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标题: 品质 [打印本页]

作者: wujun6666    时间: 2008-11-1 22:04
标题: 品质
一.大底

1.  大底的材料分为天然橡胶或者人工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天然橡胶的优点是它非常柔软,弹性及佳,适合于各种运动,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很不耐磨。室内运动鞋多用天然橡胶。

2.  人工合成橡胶又分为耐磨橡胶,环保橡胶,空气橡胶,粘性橡胶,硬质橡胶,加碳橡胶。

耐磨橡胶:耐磨橡胶的耐磨性和柔韧性都非常好,一般用在网球鞋的大底上。

环保橡胶:也被称为回收料橡胶,这种橡胶大底含有最多10%的回收橡胶,主要目的是环保。

空气橡胶:橡胶里含有空气,有一定的减震功能,但是不很耐磨,用途不是很广泛。

粘性橡胶:粘性橡胶的特点是柔韧性比较好,而且非常的防滑,一般用在市内运动鞋上。

硬质橡胶:硬质橡胶是大底橡胶材料里最全面的橡胶,坚韧防滑又很耐磨,用途自然也就很广泛。多功能鞋底和篮球鞋大多是用此种橡胶来做大底。

加碳橡胶:在普通的橡胶材料里加入了碳元素,使得橡胶更加的坚韧耐磨,跑鞋大多使用此种橡胶,而且在跑鞋鞋底的后掌部分都会留有BRS的字母标示,以表示大底使用了加碳橡胶。

3.  胶打大底:这种大底并不常见,这种底的原材料就是工业胶水,通过搅拌机的搅拌,再罐进模具加热成型,其特点是非常柔软而且非常防滑。

二.中底

1.  现在球鞋中底最常见的是PHYLON中底和EVA中底。其实两种中底都属于同一属性类别(工程塑料类),但是为什么会有叫法上的不同呢?

PHYLON起源于美国,最早的鞋中底都叫做PHYLON,并没有EVA中底和PHYLON中底之分,后来随着鞋类产品的不断发展,以台湾和韩国的一些大品牌鞋类产品研发工厂为源头,把中底的名称分的更加系统化,就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EVA中底。

现在中底用的最多是PHYLON中底,他最大的特点是轻便,弹性好,具有很好的缓震性能,PHYLON被称做二次发泡。EVA中底也很轻,但是缓震性能和弹性远远比不上PHYLON中底,但造价比PHYLON要低很多,EVA中底被称为一次发泡。

(PS:一次发泡:把材料注入模具后,通过高温加热后一次成型的鞋中底,就叫做一次发泡中底,也就是EVA中底。

二次发泡:把材料注入模具后,通过两次高温加热后烧制成型的鞋中底,就被称为二次发泡中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HYLON中底。PHYLON的软硬度是通过温度来控制的,在烧制PHYLON中底的过程中,温度越高,烧出的PHYLON中底密度越大,也就越硬。火候越小自然烧出的PHYLON中底也就越轻越软,所以评价鞋中底的好坏不能以重量或者软硬度的程度来衡量。

包布烧中底:包布烧中底也是PHYLON中底,只不过设计师为了追求整体设计感觉而用的一种制鞋技术,最好的例子就是LB1。鞋子中底和鞋身用了同一种布料,使得鞋身和鞋底整体的结合,也是这款鞋制作工艺上的一个亮点。实现这种工艺就是用选好的布料包好已成型的PHYLON中底,在模具里用高温烧,就变成了我们看到的LB1那样布面质地的鞋中底。)

2.  PU中底:除了PHYLON和EVA中底,PU中底也很常见,PU中底的最大优势就是弹性和柔韧性比较好。

3.  包中底:现在很多球鞋采用内置中底结构,也叫包中底。象T-MAC系列,NIKE的风派系列都是属于包中底结构。包中底从外表看由大底和鞋面两大部分组成,但是结构还是由大底,中底和鞋面三部分组成,只不过把中底包在了鞋面内侧。

三.内底及整体式鞋底

1.  内底:内底也可以算做包中底的一种形式,和包中底不同的是,内地结构被包在鞋大底的底,比如说FORCE1,就算是内地的结构,而不象外表所看的那样整体的橡胶大底,其实橡胶大底的内侧是包有鞋中底的,这种中底也叫做MD中底,属于EVA一次发炮的一种。

2.  整体式鞋底:整体式鞋底最常见的是EVA一次发泡成型鞋底,这种鞋底成本低,而且防滑极差,鞋底沾到水后就象穿上了旱冰鞋一样。REEBOK的3D鞋底就是这种EVA一次发泡成型的鞋底最好的代言人。

3.  PU整体鞋底:ADI和NIKE用到这种鞋底的时候不是很多,PU鞋底是属于低温成型的鞋底。PU底的特点是轻便,但是不宜沾水,遇到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而一层层的腐蚀掉。

