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标题: 关于质量人的七个罪证 [打印本页]

作者: 星雨    时间: 2008-5-15 23:47
标题: 关于质量人的七个罪证
关于质量人的七个罪证


昨天看了一片文章,虽然有点不赞同,但是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原文如下,请大家来讨论一下。

关于七宗罪本是基督教的一种说法,今天我根据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写出来,并不是要贬低质量人,而是现实许多事情的一点总结,也是对自己的一点提醒:要做一个真正的质量人,不去"犯罪"!以下是七宗罪的具体分析:
1. 只打棒子,不给甜枣
 这里是说的是质量人只看到事情或产品的不良面,这可能是一个职业病,我很多时候看制造部生产出的新产品时,先去寻找它存在的缺点&可能产生的隐患.这个基本没错,错的是不该只盯着人家的缺点不放,看不到别人的改进,许多改进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的是时间.如果只看到不良面,没看到改进面,那么品质部&制造部的矛盾特别容易激化,对工作的管理是非常不利的.一旦双方出现抵触情绪,谁的工作都做不好.这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很忌讳的一点.制造部看品质部人的眼神是愤怒的,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司,这就说明他有问题了.当然,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是质量人的大忌.质量人不仅要指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夸奖别人的改进,不然只打棒子,不给甜枣,他们也会打你棒子的,双方最终都能个头破血流.
2. 只重检验,忘记预防
 把检验当成了唯一的方法,或者最为重要的方法,最为高级的方法.忘记质量是要从源头开始抓起的,舍本逐末.我在这里并不是否定检验的重要性,而是说忘记控制质量的更有效方法.这样下去,质量越抓越累,工作越做越忙,生活越来越乱,直到一头雾水,还不知道个所以然.最后还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产品质量还是没有抓好?是不是检验力度不够?是不是应当扩大检验范围?是不是......?最后没辙了,就想:是不是见鬼了? 其实是猪撞树上,你撞猪上了.
3. 只重工具,忘记思想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管理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工具,虽然你可以运用很多工具来管理.很多质量人觉得自己明白了几个品质工具,会几个SPC,知道QC七大手法,不管新的旧的,无所不知.无所不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所不用,无所不用不可怕,可怕的是胡用!是不是有必要就拿出来运用,结果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明白的事情糊涂化.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一个练武多年的人打不过一个从没练过武的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对方不按套路来. 我还在蹲马步呢,他就上来打了. 我晕!!! 打死你活该!!!
4. 只重理论,忘记实际
 这是很多咨询家容易犯的错误,说理论,比谁都牛,简直是蒙牛!可是一运用到实际过程,傻眼了,有句话说的好,大脑塞的满满的同大脑空空同样可怕.理论分析是学者的专长,但管理者的专长更应该是怎样把这些理论分析很好的与自己公司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解决自身问题,而不是为学习而学习,你的理论再高,但不起作用,对企业来说比什么理论没有还可怕.至少不会出现太多的瞎指挥,不会就是不会嘛,不丢人.
5. 只重形式,忘记根本
 这是国内很多企业的通病(国外企业我不知道),为了通过ISO9000, QS等等诸多认证,要的只是证书,而不是体系.这一点很是让人悲哀.他们要的只是一张纸,至于这里面的深层意义他们并不关心,最近ROHS这么火,可是 有人说得好,ROHS让SGS发了.有了形式主义的基础,它不发都难.老板经常说:我们通过了什么认证,包装上可以多个宣传力度,我们上市,股票相对价格可以高一些,等等.总之,和质量没什么多大关系.我再晕!!
6. 只重过程,忘记结果
 美国,日本很多国家,获得质量奖的企业,运营的并不怎么样.有人提出疑问:质量是不是利润的敌人?其实这也是很多企业存在的一个问题.企业的最终是要看运营结果的,那就是利润.企业不是福利院,老板不是救世主.他不会不顾企业的长期利润而去只抓质量的.质量的目的不仅是提高产品质量,而且还要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很多体系提出"以顾客满意为关注点",没错,说的太对了!但我们关注他们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有爱心?还是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亲戚?原因我就不用多说了吧.谁说老板不重视质量,如果你能把成本降下来,把质量提上去,他见了你比亲爹还亲,可是你只把质量(这里说的是产品质量,小质量概念)抓上去,成本升上去,你是老板你也不同意.所以质量人,你要提高质量没关系,但你要考虑大质量的概念,而不是小质量.我们之所以重视诸多的过程控制,不仅要得到一个产品质量结果,更多的是要一个大结果,不然老板没钱怎么给你发工资

