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论坛

标题: 朱兰博士简介与生平 [打印本页]

作者: hung    时间: 2007-11-17 13:51
标题: 朱兰博士简介与生平
朱兰博士简介
  约瑟夫·M·朱兰博士(Joseph M. Juran)是举世公认的上个世纪最伟大的质量管理大师,被誉为质量领域的"首席建筑师"。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经对约瑟夫·M·朱兰博士(Joseph M. Juran)作过这样的评价:"美国制造业在过去30到40年中所取得的成就与朱兰博士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朱兰博士在管理领域中从业70余年,他获得的荣誉包括20多个国家的政府、专业协会、大学和企业所授予的100余枚勋章和会员资格、名誉会员资格等。对战后日本的经济复兴和质量革命的推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世界质量管理的理念拓展和方法论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工作为20世纪和21世纪的很多质量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全面质量管理到六西格玛。朱兰博士的教学工作和著作等对我们日常使用的产品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书籍为质量专家广泛参考。由他主编的《朱兰质量手册》更是集当代质量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之大成,被誉为"质量管理的圣经"。
 

朱兰博士生平

1904 (约瑟夫•莫西•朱兰于1904年12月生于罗马尼亚布勒伊拉的一个贫苦家庭。)

1925 (到1925年,他获得电力工程专业理学士学位并任职于著名的西方电气公司芝加哥霍索恩工作室检验部。)

1937 (到了1937年朱兰已经是纽约西方电气公司总部工业工程方面的主席。)

1928 (早在1928年,他已经完成了一本叫《生产问题的统计方法应用》(Statistical Methods Applied to Manufacturing Problems) 的小手册。)

1951 (1951年,第1版《朱兰质量控制手册》(Juran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出版为他赢得了国际威望。)

1954 (他于1954年抵日并召开中高级管理者专题研讨会。)

1979 (1979年,朱兰建立了朱兰学院,更利于广泛传播他的观点,朱兰学院如今已成为世界上领先的质量管理咨询公司。)


  约瑟夫•M•朱兰(Joseph M. Juran,1904—)博士是举世公认的现代质量管理的领军人物。他出生于罗马尼亚,1912年随家庭移民美国,1917年加入美国国籍,曾获电器工程和法学学位。在其职业生涯中,他做过工程师、企业主管、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劳工调解人、公司董事、管理顾问等。


  他是朱兰学院和朱兰基金会的创建者,前者创办于1979年,是一家咨询机构,后者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朱兰质量领导中心的一部分。进入19世纪90年代后,朱兰仍然担任学院的名誉主席和董事会成员,以90多岁的高龄继续在世界各地从事讲演和咨询活动。


  朱兰博士在质量管理领域有着赫赫声名。他协助创建了美国马尔科姆•鲍得里奇国家质量奖,他是该奖项的监督委员会的成员。他获得了来自14个国家的50多种嘉奖和奖章。如同质量领域中的另一位大师戴明博士一样,朱兰对于日本经济复兴和质量革命的影响也受到了高度的评价,因此日本天皇为表彰他“…对于日本质量管理的发展以及促进日美友谊所做的贡献”而授予的“勋二等瑞宝章”勋章。美国总统为表彰他在“为企业提供管理产品和过程质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提升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方面所做的毕生努力而颁发的国家技术勋章。


  在他所发表的20余本著作中,《朱兰质量手册》被誉为“质量管理领域的圣经”,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参考标准。  
作者: hung    时间: 2007-11-17 13:52
朱兰的理论核心与质量三元论:

朱兰理论的核心:管理就是不断改进工作。

质量三元论:
1) 质量计划--为建立有能力满足质量标准化的工作程序,质量计划是必要的。
2) 质量控制--为了掌握何时采取必要措施纠正质量问题就必须实施质量控制。
3) 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有助于发现更好的管理工作方式。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而所谓'合用性(Fitness for use)'是指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事实证明,TQM带给企业一个强烈的呼声,一个新的工作动力,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为此,我们对TQM必须全力以赴,再接再厉。因为TQM给我们的企业经营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和体系。"



朱兰的"突破历程"

