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 蚀刻的标记:
a. 允收:形成字符的线条边缘可以呈现轻微的不规则现象.作者: celiahe 时间: 2008-4-8 16:53
b. 拒收:形成字符是不规则的,但字符或标记的一般含义尚可辨认.
4.7.9 导线宽度:
a. 允收:导线边缘的粗糙、缺口、针孔及刮伤等缺陷的任意组合所造成基材的曝露,只要导线宽度减小值的20%,同时总缺陷长度不太于13mm或导线长度10%.两者中以较小值的为依据.
b. 拒收:导线边缘的粗糙、缺口、针孔及刮伤等缺陷的任意组合所造成基材的曝露,只要导线宽度减小值的30%,同时总缺陷长度不大于25mm或导线长度10%.两者中以较小值的为依据.
4.7.10 导线间隙:
a. 允收:导线边缘的粗糙、铜剌等任意组合造成最少导线间距的减少未超过20%.
b. 拒收:导线边缘的粗糙、铜剌等任意组合造成最少导线间距的减少未超过30%.
4.7.11孔环宽度:
a. 支撑孔:(导电孔)
拒收:环宽少于2mil (0.051mm)
b. 非支撑孔:(插零件孔)
拒收:环宽少于3mil (0.075mm)
拒收:破环
4.7.12 镀铜在不镀铜孔内:拒收
4.7.13 内层线路裂缝:
拒收:在孔的侧铜箔有裂缝, 但不能扩展到使铜箔厚度全断裂.
4.7.14 内层铜箔分离
拒收:在每个焊盘的位置上,只有孔壁的一侧出现内层界面分离或内层界面夹杂物, 且其没有超过有效焊盘(厚度)的20%.
4.7.15 线路凹痕/凹点:
允收:a. 在正常视力下, 可观察到的铜面镀层凹点最大直径为0.125mm,每面最多不超过5点.
b. 长度不大于线宽的20%
c. 宽度不大于线路铜厚的20%
4.7.16 线路缺口
允收:a.不影响线宽的最低要求.
b.缺口部分长度必须少于25 mils (0.635 mm)
c.缺口与缺口之间距离不少于1 inch (25.4 mm)
4.7.17 线路缺铜
允收:a.不影响线宽之最低要求。
b.缺铜部分之长度少于25 mils (0.635 mm).
c.缺铜与缺铜之间距离不能少于1 inch (25.4 mm).
4.7.18 阶梯电镀:
允收:a.面积不大于线宽的25% .
b.不影响线路铜厚的20%.
b
4.7.19 板面擦花:
拒收:a. 图形电镀后,板面的防镀保护层(干膜或黑油)有擦破现象,
b. 线路面亦有擦花露镍层现象。
4.7.20 补线:
允收:a. s/s面最多2点.;c/s面最多3点.一块不能多于5点.
b. 成品板补线不超过3点.
c. 用3M胶带作剥离测试无线路扯起或松脱现象.
d. 补线与原路不形成任何角度方向改变.
拒收:a. 有电阻要求的PCB补线.
4.7.21 线路剥离及菲林渍:拒收
4.7.22 渗金/金颜色不良/金白/甩镍金/金面浮起/金面烧伤/金面粗糙:拒收.
4.7.23孔径不符:完成图形电镀/蚀科后, 孔径必须符合制作指示(MI) 中的成品孔径公差范围要求
4.7.24 渗镀:拒收:线路边有渗镀铜、镍、金的现象.
4.7.25 镀层剥离:拒收:用3M胶纸测试后, 金层与镍层、镍层与铜层等镀层分离现象.
4.8阻焊剂:
4.8.1 导线表面的涂覆层:
允收:a. 在要求阻焊剂的区域内没露出金属导线或由于气泡而造成的桥接.
b. 在平行导线区域内,除了导线之间距有意不覆盖阻焊剂外,不能由于阻焊剂缺少而使相邻导线显露.
拒收:a. 在要求有阻焊剂区域内有露出金属导线.
b. 在要求有阻焊剂区域内气泡造成金属导线间桥接.
4.8.2 阻焊剂焊盘的重合度.
拒收:在镀通孔的外环至少180º, 阻焊剂离外孔环的间隙最小为0.05mm,而非支撑孔的间隙最小为0.15mm.
4.8.3 阻焊剂与表面贴装焊盘的重合度:
允收:a. 阻焊剂没有入侵到板边印制插头(金手指)或测试点表面.
b. 表面贴装焊盘,其节距≥1.25mm时,焊盘只能一侧上阻焊剂,且不得超过0.05mm.
c. 表面贴装焊盘,其节距<1.25mm时,焊盘只能一侧上阻焊剂,且不得超过0.025mm.
4.8.4 阻焊剂起皱:
拒收: 在正常视力下,板面阻焊剂有明显的起皱现象.
4.8.5 起泡/分层:
允收:a.印制板每面不超过0.25mm的缺陷可允收许2个.
b.电气间距的减小不得超过25%.
c. 用3M测试胶带测试后,起泡点不得剥离
拒收:a.导线之间发生桥接.
b.印制板每面大于0.25mm的缺陷超过2个.
c.电气间距的减小超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