7. 只重自己,忘记他人
 质量管理,毕竟是管理,管理最终其实就是落到管理人身上,因为毕竟工作是人做的,机器也是人操作的,所有的一切都和人有关.你表面管的是产品合格不合格,所谓的人/机/法/料/环等等,最终还是关系到人.但现在很多质量人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我有权利管这个产品,但我没权利管生产这个产品的人或者说是部门.这就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高层领导步重视的时候.制造部不会怎么把品质部放在眼里:什么?生产有问题?有本事你来干啊!我想不少同仁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另一种情况:很多质量人觉得自己是管质量的,既然有权管你的东西你就得按我说的做! 说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我不管你怎么样,给我控制好质量就行了,质量可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本位主义过于严重.我就是管质量的,别的什么也不管,生产中的问题我可以提出来,但从不想办法去解决.想办法是你制造部的事情,我才不管呢!这样的质量人,有时候看起来很有责任心,工作很努力,但视野太小,难成大器.
作者: gary-6688    时间: 2008-5-16 17:34
太深,看不大明白.
作者: yunshanjl    时间: 2008-5-16 18:02
谢谢分享,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 melodyhata200    时间: 2008-5-16 20:11
1. 只打棒子,不给甜枣
本人想法红色字,大家可以交流下.)
---看质量是工作的基本,产品得到改善是生产与品质都起了作用.
   生产本身与品管是相对的,没有一个专门的监督,生产管理难道会自我发现问题?岂不是演变成品管?
2. 只重检验,忘记预防
---首先要表明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有何要求说明,以要求及成本为基准,品质标准为工具.并不是不考虑预防.而不是该职位所要做的事情,要明白职业分工.
3. 只重工具,忘记思想
何为质量及管理,思想在质量管理中所起到什么作用,要知道工具是一个标准,若没有标准,双方会各执已见.
4. 只重理论,忘记实际
盲目的理念的确不好,能够运用理论与实际结合很好的,那就是经验.没得好说的. 
5. 只重形式,忘记根本
 形式的确存在,但基于一种交流,没有那张纸.采购商拿什么来和你谈,不同的意见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再是形式也是一道门槛,对外开放一样也要有个关口.形式是形式,但你不会变通的话,地球的运转也不会停下来让你去适应的,只有适应这个因素才能更好的生存.自然界守则一..
6. 只重过程,忘记结果
有道理,成本利润与质量的好坏是个反比.提高质量需要增加成本,利润自然也低.
什么样的过程得出什么的结果,市场上的产品同类型的不只一个供应商,那么比较起来,消费者会接纳什么样的产品呢?
基于一个价钱与质量的关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下,好如你买东西一样,你想出多少钱买个什么样的产品.这里就会有一个取向参数了.反过来市场营销也要统计下消费能力.这些相互关系,没有一个过程永远不会有一个结果.
再提到生产吧,产品不生产出来,永远也不会有个结果,不论是好还是差,这要有个结果后才会分析及统计改善,试问难会忘记结果呢?
7. 只重自己,忘记他人
 呵呵,这些部门之间的斗争是普遍存在的,相互相承的,品管与生产的地位,有时也会取决于高层的概念.
你都会提到分工的情况,搞不好就是越权.如何管理好质量工作综合了不少事情,成本利润销量无一不存在..
作者: boling_5200    时间: 2008-8-13 09:14
呵呵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作者: Fruhlingsbreeze    时间: 2008-8-14 04:59
标题: 回复 1# 星雨 的帖子
言之有理, 这些也是我们QC们生存的空间嘛
以前驻厂的时候曾经为质量问题跟工厂的高级别品管有激烈争执, 最后我们达成共识, 货出了, 没事了, 我们都是王八蛋:-))))))))))))))
作者: hnsxpx555    时间: 2008-8-17 11:43
退一步海阔天空!!!




欢迎光临 验货员论坛 (http://bbs.wtoqc.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