朱兰博士所提出的“突破历程”,综合了他的基本学说。以下是此历程的七个环节

1.突破的取态
管理层必须证明突破的急切性,然后创造环境使这个突破能实现。要去证明此需要,必须搜集资料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而最具说服力的资料莫如质量成本。为了获得充足资源去推行改革,必须把预期的效果用货币形式表达出来,以投资回报率的方式来展示。

2.突出关键的少数项目
在纷纭众多的问题中,找出关键性的少数。利用帕累特法分析,突出关键的少数,再集力量优先处理。

3.寻求知识上的突破
成立两个不同的组织去领导和推动变革--其一可称之为“指导委员会”,另一个可称为“诊断小组”。指导委员会由来自不同部门的高层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变革计划、指出问题原因所在、授权作试点改革、协助克服抗拒的阻力,及贯彻执行解决方法。诊断小组则由质量管理专业人士及部门经理组成,负责寻根问底、分析问题。

4.进行分析
诊断小组研究问题的表症、提出假设,以及通过试验来找出真正原因。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决定不良产品的出现是操作人员的责任或者是管理人员的责任。(若说是操作人员的责任,必须是同时满足以下三项条件:操作人员清楚知道他们要做的是什么,有足够的资料数据明了他们所做的效果,以及有能力改变他们的工作表现。)

5.决定如何克服变革的抗拒
变革中的关键任务必须明了变革对他们的重要性。单是靠逻辑性的论据是绝对不够的,必须让他们参与决策及制定变革的内容。

6.进行变革
所有要变革的部门必须要通力合作,这是需要说服功夫的。每一个部门都要清楚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不同的解决方案、变革的成本、预期的效果,以及估计变革对员工的冲击及影响。必须给予足够时间去酝酿及反省,并提出适当的训练。

7,建立监督系统
变革推行过程中,必须有适当的监督系统定期反映进度及有关的突发情况。正规的跟进工作异常重要,足以监察整个过程及解决突发问题。

质量环quality loop(也机为质量螺旋即quality spira)

朱兰博土提出,为了获得产品的适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活动。也就是说,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开发、设计、计划、采购、生产、控制、检验、销售、服务、反馈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螺旋式提高,所以也称为质量进展螺旋。

“80/20原则”

朱兰博土尖锐地提出了质量责任的权重比例问题。他依据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统计分析认为,在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中,追究其原因,只有20%来自基层操作人员,而恰恰有80%的质量问题是由于领导责任所引起的。在国际标准IS09001中,与领导职责相关的要素所占的重要地位,在客观上证实了朱兰博土的“80/20原则”所反映的普遍规律。

生活质量观

朱兰博士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与质量密切相关。他说:“社会工业化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质量的概念必然拓展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卫生保健质量以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需求和满意程度等。朱兰博士的生活质量观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共同要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作者: hung    时间: 2007-11-17 14:03
质量管理“三部曲”由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首先提出,它是在美国存在质量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逐步从美国引进了科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改变了日本产品质量低劣的状况,其产品不断打入美国市场,使美国产品失去销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传统的管理和工程方法已经失去效力,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于是朱兰“三部曲”应运而生了。


质量管理三部曲是由三个与质量有关的过程,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过程组成的质量管理,每个过程都有一套固定的内容和执行程序。


一、质量管理三部曲的内容


朱兰博士将质量管理过程看作由三个步骤构成,其具体内容为:


①质量计划(设计)。一个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准备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能在经营(操作)条件下实现质量目标。


②质量控制。在经营中达到质量目标的过程。最终结果是按照质量计划开展质量经营活动。


③质量改进。一个突破计划并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过程。最终结果是以明显优于计划性能的质量水平进行经营活动。其中,质量计划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质量控制是实现质量计划的需要,质量改进则是质量计划的一种飞跃。


质量管理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进一步展开。下表列出了开展各种质量活动的一般顺序。


二、如何实施质量管理三部曲


朱兰博士认为,美国存在着危机,其低劣的产品质量会不断对社会产生冲击,而传统的方法不能克服这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方法还会助长质量危机的产生。因此,要想解决质量危机,就需要破除传统观念,制定新的行动路线。