4.  纯橡胶鞋底:纯橡胶鞋底多用于户外登山鞋,或工作鞋,电工鞋。整个鞋底不折不扣的全由橡胶组成,优点是耐磨防滑,缺点是体重太大。CAT的工作鞋一般都用此鞋底,也叫绝缘鞋底。
作者: wujun6666    时间: 2008-11-1 22:06
标题: 品质1
本人是台州金利达鞋业有限公司的,刚来福步,感觉这里气氛很好,看了几个贴感觉有必要跟做鞋子外贸的朋友交流一下,以下纯属我个人对鞋子的了解,不足之处望大家指点。    先说鞋子的大致分类:主要有注塑和冷粘两大类。注塑也就是机器做的鞋子,帮面扎在铝楦上后,一般由转盘机直接注入PVC,TPR等材料,一次性形成鞋底,现在也有PU(化学名聚氨脂)注塑(机器和模具跟一般的注塑不一样)。优点:由于是机做,产量大,顾价格低廉。缺点:如果款式多,换模具较麻烦,鞋子定型困难,没冷粘鞋做工精致,所以一般适合鞋底款式单一的订单。    冷粘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手工做的鞋子,意大利,西班牙那些名牌的鞋子都属于这类。一般需要冷粘流水线加工(家庭作坊除外),冷粘的鞋底一般都由专门负责打鞋底的工厂提供,如果他们没有鞋底的模具,那需要另外开模,一般鞋底厂1w双以上免费开模。做法是帮面用塑料楦定型好后和鞋底用胶水粘在一起。优点:做工精细,做出的鞋子效果较好。缺点:日产量小,价格较高,一般适合中型以上的工厂生产才能形成规模。区别方法:区别冷粘和注塑的鞋子最明显的特征在于鞋底,注塑的鞋子后跟或者边沿都有条线,那是因为鞋子出模具留下的。而冷粘鞋底的那条是在帮面和鞋底粘合的那面,所以是看不出来的。    再说鞋子的组成部分:鞋子主要由帮面,内衬(里子),前后烫底,前后包头,中底(也叫寸底),鞋底等部分组成。    帮面:材料一般有真皮(LEATHER)或者人造革等,真皮材料参差不齐,最好的当属头层真皮,质地柔软,伸缩性好,我个人仍为上等软羊皮做的鞋子绝对爽。人造革有很多种,我接触的最多是PU革,厚度以丝为单位,一般都是80丝,好的可以达到140丝,适合生产单层的帮面(不复里子),穿着舒适,尤其是韩国的鞋子,一般都这么做。当今最流行的PU革有擦胶革,擦皮革,泡泡纹,疯马纹,大小纹,纳帕纹,18纹等等许多纹路。由于疯马革有像真皮的纹路,而且做出的效果好,所以现在很流行,但价格很高。擦胶是最经典的革,一直流行了10几年,现在擦胶有很多种,擦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颜色有深有浅,而且跟所用的蜡有很大的关系,价格适中,但做工难度大,一般需要专门的擦胶师傅才能擦好。现在也有了仿真牛皮的革,厚度达到200丝以上,价格奇高。   内衬和烫底:材料一般是真皮,PU,PVC等等,真皮的帮面一般都配真皮的里子,穿着舒适,散热性好,不容易产生”香港脚“。一般PU的里子比PVC的好很多,但价格较贵!   鞋底是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PU底,TPR底,PVC底,组合底。PU底的优点是重量轻,质地柔软,手感好。中东和欧洲的很客户都喜欢PU材料做的鞋底,但是价格昂贵(最近PU的价格涨的恐怖,成本大幅提高,但是鞋子价格不涨,令很多工厂为难),如今有了聚氨脂注塑(PU INJECTION以后,由于机做产量大,成本降低,所以也很流行。TPR的鞋底重量适中,有一定柔软性,但价格比PU的便宜,而且也没有异味。PVC的鞋底价格最便宜,一般都是工厂里面直接注塑,但冷粘鞋底也有用PVC材料的,质地可以通过预塑调节,可硬可软,但是PVC鞋底多少都有点异味,因为是塑料材料,如果拌塑料用好的油,则味道很淡,但是如果用回油,那味道刺鼻,让人很难受,其实这完全取决与工厂的信誉。    其他的部分如中底只是垫在鞋底和帮面中间的那一层,材料单一,这里不多说。包头其实就是一层硬纸板,以毫米为单位,台湾那边生产的包头质量较好,1.7mm的包头已经是非常好的了。主要用在鞋头和鞋跟,以使皮鞋看上去棱角分明,起到加固鞋型的作用。    鞋子是也许是最简单的制造业,但里面的学问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以上这些都是小弟的个人之言,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刚做鞋子外贸的朋友,也希望能与做鞋子外贸的朋友交个朋友,大家共谋发展。这里一定有强人比小弟更懂,不足之处,请见量,并将随时请教。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姓林,去年毕业于同济大学,主修暖通,无奈大学里对专业不感兴趣,(大学里经常通宵玩星际),荒废了4年,对暖通一窍不通,一心只想赚钱,嘿嘿,所以也选择沉沦商海,志在广交四海之内的朋友,共同发展鞋业大计




欢迎光临 验货员论坛 (http://bbs.wtoqc.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