佛寺及东岳庙西南隅,咸丰间移置于本籍东乡明道都七甲杨高冲。族谱始修于乾隆51年(1786),道光22年(1842)二修,1936年三修。派语:(自九代起)夫衍方大,世正卓昌,吉人宣立,介系用光,家承孝友,国本忠良,为善克永,守典必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