要制定新的行动路线,首先必须确立一种普遍适用的质量方法,即一种适用于公司集团中各个层次和各种职能,从行政领导、办公室人员到普通工人的方法。


当然,制定新的路线还需要以积极向上的领导力和环境、以及对质量的有力支持作为其基础。没有这样的质量文化为根基,它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为这些因素对公司的各层人员都有影响。


朱兰博士指出,一个公司要想改善质量管理,重要的任务是达成一致,使每个人都知道新的行动方向是什么。要想造就这种一致性,还必须解决几股妨碍一致的强大力量。例如,公司的多种职能、多个层次和多样生产线等都可能导致不一致性。


质量管理三部曲的实施还需要三个步骤的循环反复。下表是质量管理中为实现无缺陷管理而展开的对无缺陷质量的定义,它涉及到质量管理三步曲内容的方方面面。


美国存在质量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忽视“质量改进”而一味强调“质量控制”,使一些公司的质量目标固定在原有的基础上。为了说明质量改进的重要性,朱兰博士列举了大量事例。


例如,几年前,一家大型跨国橡胶公司的负责人作了一次环球旅行,访问该公司的主要子公司。他发现,除日本公司外,其他许多公司在生产率、质量等方面都大同小异,而日本公司的产品性能却以一个很大的幅度超过了所有其他公司。这些美国人参观了日本工厂,亲眼看到日本人使用的是与美国人相同的设备、材料和同样的生产过程。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找到了原因:日本人年复一年地实施了许多质量改进项目,他们通过这些有效的改进,从同一设备上造出了更多更好的产品。


另一个例子是在钢铁工业方面。美国钢铁公司的经理报告,他们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成本损耗占总销售额的10-15%,这些公司与日本的同行有业务往来,在相互访问中,美国人了解到日本人使用与美国人相似的设备和生产程序,而质量问题造成的成本只占总销售额的1%—2%。美国经理们感到不可思议。事实上,日本人从50年代初就一直以一个比西方大很多的步子从事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三部曲作为一种通用的提高质量的方法,为质量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作者: hung    时间: 2007-11-17 14:04
质量活动范围的扩展是基于三重角色这一观点。在这一观点观点下,任何工作的执行者或部门都围绕着顾客、处理者和供应者这三个角色工作:接收输入的信息和物品;将这些输入转化为产品(输出);将产出交付给顾客。下图给我们展示了某公司利用三重角色观点追求持续改进的做法:
质量管理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计划、控制和改进。特别重要的是质量管理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进一步展开。下表列出了开展各种质量活动的一般顺序。
质量计划
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建立质量目标
确定顾客
发现顾客需求
开发产品特性
开发过程特性
建立过程控制,转向实施
选择控制对象
选择计量单位
设置目标值
CREAT A SENSOR
测量实际的性能
说明差异
针对差异采取措施
论证需求
确定项目
组织项目小组
诊断原因
提供修正办法,并证实其有效性
应付变化阻力
控制收益的获得
质量管理的三部曲既有各自的任务,又有相互联系。下图表明了质量管理用于质量定义的一个方面──无缺陷时各步骤之间的关系。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有两类:非常突出的偶发的质量问题和不引人注目的长期存在的浪费。过程质量控制只能检测和解决偶发的质量问题,而后一类问题就需要质量改进过程来解决。这一类质量问题通常都是由质量计划工作的不充分造成的。
质量管理三部曲作为一个实现质量目标的成功构架,还需要有积极向上的领导力和环境、以及对质量的有力支持作为其基础。没有这样的质量文化为根基,它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为这些因素对公司的各层人员都有影响。
内向的质量观点
外向的质量观点
产品与规范比较
检验合格
防止内厂/外场缺陷
针对制造
使用内部质量度量
将质量视为技术问题
质量管理者的事
与竞争产品和最好的产品比较
在产品全寿命期使顾客都满意
商品和服务都满足顾客需求
涵盖所有功能
以顾客为导向质量度量
将质量视为经营问题
高层管理者的直接参与
近年来对顾客满意、质量概念的广泛使用以及全员参与的强调逐渐上升为一个新的管理模式。

作者: JEFFERY001    时间: 2007-11-17 15:36
没听过这为人才哦
作者: goalwatch    时间: 2016-9-21 11:44
学习了,谢谢




欢迎光临 验货员论坛 (http://bbs.wtoqc.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